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 — 我看西汉历史系列跋文
开始着手准备去写一些自己对历史的总结是在 2017 年,彼时刚刚读完蔡东藩的《两汉演义》、英国崔瑞德主编的《剑桥中国秦汉史》,颇有许多感触,细细想了很多
中国人有着独特的“历史情结”,民间有着大量历史为题材的精彩故事,这与我们求真与务实的民族性格有着极为紧密的联系,而这样的“历史情结”又反向作用于我们的民族性格,让我们产生了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具备了抗争的力量与历史基础,这才是我们发展几千年而依然辉煌的历史根源
面对历史,我们总是会问“到底是时势造英雄,还是英雄造时势”,在我看来,在一系列历史事件的背后,有着他深层的历史脉络在其中,是一系列的偶然事件造成了历史的必然结果,而在这一系列的偶然中,又充满着必然的因素,但这绝非是所谓的“宿命论”,透过历史,我们能够看到危机背后的机会,以及盛世背后的危机,这让我们更多的去思考今天的生活、今天的世界
回到这个系列,今天发出的《从政治改革到文化改革 — 西汉后期的无奈》是对西汉后期文化上的总结,也是系列的最后一篇,2018年5月写下第一篇《从秦王扫六合到文景之治 — 细数从秦到西汉前期的那段历史》以来,也已经接近两年了,作为一个程序员,工作与技术的学习占用了生活中绝大部分的时间,关于历史的总结,总是难以投入很多心力,所以这个系列中,也存在着诸多疏漏与不足,仅聊以作为自己狭窄视角的一个阐述,但事实上,一路走来,隐藏在历史背后的脉络已经十分清晰,如果你足够细心,你会发现西汉后期遇到的历史问题早在中期甚至前期已经埋藏下了他的根源
回看这个系列中早先写的文章,开始时确实缺乏很多思考,以至于秦代与西汉前期历史的总结篇幅非常短小,而事实上,秦虽短祚,基业绵长,如今想来,秦制度、文化等多个方面值得去进一步深入剖析,只能待日后有机会再做补完吧;另一方面,虽然随着西汉中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成为指导思想,兴盛于西汉前期的道家学说似乎淡出了历史舞台,但事实上,在整个西汉,道家学说始终活跃于华夏大地上,《淮南子》、《太玄赋》、《论衡》等道家优秀作品至今仍然是考证道家学说的重要文献依据,然而,毕竟彼时仅作为文人雅好的道家学说尚未产生其影响,但其如同一个投入水中的石子,随着岁月的流淌,终能荡起层层涟漪,到魏晋时期,儒道结合渐成国家社会思想的主体,我们届时再进行详细的总结和论述
荀子说“学不可以已”,随着主页君对技术、历史等领域的不断研究,后面会有更加精彩的文章总结,敬请期待,感谢所有关注者的支持
微信公众号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以技术为主,涉及历史、人文等多领域的学习与感悟,每周三到七篇推文,全部原创,只有干货没有鸡汤。
系列目录
1. 西汉前期
从秦王扫六合到文景之治 — 细数从秦到西汉前期的那段历史
中国文化的奠基 — 从夏商到西汉前期文化发展
2. 西汉中期
焚舟琼山、封狼居胥 — 西汉中期对外关系
权谋的交织 — 西汉中期的君权与用人
你方唱罢我登场 — 西汉中期外戚与政治
盛世下的民生 — 西汉中期经济政策
文学的荟萃与思想的融合 — 西汉中期文化
3. 西汉后期
皇权衰微 — 西汉后期宦官与外戚的政治争锋
末世中的危机四伏 — 详解西汉后期社会矛盾
西汉后期对外关系兼论王昭君历史形象的变迁
《后记 — 我看西汉历史系列跋文》来自互联网,仅为收藏学习,如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URL:http://www.bookhoes.com/12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