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教师要会引导学生:考前要小偷一样精心准备 考试时要有强盗一样的心理 做不出来时要像无赖一样表达 ——初三教师会发言提纲
牛津大学证明导致贫穷和失败的九大死穴:总找借口(22%),恐惧(19%),拒绝学习(11%),犹豫不决(13%),拖延(9%),三分钟热度(8%),害怕拒绝(7%),自我设限(6%),逃避现实(5%)。
故事一
一个孩子,在学校时功课差极了,老师说他的智力有问题。看上去,孩子的确有些沉默寡言,他可以一个人坐在屋前的花园里看着花草小虫很长时间。他的父亲教训他:“除了打猎、养狗、捉老鼠以外,你什么都不操心,将来会有辱你自己,也会有辱你的整个家庭。“他的姐妹也看不起这个学习成绩平平、行为怪异的兄弟。他在家庭中是一个不受欢迎的人。
但是孩子的母亲很喜欢他,她想,如果孩子没有那些乐趣,不知道他的生活还会有什么色彩,她说对丈夫说:“你应该学会赞赏我们的孩子,让他慢慢学会改变吧。”丈夫说:“你这不是赞赏,而是怜悯,你不恰当的赞赏会毁了他的一生。”但她却固执己见,他是她的孩子,需要她的安慰和鼓励。她对孩子和他的姐姐说:“比一下吧,孩子,看谁从花瓣上先认出这是什么花?”孩子比他的姐姐认得快,于是她就吻了他一下。这对孩子来说,是多么令人兴奋的一件事,他回答出了姐姐无法回答的问题。他开始整天研究花园的植物、蝴蝶,甚至观察细致到了蝴蝶翅膀上的斑点的数量。
对于她的做法,她的丈夫觉得不可理喻。那种赞赏是无助无望的,除了暂时麻醉孩子之外,根本毫无益处。但是,凡是这位醉心于花草之中的孩子,多年后成为了生物学家,创立了著名的“进化论”。他就是达尔文。
但是,你别以为达尔文的父亲很不堪,教育孩子,还没轮到他出场呢。
达尔文上小学时,他的校长说他总是到处乱跑,玩弄东西,常常不知所云,从不做任何有用的事。想想很可怕!达尔文22岁时,他的老师推荐他去参加调查研究,说一去两年,经费自己解决。他父亲居然同意了,还愿意出资。原本两年的考察用了五年完成,当他27岁回到英国时,已是名满天下的科学家了。这些,对我们做教育的都是警醒!
1.时间观念:优秀教师无一不充分利用时间。他们今日事今日毕,谁也不知道明天或后天将有什么事情无情地占用时间。好好利用你现有的时间,利用实实在在的今天。时间管理最重要的守则就是珍惜今天,当日的事情当日做完。把今天当作生活中的最后一天,那么今天的事情就会全力以赴地做完,不会拖延到明天。每一天都要这样告诉自己,同时也要这认真地去做。要快速做完,快速地选择,哪些事情不做,就要明确地表示我不做,哪些事情一定要做,就明确地表示我要全力以赴地做。优秀教师懂得时间宝贵,不把有限的时间浪费在具体琐碎的事务中,而是将时间用在重大事项的思考和决策上,干什么事情都有一种紧迫感,他们时时刻刻都要考虑自己如何才能做得更好、更出色。精力往往在成功之中更新,在拖延之中衰竭。做每项工作,都要给自己一个时间截止,何时起,何时毕,能用半小时完成绝不拖到一小时。
2.以身作则:现在的学生难管,然而有些学生的问题恰恰出在教师自己身上。有的教师不允许学生上网聊天、打游戏,自己却躲在办公室里偷偷上网聊天、打扑克、玩游戏;有的教师不允许学生带手机,自己却当着学生的面发短信,没事偷着乐;教育学生讲究卫生,不随便吃零食,不乱扔垃圾,保持教室的干净整洁,而自己的办公室却从来不打扫,脏了也不清理;教育学生对人有礼貌,主动打招呼,可是面对学生的问候却是一脸的麻木,一脸的严肃;教育学生要讲团结,相互尊重,可是教师之间为了些小事而争得面红耳赤。学校无小事,处处是教育,教师无小节,处处皆楷模。教师的率先垂范,比任何说教都来的实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先做到,这样无声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有效教育。
3.心态良好:教师担负着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教师的心态良好不仅是维持自己精神生活质量的必要保证,更是培养学生心理健康的必要前提。假如教师带着焦虑上课,带着情绪处理事情,很容易诱发体罚、心罚等恶劣行为,更容易使学生产生害怕、压抑、忧虑、厌学的情绪。对于教师而言,生活与享受生活、上课与享受上课、教育与享受教育完全不一样的。保持乐观、平和、积极向上的心态是成为优秀教师的基点。教师以良好的心态从事教育,才能保持教育的纯洁性,才能保证受教育者少受外界环境的污染。教师良好的心态可以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勇气,点燃学生创造的火花,培养学生对学习和生活的热爱,增强学生对生命、对人生的关注,进而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人。教师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让教育回归自然,让教育者回归本真,让学生回归童真,给教育一片璀璨的天空。
4.树立威信:威信是教师通过自身形象在教育教学中日益形成的使学生感到敬佩和信服的一种感化。可理解为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和信誉。威信与威严不同,威严往往是靠冷漠、训斥、惩罚树立起来的。威信是靠言行传达的,是一种潜移默化却深入人心的喜欢、敬爱或崇拜。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同一种要求由有威信的教师提出,学生就容易接受;相反,由威信不高的教师提出,学生就不易接受。如何确立威信?无德则无威、无才则无威、无爱则无威、无信则无威、无严则无威、无为则无威。
5.公平公正:学生百差千别,个性有不同,能力有差异,智力有高低,品行有上下,家庭有贫富。教师对每位学生的态度要保持一致,不能以自己的好恶感情,偏袒、庇护一部分学生,鄙视、冷淡另一部分学生,要一视同仁公平公正,批评和表扬要恰到好处,无亲疏好恶之分。教师的公正、无私、善良、正直,能使学生在与教师的交往中体验到公正的合理性,有利于影响和激励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培养优秀品质;有利于得到学生的信赖和尊敬,形成健康的教育活动局面;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反之,教师的偏私与不公,必然使学生失去公平感,造成感情的压抑和心理的不平衡,挫伤学生学习与要求上进的积极性,从而影响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对学校的信任,甚至对社会的信任,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和优秀品质的培养。
6.内化约束。即强化制度约束、强化行为标准,无规矩无以成方圆。尤其是中学生可塑性极强,自制力极差。制度约束是使学生尽快产生规范行为的有力保证,制定远、中、近期约束目标,分阶段专项治理,逐步提高。进一步完善班级考核方案,健全学生处罚机制,做到有规可依、有规必依、执规必严、违规必究。自制力差是学生的共同特点,究其原因是因为学生对教师的约束没有认同,没有感知。学生只有将外在约束内化为自己的道德需求时,产生的内部行为是长期的、稳定的。处罚不是目的,自律才是真正的提高。因此在强化制度管理的同时,对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耐心诱导,提高道德认识,使其内心接受教育,教育才能实效化。加强学校、家庭、社会的联系,如通过电话、家访、开家长会、建立家长学校联系卡等形式,多渠道与家长沟通信息,形成共同抓好德育工作的合力。
7.家校沟通:父母的行为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思想品行,家长对孩子行为的认知比较具体深刻;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态度、学习质量和健康状况等在很大程度上与家庭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对学生教育起主导作用的学校教育又必须取得家长的支持与配合。这之间的纽带就是教师。教师和家长之间的沟通一方面会直接影响到师生关系,另一方面也会通过家庭教育这一渠道影响到学生的成长。因此,教师与家长的沟通十分重要。对孩子共同的爱是沟通的基础。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教育好孩子。共同的爱使家长和教师的距离拉得更近,使家校的交流更加自然融洽。
故事二
有一个年轻人,因为家贫没有读过多少书,他去了城里,想找一份工作,可是他发现城里没有一个人看得起他,因为他没有文凭。就在他决定离开那座城市时,突然想给当地很有名的银行家罗斯写一封信。他在信里抱怨了命运对他是如何的不公:“如果您能借点钱给我,我会先上学,然后再找一份好工作。”信寄出去了,他便一直在旅馆里等,几天过去了,他用尽了身上的最后一分钱,也将行李打好了包。就在这时,房东说有他一封信,是银行家罗斯写来的,可是他并没有对他的遭遇表示同情,而是在信里给他讲了一个故事。
罗斯说:“在浩瀚的海洋里生活着很多的鱼,那些鱼都有鱼鳔,但是独有鲨鱼没有鱼鳔。没有鱼鳔的鲨鱼照理来说是不可能活下去的,因为它行动极不方便,很容易沉入海底,在海洋里只要一停下来就有可能丧身。为了生存,鲨鱼只能不停地运动。很多年后,鲨鱼拥有了强健的体魄,成了同类中最凶猛的鱼。”最后,罗斯说:“这个城市就是一个浩瀚的海洋,拥有文凭的人很多,但成功的人很少,你现在就是一条没有鱼鳔的鱼……”
那晚,他躺在床上久久不能入睡,一直在想着罗斯的信,突然他改变了决定。第二天,他跟旅馆的老板说,只要给一碗饭吃,他可以留下来当服务生,一分钱也不要。旅馆老板不相信世上有这么便宜的劳动力,很高兴地留下了他。10年后,他拥有了令全美国羡慕的财富,他就是石油大王哈特。
教育的本质就是扬长,找孩子长处,最起码不让孩子绝望;教育的核心是教给学生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授人以渔而不仅授人以鱼。规范预习、课堂、复习、作业各个环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深入思考的好习惯。因材施教,分层教学,给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沃土,不断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不断增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好教师要会引导学生:考前要小偷一样精心准备,考试时要有强盗一样的心理,做不出来时要像无赖一样表达。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有经验的教师,总是力求使儿童从他入学的最初阶段起就为知识掌握过程的积极参与者,力求使世界的提示过程给孩子们带来深切的,无与伦比的快乐兴奋和情绪高涨,这种精神状态乃是十分重要的求知的源泉,求知识的源泉”。
《好教师要会引导学生:考前要小偷一样精心准备 考试时要有强盗一样的心理 做不出来时要像无赖一样表达 ——初三教师会发言提纲》来自互联网,仅为收藏学习,如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URL:http://www.bookhoes.com/13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