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岁定八十”:童年经历,真会影响一生吗?【弗洛伊德批判】No.3

点击关注

“Sean的读书笔记

[法]卡特琳·梅耶尔  主编

弗洛伊德批判

Sigmund Freud

许多历史学家认为弗洛伊德是20世纪影响最大的三位思想家之一,精神分析运动影响了从文学和历史到政治和艺术等各个领域。在心理学内部,精神分析对临床实践有非常大的影响

弗洛伊德的理论体系包括人格理论、本能论、焦虑伦、性欲论和梦的理论。

我们看完了人格理论本能论和焦虑论,这一篇聊聊性欲论。

性欲论

力比多

弗洛伊德是一个泛性论者,把人的一切心理问题都归结为性的问题。

他认为,性欲有一种使人寻求快感的本能或驱力,他把这种驱力叫做“力比多”(libido)。他认为,力比多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性冲动,是推动个体一切行为的原始内驱力。

在此基础上,弗洛伊德提出了一个非常有见地的理论:

具体而言,他把人格发展阶段分为五个时期,每个阶段有它的特点和特定需求。需求能得到满足,人格会健康发展,顺利进入下一个阶段;需求得不到满足或发生偏离,就会造成一定的问题,并累积下来,在日后表现为一定的心理问题。

从出生到2岁,为第一阶段,或称“口唇期”。在这个阶段,口部刺激是性欲满足的主要来源。在这个阶段不适宜的满足会产生口部类型的人格。

“婴儿的第一次性的兴奋似乎和其他的重要的生活功能有密切的联系。你们当知道小孩子的主要兴趣在与营养的吸收,当他心满意足地在母亲的怀抱内甜睡的时候,其舒服安逸的神情,正和成年时经验到性的满足之后的神情相仿佛。……婴孩们喜欢反复演练其吸收营养时所不可或缺的动作,但并没有真正地吸取任何营养;所以他们如此做,并非迫于饥饿。因此我们遂称这种动作为“快乐的吸吮”(pleasure-sucking,德文为lutschen,意义是为吸吮而吸吮的快乐。)……

(小编曰:所以为啥婴儿喜欢吸吮橡皮奶嘴?因为这让它有了满足感和安全感;为啥稍大一点了却没有断奶的婴儿,明明从母乳中已经获取不了所需的营养了,仍然不肯告别这个行为?因为心理上的满足感和安全感

假如婴儿也能自己表达,他一定会承认吸吮母亲的乳房的动作是其生命中最重要的事。因为小孩由此动作,同时满足了其生命中的两个最大欲望。……但是婴孩一旦能为吸吮而吸吮,这个对象即被抛弃而代以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婴孩于是开始吸吮其拇指或口舌。……”

——弗洛伊德《性爱与文明·人类的性生活》

2岁到3岁为第二阶段或肛门期。在这一阶段,性欲的满足从口部转移到肛门,儿童从排泄中得到愉快。在这个时期,强烈的冲突可能导致形成一个排泄型的肮脏、放肆的成人,或者一个便秘型的洁癖、强迫的成人。

“外界的压力不但不允许小孩有追求这种快感的愿望,而且加以干涉——于是小孩首次约略地感觉到成人时候所可能经验的内心及外界的冲突”

——出处同上

发生于3岁末到4岁为第三阶段,或生殖器期。弗洛伊德指出,在这个阶段的男童依恋母亲、排斥父亲;女童依恋父亲,惧怕母亲,这就是弗洛伊德所说的恋母情结(俄狄浦斯情结)恋父情结(爱列屈拉情结)。通常随着发展,儿童能够逐渐克服这种情结。但是对异性的这种态度却保持下来,也便形成了日后异性相吸的取向。

我是说通常。没克服的或者矫枉过正的将来在性取向上就会偏离。

“在年龄很小的时候,小男孩就发展了对他母亲的一种对象贯注,……小男孩以父亲认同的方法来对付他的父亲……随着奥狄帕斯情结的退化,对母亲的对象贯注就必须被放弃。它的位置可被这两种情况之一所取代:要么与母亲认同,要么加强与父亲的认同。我们习惯说认为后一结果更为正常。……这样,奥迪帕斯情结的解除,将加强男孩性格中的男子气概。

小女孩……已完全类似的方式,加强以其母亲的认同的作用,这种结果将以女子气表现儿童的性格。

——弗洛伊德《日常生活心理分析》

当然,选择了另一种方式来解除奥迪帕斯情结的结果,小男孩在放弃对母亲的对象贯注的同时又加强了对母亲的认同,从而加强了其女子气;反之小女孩通过加强对父亲的认同变得更“男人婆”。

不过方今社会的男男女女,都愈趋中性了呢。

5到12岁为第四阶段,或称性潜伏期。儿童如果能够通过前三阶段的许多斗争,就可以顺利进入这个时期。

青春期开始时为第五个时期或称两性期。在这个时期通常异性相恋,个体准备结婚和建立家庭。当然童年时期的未得到满足或未解决的问题会让他走向截然不同的路。

当然这可以看成弗洛伊德的一家之言。关于同性恋是先天还是后天形成、是基因的作用还是早期经验的影响,我就不妄下断言了,留与有兴趣的小伙伴讨论吧。

Sean的读书笔记

ID:SeanRN

欢迎扫码关注!

“三岁定八十”:童年经历,真会影响一生吗?【弗洛伊德批判】No.3》来自互联网,仅为收藏学习,如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URL:http://www.bookhoes.com/164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