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听!那树之语
今年初,杜克大学同学群里推荐了一本书,恰好在洛杉矶机场看到买下来,去往华盛顿的七个小时旅途中一气读完。飞机落地时,再看舷窗外一排排青翠挺拔的大树时,忽然觉得很感动。
这本书的作者是德国一个与树相伴四十余年的护林人Peter Wohlleben所著,一出版就成为德国最热销的书,远超过同时出版的教宗和德国前总理的回忆录,立刻被翻译成十几种文字,在美国畅销书榜单上也高居不下。目前台湾有译本,希望国内也尽快有售。
护林人Peter Wohlleben
《树木生活的秘密:他们的感受,他们如何交流——来自神秘世界的发现》(“The Hidden Life of Trees: WhatThey Feel, How They Communicate — Discoveries From a Secret World”)通过作者几十年如一日对他守护的树的认真观察和思考,写出了树的世界里,我们很多不知道的温馨感人的秘密。
英文版的书
你知道树皮撕下来的那一刻,树的感受是什么么?你知道树是怎么养育自己孩子的么?你知道树和树之间是怎么沟通交流的么?你知道不同树种之间如何相爱相杀么?
这里我给大家分享几个书中让人惊叹的揭秘,走进树的世界。
生活在在同一片树林的树是一个互助的大家庭,在地下它们也有自己的“互联网”——“木联网”(wood wide web), 树木之间会通过自身发出的电流通过真菌网络相互沟通。
有些已经存在了好几百年的树,只有苍老的枝干再无绿叶,却依然活着。只有一个解释:周围的邻居通过地下的根系源源不断的给它输送糖溶液。根据Wohlleben的分析,树有知觉也有记忆功能,所以是有学习能力的,是会做出选择的。在树的世界里,同样也有良莠之分,树品差的树一样会遭到唾弃,它们的下场往往很悲催。为什么有些树桩会完全烂掉直到和泥土融为一体?因为没有朋友,没有邻居愿意出手救它们。
生命力顽强的老树桩
我们通常认为树和树有竞争关系,会争地盘,会争阳光,但事实上恰好相反,树朋树友会相互帮助,树林里有许许多多好妈妈,好爸爸,它们把受伤的同伴当做自己的孩子养起来。两棵根系缠绕的情侣树,一棵如果死去,另外一棵也不会独活,会很快死去。“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其实很多时候,树的感情比我们更无私更坚贞。
情侣树
如果一只长颈鹿开始啃咬一棵大树的时候,这颗大树就会发出电流通知自己同伴:危险来了!其他树木收到线报后,会分泌一种毒素,让长颈鹿“嗅”而却步,从而免遭其害。当昆虫蚕食树叶的时候,被蚕食的树叶会释放一种气体,吸引昆虫的天敌前来剿匪。当然,在人类的砍刀电锯面前,这些大自然赋予的能力都是徒劳。
在方圆几十平方公里,长着同一种树的森林里,所有树木清一色的高大繁茂。但奇怪的是,这些树木赖以生存的土壤却千差万别,有的是岩石,有的是沃土;有的地方干燥,有的地方湿润。按照常理推断,这些树木应该长得参差不齐才对,为什么它们会长得如仪仗队一般整齐划一?原来树木之间会互相帮助,共同维护周围的生存环境。长在土壤肥沃的树木,会主动把自己的糖分通过根系传送给长在土壤贫瘠的树木。因为如果一棵树倒下死亡的话,留出的空间就会遭到太阳的暴晒,从而逐渐恶化整个树林的生存环境。因此,这些树木之间就形成了一个互保机制,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损俱损、一荣俱荣”。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我们挪到城市里的树会娇气很多。因为它们由一群树的战斗变成一棵树的战斗,没有了强大的根系支撑,生命因为孤独而变得脆弱。
整齐的大森林
树木在和它们的天敌斗法时非常有意思。举个例子,山毛榉的果实含大量淀粉和油脂,是野猪和野鹿的最爱。每年过冬之前,野猪和野鹿会把所有能找到的山毛榉果实统统吃光,第二年自然孕育出更多的野猪仔和野鹿仔。如不采取措施,久而久之山毛榉就会被吃成稀缺植物。于是乎,山毛榉们“想”出了一个办法:改变开花结果的可预见性,有时甚至两三年都不开花结果。这样一来,野猪和野鹿由于没有足够的食物,数量和生育率都被严格地控制住,保证了生态平衡。
山毛榉智斗野猪
不同的树,各不相同,山毛榉或橡树的树林能够存活几千年,这是因为他们之间是个亲密无间的大家庭。柳树和杨树则不喜欢群居,它们的种子随风飘落,随地而扎,长得很快却寿命很短。就像我们,婚姻幸福,朋友多的人往往比孤独的人要活得久。
读过Wohlleben这本书以后,再看到每一对长在一起的两棵树时我都会停下来,看看他们的树枝是否是相反方向生长,如果是,我就知道那是因为他们不想挡住自己伙伴的阳光。有时候也会想象自己以树的形象和它们站在一起,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
林中漫步时不要忘了身边的树
三尺讲桌就在这小小二维码,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这是一个小小学习园地,我会介绍一些有趣的IT故事(如人物,历史,事件等),也会分享一些专业知识和个人感悟。
《你听!那树之语》来自互联网,仅为收藏学习,如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URL:http://www.bookhoes.com/1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