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度偏差的纠正措施不止变更计划一条路
进度是项目监控的一项主要内容。当项目监控发现了进度偏差,该采取什么纠正措施呢?常见的纠正措施就是:调整计划。但是,调整计划并不是唯一的纠正进度偏差的措施。除了调整计划外,至少还有以下措施可供使用:
-
关键路径上的任务调整
如果进度偏差发生在关键路径上,那么就会有两种情况:一是关键路径上的任务提前完成。二是关键路径上的任务超期完成。对于前者,如果仅要求项目按计划工期执行,则可利用这个机会减少资源的投入、降低成本;如果要求项目缩短工期,则应重新调整计划,使后续任务提前开展。 对于后者,为保证交付节点,必须要缩短关键路径上后续任务总的持续时间,这可以通过调整后续关键路径的一个或多个任务来实现。
-
改变任务的逻辑关系
当发生进度偏差时,在允许的条件下,可以改变任务间的逻辑关系,由原来依次进行的任务转变为平行或互相衔接的关系,通过这样的调整,也可以将落后的进度赶回来。
-
非关键路径上的任务调整
对于非关键路径上出现进度偏差,如果延长的时间并未超过总时差范围,就不会影响工期,这种情况就不需要采取措施;如果延长的时间超出总时差范围,就会影响项目工期,这时关键路径也就发生了转移,那么纠正措施也就和关键路径上的进度偏差相同。
非关键路径上进度偏差的纠正,应不得超出总时差(一旦超出总时差就变成了关键路径),而且每次调整均需进行时间参数计算,以观察对计划的影响。调整的方法有三种:一是在总时差范围内,延长其持续时间;二是缩短其持续时间;三是调整工作的开始完成时间。
-
增减任务项
当进度超前时,为了进一步提高质量,可以增加一些任务项,而不用调整原有任务的时间;当进度落后时,可以考虑适当地减少一些任务项。但原则是:增减工作项目不应影响原计划总的逻辑关系和原计划工期。
-
进行资源调整
当进度超前时,可以减少资源的投入;当进度落后时,可以增加资源的投入。调整资源的前提是使工期不变或更合理;调整的方法是进行一定的资源优化。
条条大路通罗马。进度偏差的纠正措施也不只调整计划一条路。
参考书目:《软件项目管理实用教程》
《进度偏差的纠正措施不止变更计划一条路》来自互联网,仅为收藏学习,如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URL:http://www.bookhoes.com/13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