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CMMI 2.0的推广泼泼冷水

今年主导了几次CMMI 2.0评估,虽然评估过程也会有些小问题,但总体感觉还不错。CMMI 2.0 让企业更加关注改进实效,评估推动了组织的质量文化,让参与者看到了价值,学到了新的理念、方法,不再把评估当成走过场。但是,随着CMMI 2.0的推广,会不会走样呢?有几波冷水是得泼一泼了。


能力域(Capability Area)和View形同虚设


能力域和ViewCMMI 2.0引入的两个重要概念,前者指出了成功组织需要建立的能力,整合了CMMI所有模型的PA,后者给使用CMMI的组织极大的改进灵活度。组织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约束条件,选择改进范围。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追求成熟级的Benchmark评估让能力域和View变得毫无价值,开发Benchmark20PA碾压了能力域和View的概念,让它们的价值局限于2.0考试的题目。


Benchmark评估让View形同虚设

2.0的版权限制了它的普及


从目前情况看,CMMI研究院对2.0版权的要求极大限制了新模型的普及。众多CMMI 1.3组织至今未能了解到2.0的变化以及新的评估方法的要求。也许SEI让大家习惯了免费查阅下载CMMI模型和SCAMPI评估方法,很少有组织愿意花钱下载模型和评估方法的PDF版,参加2.0培训成了唯一获取模型的方式。更令人担心的是,2.0还在不断更新中,而大家手头的版本很快会过时。希望CMMI研究院能够智慧的解决这个问题,社区对2.0的接受程度决定了2.0的生命力。


2.0的高成熟度不易理解


2.0开发的6个高成熟度PA中一共有15条四级和五级实践, “statistical and quantitative”这个词出现在了13条实践中。2.0中,PA的分类以及实践的分组也带来一个问题,高成熟度变得更加不易理解了。当年SEICMMI 1.2升级到1.3澄清高成熟度的努力貌似付之东流,在1.3五级的两个PA中, “statistical and quantitative”一词主要出现在目标中,在五级实践中仅出现一次。2.0的所有五级实践都包含了这个词。处处皆统计,度的把控变得更加重要,恰当实现2.0高成熟度实践的目的和价值对评估师和咨询师的要求更高了。

 

缩水的项目清单


2.0评估最大的变化是由研究院在被评估组织的项目中随机选取评估项目和对应的PA,对于严重存在两张皮现象的组织,这是个巨大的评估障碍。正确的解决办法应该是梳理出一套虽然不完美但有价值,灵活、可执行的过程然后慢慢完善。我担心的是,面临评估的组织会选择另一种方式,提交一份大大缩水的评估范围内的项目清单,让研究院在几个项目中做选择,这种做法又把评估变成了一种游戏。游戏在2.0高成熟度评估里出现估计很快会成普遍现象,因为五级组织很难让所有项目都按五级要求执行。希望研究院能够在评估方法中明确这一点,让高成熟度评估合理合法。

 

CMMI在中国一直存疑,我们应该把握好2.0这次机会,实锤正名一下自己。虽然有诸多不容易,但也值得大家付出努力。

给CMMI 2.0的推广泼泼冷水》来自互联网,仅为收藏学习,如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URL:http://www.bookhoes.com/11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