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级大佬”曹操暴打“菜鸟”马超,竟险些浪输丧命【三国志】No.26
点击Sean的读书笔记关注我呦!
陈寿 著
三国志
Sean的读书笔记
读经典书,做文化人
《三国志》
作 者:陈寿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年:2006年9月
第
26
则
潼关-渭水之战
建安十五年(210年)形势
建安十五年(210年),曹、孙、刘三家之间没有爆发大规模战争,都将注意力投向其他地区,试图扩大地盘。
曹操开始筹备西征陇川;
刘备正伺机攻取巴蜀;
孙权则想鲸吞交州。
本篇我们先来说曹操方面。
曹军西征 假道伐虢
建安十五年冬,商曜在并州太原郡大陵发起叛乱。曹操任命宗室大将夏侯渊为行征西护军,都督横野将军徐晃部出征,于次年初平叛。这一事件在三国历史上似乎并不起眼,但却成为了曹军西征的先声。
建安十六年(211年)初,曹操世子曹丕被授予五官中郎将。这个职位在东汉只是掌管宫廷宿卫的中级武官,但曹丕这个五官中郎将却可以自行设置官署,实际职权等同于副丞相。如此曹丕可以掌握东汉朝廷的行政权力,在曹操出征时镇守后方。
同时,曹操的三个儿子被授予侯爵,曹植为平原侯,曹据为范阳侯,曹豹为饶阳侯,各食邑五千户。
三月,曹操命令刚刚平定叛乱的夏侯渊、徐晃,率军从河东进入关中,名义是与司隶校尉钟繇会合,南征汉中张鲁——实际则是“假道伐虢”,试图吞并关陇。
关陇地区,自桓灵时期羌乱后就盘踞着大大小小的多股军阀,此时比较强大的有槐里马超、金城韩遂、安定杨秋、关中李堪成宜、武威张横梁兴等等,他们名义上归顺朝廷,实际却割据自重,彼此之间互不统属,且时战时和。但此刻曹军西征的压力,迫使这些军阀紧密抱团,为首的马超、韩遂等部封锁了潼关,坚决不让曹军过境。
作为应对,曹操任命曹仁为行安西将军,督率各部拒守于潼关之下,并嘱咐他务必坚壁清野不要与关西联军交战。
潼关之战
声东击西 暗渡陈仓
经过紧锣密鼓地准备,曹操于当年七月亲自率领主力大军西征。
八月,曹军主力进至潼关,拉开一副决一死战的架势,诱使更多的关西军阀向潼关集结。曹军大概每天都能收到敌人又调来援军的消息,诸将都感到非常焦虑,只有曹操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反倒是越来越高兴了。
因为他要毕其功于一役,将关陇地区零零散散的大小军阀全吸引到潼关,将其一举歼灭,省得以后一个个地清剿浪费时间精力。而且敌人将全部精锐投入潼关,黄河沿岸的守备必然削弱,正好可以声东击西。
马超探知曹军北渡,推测曹操想绕过潼关,从蒲阪渡河,便急忙派梁兴率五千骑去防守蒲阪津,自己则趁着曹军半渡而击。——他哪里知道,曹操明目张胆地渡河,正是在吸引关西联军的注意力,好让他们分不出太多兵力北上,为徐晃、朱灵再争取一些时间。等梁兴赶到蒲阪时,徐、朱部已经完成渡河,并在河西扎营,建立了一条安全的渡江通道。梁兴手下的兵太少,被徐、朱轻易击败。曹操这一手”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可谓相当漂亮。
但自鸣得意的曹操这时候却飘了起来:曹操彰显自己的勇毅形象,在主力渡河时竟然只带了许褚和一百多个亲卫兵断后。这时马超已经率一万大军下关杀来。危急时刻,许褚赶忙扶曹操登上唯一的小船,麾下的士兵们也都争着上船逃命,眼看小船超过载重马上就要翻了,许褚当机立断,挥刀砍杀那些攀船士兵,强行将小船划离了南岸。
马超军沿着河岸边追边向船上射箭,划船的船工竟中箭而死。许褚一只手举着马鞍为曹操挡箭,一只手撑住船桨控制方向,拼命地往北岸行驶。危机时刻,仍在南岸的曹军中的校尉丁斐灵机一动,将辎重和拉车的牛马丢置在岸边,马超的士兵都一窝蜂争抢战利品,曹操和许褚这才得空平安过了河。
这是曹操一生中处境最为危险的情景之一。
巧渡渭水 无中生有
曹军西渡黄河,关西联军准备依据渭水顽抗。马超提出应该主动出击,在渭河北岸与曹军决战,因为曹军远来,后勤补给肯定不如关西联军本土作战方便,必然想速战速决,如果能耗到曹军粮草不济,便能将其击败。但韩遂却不同意,主张被动防守,等曹军过渭水时半渡而击。最终关西联军还是选择了固守渭口待敌。
后来曹操听说了马超的计策后,感慨道:“马儿不死,吾无葬地也!”
曹军主力也从蒲阪津渡河后,就沿着黄河构筑甬道,步步为营向南进军,以此防备西凉骑兵袭扰。九月(这一年闰八月)曹军行至渭水北岸。渭水并不像黄河那样险峻,可以渡河的地方很多,曹操就派出很多疑兵,在各个渡口做出主力渡河的样子来,诱使关西联军分兵把守,从而分散了守军的兵力。
而后,曹操将很多小船连成浮桥,趁着夜色让先锋部队从浮桥上过河,在渭水南岸扎营。
第二天关西联军发现后,便连连发动袭扰,河边又都是松软的沙地,使得曹军不能迅速构筑有效的防御工事。这时曹操的部下娄圭献计说,现在夜里天气寒冷,可以用土沙筑造工事后浇灌河水,这样水结成冰,工事就会坚硬的像铁石一样。于是曹军一夜之间建成了坚固的营垒,关西军再来攻击时,面对冰沙堡垒不但一筹莫展,还被伏兵袭击而大败。
(贾诩伪书相间)
渭南之战 离间计
曹军主力完全渡过渭水后,马超遣使求和,提出割地罢战,但被曹操拒绝。此时眼看着将要入冬,关中地区受战火蹂躏已无粮食储备供给大军,关西联军只能速战速决,于是马超多次挑战,曹操却坚守不出,依靠富饶的河东、河西资源跟关西联军对耗。关西诸将眼看战不得战,耗又耗不起,只能再次提出割地求和,并附加了送子入朝为质的条件。
曹操为此犹豫起来,他也并不想陷入持久战,便咨询随军参谋贾诩的建议,贾诩说可以假装答应他们的请求。曹操不解地追问道:你莫非是想到破敌之策了吗?贾诩只答了四个字:离之而已——用离间计分化他们!曹操心领神会,与贾诩相视一笑说道:“我懂啦!”
于是,双方暂时停战,并约定首领“单马会语”在阵前谈判。
曹操听从诸将建议,在阵前放置了木拒马以防敌军趁机偷袭,又选拔五千精锐铁骑压阵,皆身着明晃晃的亮甲,向敌军展示军威。敌军久闻曹操的大名,大多没有近距离看过他长什么模样,于是都争先恐后地围观。曹操对敌军笑着朗声说道:你们都想看看曹公长啥样吗?曹操也是正常人,没有四只眼、两张口,只是比一般人多了一些智慧罢了!
这次谈判双方都不允许带太多侍卫,曹操只带了贴身保镖许褚,对方则由马超、韩遂二人出列。马超这个不讲武德的年轻人,仗着自己武艺高强想搞偷袭,但正欲动手时却看见曹操背后虎背熊腰的壮汉始终对他怒目而视,便不敢冒然行动了。
马超早已听闻许褚的威名,但不确定这保镖是不是他,便开口问曹操:听说您军中有位“虎侯”,他现在哪里?(许褚外号“虎痴”,军中多尊称其为“虎侯”。)曹操笑呵呵地转身指着身边人,许褚仍瞪着大眼恶狠狠地向马超示威,马超只好老老实实地谈判。
此后韩遂又约曹操单独会面,两人是旧相识,谈话中完全不涉及军事,只是说说年轻时候京城的旧事,回忆到动情处时,二人不免拍手欢笑。这场景都看在马超眼里,他便疑心韩遂跟曹操有什么密谋,等韩遂谈完了回来便质问他谈了什么,韩遂说:“没说啥有用的东西。”——确实都是些有的没的啊!可马超在心里却埋下了不信任的种子。
过了几天,曹操给韩遂送来一封信,信中内容语言不通,且全是涂涂抹抹的痕迹,看得韩遂一脸问号——这是误把草稿给寄来了么?正准备回信问是怎么回事,马超竟闯了进来,看见面目全非的信和韩遂正握笔的手,认为他是在抹除信中的敏感内容——韩遂必然私下跟曹操串通好了想反水!
多日后,曹操感觉时机差不多成熟,便邀约决战。关西联军当然求之不得,但因为彼此相疑,尤其对韩遂部完全不能信任,导致军心离散、配合不当。曹操在决战中先派轻兵挑战诱敌,待敌军鏖战良久破绽暴露后,命精锐虎豹骑从两翼夹击,十几万关西联军一时间士气完全崩溃、四散奔逃,成宜、李堪等将领当场毙命,马超、韩遂、杨秋等带着残兵向各自的老窝逃命。
曹操一战底定关中。
潼关-渭水之战,无论从计略运用、军队素养、后勤保障、士气和团结性等等方面,曹军都远胜于关西联军,尤其是曹操有意卖弄似的连续运用多种军事战略战术,对关西联军进行碾压式的降维打击,使这场战争极具艺术性。曹军也彻底走出了赤壁之战的阴霾,重新拾起了睥睨天下的气魄。此战之后,关西各路军阀已经元气大伤、不成气候,曹操得以将主要精力用于东部战场,而放手把西部战场交给独当一面的夏侯渊。
十月,曹军从关中的长安北上征伐安定郡的杨秋,迫使其投降。十二月,曹操从安定返回邺城,升夏侯渊为行护军将军,命其镇守长安,继续扫荡马超的残余势力。
建安十七年(212年)正月,曹操回到邺城。因西征得胜,汉天子授其“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的特权,曹操的权力进一步膨胀。
Sean的读书笔记
ID:SeanRN
欢迎扫码关注!
《“满级大佬”曹操暴打“菜鸟”马超,竟险些浪输丧命【三国志】No.26》来自互联网,仅为收藏学习,如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URL:http://www.bookhoes.com/164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