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教育:好教师之修炼语言
教师的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语言表达能力,如果教师的语言素养好,那么他上起课来会非常轻松,学生听的明白,课堂效率也高。教师的语言素养是上好课的关键,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老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我们深信,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地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
语言及其表达,是教师的一项基本功。低下的教学质量总是与教师拙劣的语言表达相关联的。教师主要通过语言传道、授业、解惑、引导、点拨、启发,而学生则主要通过教师的语言理解并掌握知识,并建构自己的新的知识结构。平庸的语言,缺少生机活力,缺乏情感文采,不能吸引学生;平淡的语言,缺乏卓越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不能感染学生。而严谨的语言使人可信,幽默的语言使人愉快,激昂的语言使人振奋,形象的语言使人清晰。教师只有不断地追求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具有较好的语言修养,才能让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妙趣横生。
1.教师的语言要有亲和力。
语言是一个人文明程度的表露。教师的语言修养是其为人师表的重要因素,会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和审美修养产生极大影响。要启迪学生心灵,陶冶学生情操,教师就要用醇美的语言去触动学生心弦,给学生以美的享受。
具有亲和力的语言是教师开启学生心扉。如果讲课时教师语言干瘪无味,学生就会毫无兴趣,听课昏昏欲睡。要使语言有亲和力,就要使它具备独特的风韵格调,就要注意平时言谈要和蔼可亲,如春风化雨细细密密润禾苗,如清泉小溪涓涓滴滴入心田;课堂上和学生进行知识和思想的交流,语言要自然亲切,热情明快,做到活泼而不庸俗,文雅而不晦涩;对学生的提问、辅导、解答要不厌其烦;课下可以融入到学生中去,和学生进行无拘无束的交谈。学生学习上有失误或做了错事能够循循善诱,给予正面指导。学生生活中有苦恼或痛苦,教师要给予关爱,即使是一句温暖的话语,也会让学生心中燃起暖暖的爱意。
2.教师的语言要准确、鲜明、简练、深刻。
准确,就是要观点明确,语意清晰,发音标准,遣词得当,造句符合文法,推理符合逻辑,用语具有专业性和学术性。鲜明,是指语言要褒贬分明,饱含真情实感,赞扬什么,反对什么,泾渭分明。简练,是指语言言简意赅,言不在多,贵在精当;语不在长,贵在适时,要语不烦,达意则灵;论述简明扼要,提纲挚领;分析鞭辟入里,丝丝入扣;描绘画龙点晴,入木三分。深刻,是指见解独到,一语破的,一语解惑,一语启智,一语激情,令人耳目一新。这样的语言才会具有感染力和吸引力,才能化入学生心田。
教师工作是创造性的劳动,在教师劳动的每一领域,都需伴有直抵学生心灵的语言;教师应有一个语言库,贮有丰富的资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教师还应具有很强的驾驭语言的能力,根据需要,呼之即出,信手拈来,用得妥贴。这就要研究学校教育活动每一领域的语言,要研究不同教育对象的语言特点,要研究不同学科教学语言的特点。在研究中,勤于采集大量语言材料,善于分析语言材料,持之以恒对某一语言现象进行跟踪积累、研究。
教师的语言是实现教育功能的基本途径。生动的语言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准确的语言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合乎逻辑的语言能启迪学生的智慧,充满激情的语言能陶冶学生的心灵。讲授中语句的停顿能引起学生的注意,语言的渲染可调动学生的情绪;寓情于理和寓理于情的语言,能够解开学生的千千心结;有条有理和层次分明的语言,能消除学生的重重疑惑。教师要用语言去发蒙,用语言去启智;用语言去激励,用语言去引悟;用语言去赞美,用语言去督促。
3.教师的语言要幽默、真实。
好教师重要的标志是超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这个能力除了发音准确、表述清楚明白外,就是怎么样表述的更生动形象,幽默睿智,恰到好处,这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自始自终要研究和雕琢的。“任何一个人的精神世界总是和他的语言世界相连接、相吻合的,精神世界的开拓同时就是语言世界的延伸,语言世界的扩展也同时就是精神世界的充实”。教师教学使用什么样的语言,其实传达的是一种趣味和境界。
教师如果言语丰富,措辞优美,含蓄幽默,富有魅力,让学生置身于语言美的环境和氛围之中,学生就会心情愉快,兴味盎然,思维敏捷,从而收到良好的教育和教学效果。教师的幽默,主要是指教师能用寓意深刻而又诙谐有趣的语言进行教学,幽默是老师思想气质、才学、视野和灵感的结晶,折射出的是真善美的心灵之光。教师的幽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调节情绪,愉悦精神;可以和谐师生关系,增强教师魅力;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可以开户学生心智,活跃思维;可以调节学生的情绪,驱散学生的疲倦感,引起学生有意注意;教学内容因幽默而趣味化,使得学生记忆和巩固更高效。幽默不是造作,不是油腔滑调,也非嘲笑或讽刺,浮躁难以幽默,装腔作势难以幽默,钻牛角难以幽默,捉襟见肘难以幽默,迟钝笨拙难以幽默。只有平等待人,游刃有余、超脱从容、聪明透彻才能幽默。
真实就是表达内心真实的想法,而不是说一些言不由衷的谎话、翻来覆去的空话、颠来倒去的套话、千篇一律的大话,死气沉沉,不见生机;不是看别人的脸色说话,不是说迎合别人的趣味的话;敢于针砭时弊,敢于揭露一些社会的阴暗面。当然,敢于说真话,也需要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没有了独立思考,就只有人云亦云。教师说真话有利于在学生中树立威信、赢得尊敬,有利于教师用真话去启迪学生的心灵,用真话去引导学生做人。说实话具体体现在教师说话要切实、有效,真正让语言走进学生的心灵、滋润学生的心灵。说话要真实是教师应具备的素养,陶行知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应是我们教师孜孜以求的目标。
4.教师的语言要充满赞美鼓励。
优秀教师的语言使教材的所有优点得以充分展示,较差教师的语言会使教材的缺点暴露无遗。优美的语言能产生爱屋及乌的效果,拙劣的语言会导致索然无味的结果。教师的语言应少一点色厉内荏、面目可憎,多一点优美动听、和颜悦色;少一点平淡无奇、平铺直叙,多一点荡气回肠、激情洋溢;少一点语言慌张、啰嗦繁琐,多一点娓娓道来、语言精炼。
赞美是催人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爱的教育。一句肯定、称颂的赞美之词,学生会心情愉悦、精神爽快。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无意间的一句话,可以造就一个天才,也可以毁灭一个天才”。威廉•詹姆斯说“在人类本性中,最深刻的渴望就是受到赞美。”赞美学生,是教师发自内心的对学生的尊重,可以让学生体验到教师对他的关注和关怀,可以帮助教师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喜爱。唯有赞美,才可以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使其扬起自信的风帆。
优美的语言是给学生的最美的教育享受,而抑扬顿挫、声情并茂、语气合理、张驰有度,是教师语言表达形式的基本要求。抑扬顿挫是教师语言的节奏美,诙谐幽默是教师语言的机智美,声情并茂是教师语言的情感美,逻辑严密是教师语言的理性美,启迪心灵是教师语言的道德美。语气平和说明了教师的稳重,语气温和表现了教师的耐心,语气坚定反映了教师的信念;语句连贯表明了教师对内容的熟练,语句清晰反映出教师对内容的准确,语句完整体现了教师思维的缜密,语句优美彰显出教师扎实的功力。
语言是有对象性、情景性的。小学教师的语言多了些童趣的儿语,中学教师的语言多了些成熟的腔调。数学的语言突出严谨而简洁,文学的语言注重想象且领悟,体育教师的语言铿锵有力,折射出精气神的豪迈和健康的体魄,音乐美术教师的语言婉转动人,有如余音绕梁和美的享受;地理教师的语言宽广而豁达,给人无际的遐想,历史教师的语言厚重而深沉,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注意用适当的语调、语气、语速来适当地表达相应的内容和感情。教师自然流畅的语调、抑扬顿挫的节奏能使学生置身于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保证教学信息在传输的过程中发挥最佳的效能,在潜移默化的熏陶中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语调在教师的语言艺术修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恰当的语调能使其语言平地生辉,具有磁铁般的吸引力;拙劣的语调则使其语言黯然失色,教学效果也受影响。不同的语气对调动学生的情感具有不同的效果,用疑问的语气来引发学生思考,用坚定的语气来表达思想,用舒缓的语气来表达宁静的氛围,用急促的语气来表达紧张状态。教师一旦进了课堂,上了讲台,就必须受课堂教学自身规律的制约,受与教学有关的诸多因素的支配,不得有任意性。比如,面对不同年级学生,讲授不同内容,由于教材有深浅难易之分,教学语言的速度应有区别。
训练自己的语言,应该是每个教师的必修课。雨果说:“语言就是力量”,好教师应该练就一副好口才,平中见奇,句句珠玑。
《合肥教育:好教师之修炼语言》来自互联网,仅为收藏学习,如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URL:http://www.bookhoes.com/14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