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袋里面的开关
如果一个人身体上得了病,要怎么治?通常都会想是身体上某个硬件出现问题了,要么我们吃药,要么我们直接动手术,反正是直接的对硬件动手。
那如果一个人出现某种精神、情绪上的疾病了呢?我们首先想着可能是去看心理医生,不打针,不吃药,坐在那里跟你唠。
我觉着这是很多人的一个普遍的偏见,对于身体上的问题,我们默认他是硬件问题,而对于精神或者心理上的问题,我们就直接认为他只是软件上的问题。就像我们面对很多抑郁症患者,第一个想法可能觉着这个人心眼太小了,想不开。
但实际上人也不是活在虚空中的个体,我们的思想,情绪其实都是身体这个硬件直接影响的。你开心,忧郁,愤怒,这些也都是大脑这个硬件传递给你的感觉。而那些精神,情绪上的疾病,往往也都是这些硬件上的问题。如果只是“话疗”,可能就类似于你得了个肿瘤,不去想办法切除,而是觉着在外面按摩,就可以治好了一样。
有一种疾病叫做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有这种疾病的人,情绪总是会很难受,无法正常的生活。你说是因为遇到了惊吓,心理受到了影响,需要劝他放宽心,拥抱他一下就好了。但其实PTSD患者,他们因为创伤,大脑中的杏仁核比一般人的大,就对周围的刺激特别的敏感,所以就容易产生恐惧,担忧,冲动的负面情绪。这是硬件问题,倒不是说疏导心情一定治不了,但最直接的办法,还是去解决杏仁核过大的问题。
这么看,人的很多情绪疾病都直接来自于大脑结构性的变化。那最干脆的治疗方式,应该是直接去刺激大脑中的相应部分。也确实有医生这么做了。
美国有位女神经科学家,就通过直接刺激大脑的方法为抑郁症患者治过病。她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的脑中有一个小区域“布罗德曼25区”比一般人小,而且过度活跃。于是她就像能不能干涉一下这个脑区,可能对抑郁症患者可以有好的效果呢?
于是她找到了一个重度抑郁症的志愿者,愿意配合她做这个大胆的实验。这位女神经科学家,把一个小电极放入到病人插入到病人的大脑中,正好放在“布罗德曼25区”上,通过调节电压,医生就可以调节对这个区域的刺激强度。而在这个过程中,病人是全程清醒的,并且可以描述出自己当时的感受。
那当医生开始刺激这个患者的“布罗德曼25区”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
以下为病人自己的描述:
那种喜悦感觉就像是你一直都处在寒冬中,早已厌倦了冬天的寒冷,然后你出门一看,春天终于来了。
而当医生停止对病人脑部的刺激时,这种感觉一下自己就消失了。科学家找到了那个能够控制抑郁的脑区,原来抑郁不抑郁,就只不过是个开关的事情了。
我们情绪的好坏,只要脑中的一个小小电极就可以完全解决了。但这就又涉及到一个伦理问题了,如果只要一个开关就能让你开心,这和毒品有什么区别呢?
作为一个出生在上个世纪的人,如果这种直接刺激大脑的技术成熟并推广了,你我会接受么?
目前大众的认知,人的情绪,行为都是精神层面上的事情,是属于人自我意识的一部分。但科学界慢慢的开始有了另一种倾向,科学家越发的认识到,人的自我意识来自于硬件。如果去改变硬件,是可以直接改变自我意识的。
这两种认知总有一天会碰撞到一起,我觉着到最后科学家们会获胜,人们会普遍相信情绪这种东西来自于硬件,并且可以直接通过改变“硬件”来解决。
可能到时候你情绪不好了,就会打开手机app,调整一下数值增加一些刺激,然后立刻就开心了。但从此之后就不会有人再去安慰失落、伤心的人。这种世界可能很高效,但总感觉少了那么一点点的温度。
END
作者:锅哥不姓郭
《脑袋里面的开关》来自互联网,仅为收藏学习,如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URL:http://www.bookhoes.com/13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