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过程要分级进行

GJB5000里面的“决策分析与决定”是个很好的过程,它可以避免冲动、莽撞的决策,完成更为科学的决策。

但是决策有大小之分,不是所有的决策都需要走正式的决策流程。小事可以快速决策,非正式决策,充分放权决策。大事才需要走确定评价准则,制定备选方案,确定评价方法,选择最优方案的科学决策。

小事走正式的决策过程是浪费,比如早餐吃什么这样的小事;大事不走正式的过程,是不负责任,留下造成重大损失的隐患,比如买房子。

所以,决策过程应当分级进行。

决策过程的分级要做好以下几件事:

  1. 决策要分级、分类

决策的分级指的是决策权限的分级,可以根据事项的严重程度分为项目级、部门级、公司级。即项目级的决策只对项目组有影响,对部门和公司不会产生大的影响的事项;部门级的决策只针对对部门有影响,对公司不会产生大的影响的事项;公司级的决策针对的是对公司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决策分类可以根据决策事项的属性来分类,比如:技术类决策、管理类决策。

  1. 不同级别、不同类别的决策参与角色不同、决策人不同

从决策级别来看,项目级的决策可以在项目组内进行,最多寻求领域专家参与,但不需要部门和公司级领导参加;部门级的决策由部门领导组织专家进行,不需要公司级领导参加;公司级决策则需要公司级领导组织进行。

从决策类别来看,技术类决策应该都是相关领域的技术专家参加,不需要行政领导和管理人员参加;管理类决策则可能不需要技术专家的参与。

  1. 不同级别的决策过程不同

正如前文所说,小事可以快速决策,非正式决策,充分放权决策;大事才需要走正式的、科学的决策流程。对于项目级的决策事项可以采取非正式决策,对于部门和公司级的决策事项要采取正式的决策过程。

注意:项目组的决策事项不一定都是项目级的决策,也可能存在部门级和公司级的决策事项,决策级别是依据事项的影响力而定。

这正是:

决策事项有大小,分级决策就最好

不同级别人不同,过程也要去适应

参考书目:以道御术——CMMI2.0实践指南,作者:任甲林,周伟,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作者简介:王小双,长期从事GJB5000推广、实施、评价、改进的工作,创建《软件工程之思》微信公众号,一直在《软件工程之思》分享GJB5000、CMMI、软件工程的知识和感悟。现致力于GJB5000咨询以及软件过程改进、软件工程能力提升的研究工作。

决策过程要分级进行》来自互联网,仅为收藏学习,如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URL:http://www.bookhoes.com/13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