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你,千千万万遍!”你这辈子,可曾为谁拼过命?【追风筝的人】No.3
您的关注和转发
是对我最大的支持
两个男孩所放的风筝,象征了他们之间关系的脆弱,在往日生活消逝之际,备受考验。
《追风筝的人》
作 者:[美]卡勒德·胡塞尼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2006年5月
《追风筝的人》确实一个非常精巧的故事,它包含着人与人之间的深情厚谊,把这些都放在一个两代人的、二十年的因果轮回里,放在种族、家国变故的大背景之下,让人读来唏嘘不已,而又深受触动。
风筝是一个意味深长的意象,在开篇和结尾的呼应更是耐人寻味。曾经,在一场风筝的比赛里,阿米尔丢掉的人生最宝贵的东西,最终能够得以寻回;他对自己的良知、对最挚爱的兄弟犯得“罪”,最终不得不靠二十年后重新面对来完成救赎。
前文链接:
“突然间,我觉得自己和这片古老的土地血脉相连……这让我很吃惊。我的离开很久远了,久远得足以遗忘,也足以被遗忘。……我曾以为我忘了这片土地。但是我没忘。而且,在皎洁的月光中,我感到在我脚下的阿富汗发出低沉的响声。也许阿富汗也没有把我遗忘。”
故事的后半部分,是一段自我救赎的旅程。
阿米尔雇人开车从巴基斯坦北上阿富汗,回到那片阔别二十年的故土,去寻找兄弟的遗孤。
一路上,看到如旧的山川形胜,和早已面目全非的城邦故镇,那物是人非、沧海桑田的凄怆让人感慨万千。
他回到那座寄托着无数美好的童年回忆的城市——喀布尔,却只见到一片废墟,和遍地缺胳膊少腿、营养不良的乞丐。
还有耀武扬威的塔利班人。
他们去恤孤院寻找哈桑的幼子索拉博,却被院长告知,他被带走了。有个塔利班官员,每隔一两个时间就会来带走一个孩子,一般是女孩,但也不总是这样。
一个月前,他带走了索拉博。
阿米尔决定从塔利班人手上把他救出来,无论如何,也要救他出来。
随后他们亲眼了塔利班人的一场暴行——在足球场里,当着成千上万的人的面,表演似的用石头砸死了一对偷情的男女,行刑者正是带走索拉博的人。与塔利班人接触后,竟然很轻易地获得了与这个带着墨镜头巾的官员会面的机会。
阿米尔带着赴死的决心,踏进了约定的那座大宅子。
官员差人把小男孩带过来,猥琐地让他跳舞,然后像是对待饲养的小狗一样对他呼来喊去。
当大施淫威的官员摘下墨镜的时候,阿米尔才赫然发现,此人竟然正是童年时候那个纨绔恶霸!那个哈桑曾用一只弹弓拼命保护阿米尔逃出他的魔掌的坏痞子,那个在阿米尔的眼前,强暴了哈桑的魔鬼——阿塞夫!
转了一大圈,阿米尔又绕回了原地。
年少时候逃避的噩梦从来不曾褪散,因为自己的懦弱,他背叛了自己的兄弟,并且由着自己内心的邪恶膨胀,将哈桑扫地出门。为此他的良心背负了二十多年的债,现在他来还了。
曾经,永远是哈桑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去保护和成全阿米尔。现在,哈桑已经不在,轮到阿米尔牺牲一切来保护和成全他的孩子了。
阿塞夫提出,你可以带孩子走,但是你和我,却只有一个人能走出这个房间。
他屏退左右,打开了音乐,开启了这场不平等的决斗:一个嗜杀成性,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结局似乎是铁定的了。
阿米尔欣然接受了决斗,即便毫无还手之力,即便被狠狠地按在地上狂揍,牙齿被打掉,肋骨被打断,全身上下伤痕累累,他却不停地大笑。
他觉得痛快了,压抑了二十多年的心病在生死之际得以痊愈——该他承受的他逃不过去,他逃了二十年,逃过了兄弟为他挡过的劫难,逃过了国破家亡的危难,但到头来他还是要回来承受这一切,这反而让他觉得释然。
即便他可能死在这里。
“求求你,别再打了!”
小男孩把他从不离身的弹弓拉满,里面夹着在混战中捡到的一颗金属球。他决绝的眼神,和不惜一切试图保护阿米尔的决心,跟二十年前少年的哈桑一模一样。
正当阿塞夫冲上来要宰了小男孩的时候,索拉博松开了弓杯,阿塞夫被射瞎了眼睛,在地上打起滚来。索拉博扶起阿米尔,冲出门去!
所有塔利班卫兵都惊呆了,争相查看阿塞夫的状况,俩人才得以趁乱逃走。
阿米尔晕死过去。等他再醒来的时候,已经被雇佣的司机运到了巴基斯坦白沙瓦的医院。
伤得很重,尤其是上唇被冲击力震裂,从人中裂成两半。像兔唇那样。
不过整容医师已经缝好了。
受到过虐待的索拉博有些孤僻,害怕与人相处。但阿米尔跟他玩牌,跟他讲哈桑小时候的故事,这使他们多少能敞开心扉,彼此信任。
如何安置索拉博成了一个大问题。留在巴基斯坦并不安全,因为塔利班人兴许会尾随而至。
阿米尔问他,是否考虑去美国?
索拉博心动了,那或许意味着新生,他可以远离这个充斥着不快回忆的世界,暂时忘却那些让他觉得肮脏的经历。但他又害怕,害怕未知的前途,害怕会被阿米尔遗弃。
“我不想再去恤孤院了。”那是他的伤心地,他在喀布尔的恤孤院恐怕过得很悲惨。
“我保证。”阿米尔给了他坚定的承诺。
但是办理收养却遇到了极大的麻烦。因为没法证明索拉博是孤儿。他来自乱象丛生的阿富汗,能指望他能有什么证明?
没办法办手续。除非,把他先送到巴基斯坦的孤儿院,一段时间后,再从巴基斯坦申请领养。
他的人生,从目睹哈桑被杀之后一直是一片黑暗。他透过行将关闭的心门,好不容易看到了一点点光亮,建立起了一点点信任和依赖,最后却仍归于背叛和绝望。
即便他被抢救过来,被设法移民到美国,被阿米尔收养,他的心门却早已重重关上了,他只是一句行尸走肉,看淡了一切,对所有人、所有事漠然处之,从不说一句话,不与任何人接触,自闭在狭小的自我世界中,任由自己腐烂。
对于阿米尔而言,这是一场因果轮回。童年时候面对以全部的身心去对待兄弟的哈桑,他欠下的那些债,此时此刻,他不得不偿还在哈桑的儿子身上,投入全部身心去扣响索拉博的心门,让自己的整个世界围着他转,却依然徒劳无获。
直到一年后的一个雨天,发生了一个小小的奇迹。
雨停了,有很多阿富汗人在放风筝。淡漠无言的索拉博直直地望着天空。
“你喜欢风筝吗?”阿米尔买来了风筝,鼓动他一起放,他犹豫了。
“我有没有跟你说过,你爸爸是喀布尔最棒的追风筝的人?”
索拉博不去响应,阿米尔便自己放起来,但没有成功。但索拉博却跟上来,接过了线轴。
他们把风筝拉起来。
此时有一只绿风筝飘了过来,看样子它的主人想要过两招。阿米尔施展他童年时候的技术——那也是童年时候的哈桑最擅长的招数,击败了对手,隔断了他的线。
围观的人们争相叫好,而低头看索拉博时,阿米尔竟然发觉了,他嘴角曾在某一个瞬间不经意地漏出了微笑。
“你想要我追那只风筝给你吗?”
他的喉结吞咽着上下蠕动。风掠起他的头发,阿米尔似乎看到了他点头。
“为你,千千万万遍!”
Sean的读书笔记
ID:SeanRN
欢迎扫码关注!
《“为你,千千万万遍!”你这辈子,可曾为谁拼过命?【追风筝的人】No.3》来自互联网,仅为收藏学习,如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URL:http://www.bookhoes.com/164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