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宕起伏的邙山之战
首先我们来看看这场大战的起始。
大同四年的河桥大战后,东西魏基本上维持了均势,宇文泰虽然在败退河桥后获得了一系列河南战役的胜利,把洛阳牢牢掌控在手中,不过因为柔然这个北方游牧民族的日益强盛,以及河西吐谷浑帝国的崛起,西面和北面都颇受牵制。
大同6年,柔然有大举南侵之势,为了稳住柔然,宇文泰甚至逼着元宝炬杀了出家为尼的乙弗氏,从而示好柔然。
大同8年(公元542年)8月,高欢起兵伐魏,在汾水洚水之间扎营,连营四十里,兵势十分强盛。
宇文泰派遣上回在河桥大战中捡了一条命的猛将王思政守玉璧,阻断高欢西进路上最重要的交通节点。
高欢劝降王思政不果,猛攻玉璧9天,因为天降大雪,高欢无奈只能放弃了西征的想法回师。高欢第一次进攻玉璧无功而返。
次年大同9年正月,高欢再次从河北出兵,这回高欢没有走玉璧,而是直接从邙山进攻洛阳。高欢和宇文泰在河桥再次大战,彭乐孤军出击,轻骑猛进,突入宇文泰大军中军,宇文泰大败,被俘各级将领及官员四十多人。东魏军大破宇文泰,斩首3万余。
宇文泰再次大溃逃,高欢让彭乐追赶宇文泰,宇文泰眼看就被彭乐俘获。于是宇文泰对追上自己的彭乐说:“汝非彭乐邪?痴男子!今日无我,明日岂有汝邪!何不急还营,收汝金宝!”,意思是彭乐你个二傻子,今天你把我灭了,明天还有你吗?还不快点拿了我的金银财宝,赶紧回营。而彭乐居然听从了宇文泰的建议,拿了宇文泰贿赂的金银,回到大营向高欢交令去了。而且还把宇文泰说的话也学给高欢,高欢一听那个气啊,恨不得立马把彭乐大卸八块了。于是只是命令彭乐趴下,自己揪着彭乐的脑袋,亲自把彭乐打了一顿,才算解了气。高欢拔出佩刀,好几次想把彭乐剁了,不过还是没舍得。彭乐对高欢说,再给我三千骑兵,我替你把宇文黑獭抓来。高欢那个气啊,说现在又要去抓他,刚才为啥放了他。于是命令手下拿来绢三千匹作为本次战役彭乐突破宇文泰大营的奖励,让他亲自背回去。第二天,宇文泰收拢败军,自己亲领中军,以赵贵将左军,若干惠将右军,和高欢再次混战。这回轮到高欢倒霉了,左右二军进展顺利,大破高欢,东魏步兵崩溃。连高欢都落马差点被俘,赫连阳顺下马把马让给高欢,高欢在7名亲卫的护送下逃跑。西魏的追兵渐近,高欢的亲信尉兴庆对高欢说,主上快走,我身上有箭百枝,足以杀百人。高欢对他许诺说,如果你不死,我封你为怀州刺史,如果你死了,这个位置就是你儿子的。
东魏投降的士兵告诉宇文泰高欢逃跑的位置,于是宇文泰招募了3000勇士,交给贺拔胜带领,前往追击高欢。贺拔胜一心报仇,连自己的长弓都没带就率军猛追,眼看就要追上了高欢。按《通鉴》所说,”朔刃垂及”。高欢吓得气都快背过去了,危急时刻,武卫将军段韶用箭射杀了贺拔胜的马,等到贺拔胜骑上副马的时候,高欢已经跑远了。贺拔胜叹息:“今天没带长弓,便宜了贺六浑这小子了,难道天不绝他吗?”。
虽然西魏取得了局部的胜利,不过赵贵等人并不顺利,东魏在整体上还是占据了优势,宇文泰多次想扭转败局,不过效果不佳。于是趁着天黑,宇文泰大军开始撤退。高欢抓住机会,率军猛追,眼看西魏大军有崩溃的迹象。这时候来不及撤退的独孤信、于谨在后方收拢残兵,在东魏大军后方袭扰,才让宇文泰避免了全军覆没。
右军若干惠大军被击败,大军溃败。东魏大军在后追击,若干惠逃跑途中突然停下,让军中厨师埋锅做饭,吃完饭之后对左右说:“我们死在长安和死在这里又有啥区别呢?大家别跑了吧”。于是若干惠命令部众竖起旗帜,吹响号角,招揽溃兵。东魏追兵当时就懵圈了,以为有伏兵,不敢靠近。若干惠从容收拢部队后回撤,宇文泰大军也退回渭水。
高欢大军乘胜进入陕州,西魏达奚武受命据守。当时东魏不少将领都建议高欢乘着大胜西进,不过高欢此时年事已高,不复当年的勇猛,顾虑一旦西进失利,后果十分严重,没有听从部将的建议,只派了刘丰带领数千精锐追击,自己带领大军回师。
刘丰大军追至恒农,正好宇文泰在战前招王思政从玉璧回师守虎牢关,王思政还没到虎牢关,宇文泰就败了,于是命令王思政改守恒农。王思政刚刚到恒农,为了稳定军心,于是开门解衣而卧。刘丰见猛人王思政守恒农,不敢进攻,引兵东还,邙山之战告一段落。
《跌宕起伏的邙山之战》来自互联网,仅为收藏学习,如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URL:http://www.bookhoes.com/13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