关于下雨搬迁的报告(外二篇)

台风原因,加上正好赶上天文大潮,据气象部门报道,要有暴雨来临。于是教务处当晚拟了一份下雨搬迁的报告,然后交给校长过目,准备分别送到教育行政部门和地方政府审批。

下面是第二天早晨校长的提问与教务处主任的解释。校长缩在宽大的转圈椅子里,说,先加上一句: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然后问道:这份报告为什么是你教务处拟订,应该是总务后勤部门的事吗?至少你们应该和他们商量一下。

主任谦恭地回答:加上那句恐怕不合适,因为这是一份行政报告。不是我们不想商量,昨天晚上,我们听到这个消息以后,非常着急,想和总务处的同志商量,但他们都找不到。我们想事关紧要,就紧急起草了这份报告。

校长似有所悟地望了一眼主任。那为什么是八点十分搬迁,而不是八点五分?为什么一搬就是五天,改成四天半。主任满眼疑惑:八点五分也可以。平常我们是八点钟上课,考虑到今天有风有雨,学生可能会有迟到现象,所以往后推了十分钟,那就八点五分吧。这次暴雨要持续三天的,过后可能还有积水,再加上可能要简单修缮一下,我们考虑需要五天的时间,再加上两天双休日实际上就是一个星期。好吧,我们的报告就改成四天半。

校长在使劲认真地看报告,为什么要搬迁到土地庙去,怎么不到觉惠庵,改到觉惠庵。主任真有点无可奈何了。庙里的和尚因为化缘骗财被赶跑了,跑了和尚跑不了庙。现在大庙有七八间是空闲的,能把我们学校危房的学生接纳下来。而觉惠庵太小,尼姑们又都在。再说庵里的条件没有庙里好,庵里的房子也都很破旧,和危房没有什么区别。校长修改:就这么定吧,搬一小部分学生到阉里去,再搬大部分学生到庙里去。主任只好照办。

搬迁的时候,有谁来组织,没有写清楚。校长在责问。由班主任组织,时间紧,许多细节来不及写了。主任看到山雨欲来风满楼了,真有点着急了,但校长还在慢条斯理。

关于申请修缮经费,校长倒是没有什么疑义,只是在数字上进行了些微的改动。为什么是八万元,不够,要改成八万零一元。好。主任终于感到审查完毕了,正要出门办理。但又被喊住了。

最后一个问题,校长说,这份报告谁去送?主任回答,派一个教务处的干事马上送走。

不,要让办公室送。

办公室的人还没有上班。那就打电话让他们来。

天要下雨了,恐怕晚了就没有办法搬迁了。

……

争论还在继续。而暴风雨就要来临了。

遇到这样“认真”的校长,主任可真难当啊。

别让老师害了你

教师是做什么的?是教书育人。但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孩子生来就是天才,但往往在他们求知的岁月中错误的教育方法扼杀了他们的天才。”

英国有一位著名的医学博士,他的畅销书《别让医生杀了你》告诉你,即使在拥有世界上最现代化的医疗技术的美国,因医疗差错而死亡也已成为人口八大死因之一,且死亡人数高于因艾滋病而死亡的人数。这不是危言耸听——医疗事故可以在任何地方,门诊部、手术室、化验室、护士站、药房、病人家中,它可以波及各个系统,药品、手术、诊断、医疗器械、实验室报告……你扮演的,只是一直对医生言听计从的病人吗?你意识到你是理直气壮的消费者,有知悉的必要,有质疑的权利吗?对自己的健康负责,为自己的权益说话,进行自我保护。因此当心,别让医生杀了你!同理,别让教师害了你!

不让老师害了学生,就是人们通常说的不要误人子弟。这样的提醒,在学校召开的各种会议上校长是都要讲的,但教师知道,学生却不一定懂得。等到知道了,明白了,就晚了。因此学生要练就几个功夫,主要就是要有抗讽刺挖苦能力。教师如果要是在全班讽刺挖苦,你就要认为“又不止我一人”,不要对号入座。如果是面向自己,也不要气馁,就当是老师关心爱护自己。千万不要老师一说自己数学没救了,自己也苟同,就师云亦云。

学生被害,往往有心理方面的。一个风华正茂的孩子,遇到一个老气横秋的教师,一个健康向上的孩子遇到一个以麻将牌九为伍的老师,一个阳光灿烂的孩子遇到一个阴阳怪气的老师,一个天真无邪的孩子遇到一个老谋深算的老师,一个性格活泼的孩子遇到一个机械死板的老师,一个充满憧憬的孩子遇到一个道貌岸然的老师,即使这个老师不说一句讽刺挖苦的话,即使是在说鼓励帮助的话,能给学生有多少的启迪和促进,能给学生多少正面的引导和带动呢?

还有知识方面的。老师肯定有出错的地方,老师肯定有不懂的地方,老师肯定有盲点的地方,老师肯定有能力欠缺的地方,你听了,问了,学习了,但还要一定自己动脑,自己思考,尽管老师不是有意的。

老师害了学生更多的是无意的,在不知不觉中,在默默无闻中,在辛勤奉献中把学生给害了。这倒不是老师害学生的功夫高明,而是许多人确实是好心做了不好的事情。为了显示自己的高明,为了某种个人利益,为了体现自己的权威而害了学生的,毕竟是少之又少的。

教师和医生有很多不同之处。经常听说患者和医院、医生打官司的事情,而教师几乎没有听说过。老师即使害了学生,学生也可能蒙在鼓里。有的学生本来也可以发明蒸汽机什么的,结果由于被老师说成是白痴,结果连个蒸汽机也不会开,而见到老师还要说“谢谢啊”。而患者就不同了,他认为你应该治好,而你却治坏了,你就要骂你,起诉你。即使治好了,说声感谢的话,日后也许就是路人了。病人很担心,很忧郁,很有提防的心态,也有维护自己权利的意识。但尽管如此还那么多的误治事件,而学生那么的放心,那么的欢愉,那么的没有介意,也那么的放权于老师,如果真的是被误教了,将多么的使人窝心哪。

医生害的是身体,教师害的是精神。

教师的印象

教师的职业是高尚的,但人们却从心眼里有些看不起。高尚了却被人看不起,主要的因素可能是高尚以外的东西了。

那是一次宴请,教师们被家长请过去吃饭,是他的孩子考上了大学。到了饭店,家长点了不少的菜,班主任客气地说,可以了,够吃了。但店老板不顾在场教师的面子,竟然迸出一句,不够,教师都很能吃的。一个老师起身便走,扔一句“你以为我们教师都是饭桶!”

在驾校培训班里,有很多人的学习都是很不认真的。但有一位老师不管是理论还是操作,学习得都很细致,都很投入。虚心向师傅学习,耐心和同学切磋。这个老师的认真经常被其他的人嘲笑,教师的学习劲头当然也被当成了反面教材。学员中,经常有人说这位老师是“真别劲”,连师傅也说,“教师太较真”。

大街上人很多,很是拥挤,一位老师从大街上回来,腿脚上全是自行车碰脏的泥印,有人就问,你搞得脏兮兮的,怎么不躲一下呢?还没等这位先生回答,旁边的人已经在解释了。原来这位教师老是被后面的车子撞上脚跟和裤腿,他仅仅是往后面瞪了一眼,不料后面的人却理直气壮地说,你做教师的连这点涵养也没有?这个教师愣是不明白,撞他的人怎么就知道他是教师。

一个老农,一直跟着一位村小的校长走了有四五里的路,这位校长实在是不知道什么原因,转过来问老农,但老农只是用狐疑的眼光看着他。校长说,我是身体有些不适,穿得厚一些,步行到镇上去开会,你有什么困难吗?老农边走边停,最后还是很不情愿地不再跟行了。原来老农的猪丢了,他十分怀疑这个天不很冷,但却穿着半个的棉大衣的人。

一次画展,有一张教师风采的画。女教师齐耳的短发,紧扣风紧扣,偏背着挎包,双手背后,面容木然,眼镜黑边,身后一片白杨树。画的下方有一行字“园丁的风采”。这是现在的画展,展出的应该是现在的风采。真不知道是风采,还是讽刺。

旅游公司进行导游调研。导游最不喜欢带的团队是教师的团队,甚至还有很多的理由。一是教师没有购买力,导游拿不到应有的回扣。二是教师绝对不给导游任何小费,带教师旅游没有油水。三是教师不能很快地集中,不能够步调一致。四是教师喜欢摆谱,虽没有什么权势,可是还总是放不下自己的架子,到什么地方都是装模作样的。更让导游们难受的是,教师总不会按照他们的预设,到指定的土产商店里,而偏偏到旁边的另一家去购买。

不管别人是如何看教师,我们必须承认,我们身上还确实有不少的地方有些毛病。

关于下雨搬迁的报告(外二篇)》来自互联网,仅为收藏学习,如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URL:http://www.bookhoes.com/10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