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CEO只占5%?数据背后还有逻辑
关于现在社会男女平等的问题,很多人喜欢用这样的一个数字。现在500强ceo里面,女性只占到了5%,而同时在高校中女性任校长的比例则达到了25%。
对于这个数字其实有非常多的解读角度了。比如说女性在商业职场中被歧视,这导致了在ceo职位上,男女比例的严重失调。又或者说,学术界的性别歧视情况要比商业界轻微的多,所以女性在学术界更容易崭露头角。也可能说,女性对于压力更大的商业职场适应能力并不如学术界,所以他们可以在高校的任职体系中获得好得多的职位。
这些分析看起来都很有道理,貌似都可以来解释这一组对比数据的差异。但如果我说,在职场和学术圈,女性的竞争力其实没有差异,而且男女之间的差异也远远没有这个数字表现的这么大,你相信么?
这组数据中间,其实隐藏着一个我们不容易发现的潜在条件,这个条件会严重的误导我们通过数据来得到那个更为真实的结论。这个潜在条件就是幂率增长。
所谓幂率,就是我们很早就学过的乘方的概念,类似于n*n*n*n….。我们很容易回忆起幂率的特点,就是会呈现指数级的爆炸增长,即使最初的相差很小,经过几次的幂率运算之后,结果相差也会非常的大。
那再回到我们说的女性任职比例的问题。
男性和女性在对待事业的态度上本身就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是性别的固有属性。男性更容易专注于事业,而女性则更倾向于选择多元化的生活方式。假设有一个晋升的机会,男性被提拔成功的概率是50%,而女性被提拔的概率是40%。这个差异和最终呈现出来的结果比并不算大。
但真正发挥作用的幂率出现了,从入职作为一个新人小职员到一个公司的ceo,中间可能要经历15次的晋升。从组长,到部门长,到分组副经理,到分组经理,再到什么经理,总经理,大区经理,等等等等最终到公司CEO。这每一次的晋升都是概率的乘法关系。最初的被提拔概率,男性50%是女性40%的1.25倍,而15次晋升的叠加之后,男性成为ceo的概率就已经是女性成为ceo概率的28倍了。
男性只需要最初比女性的优势稍微多一点点,经过多次晋升之后,管理层中男性的占比优势就会非常的大。
那为什么高校里面校长男女比例相差没有那么大呢?
因为高校的层级少。从教授到校长,只需要系主任,院长,校长。较少的层级就不容易让最初的差距放大。
回头再想想我们最开始看到这组数据,5%的女ceo和20%的女校长,做出的分析吧。看起来好像挺靠谱,但可能和真实情况相距甚远。
数据有时候本身并不直接说明问题,甚至可能会把人带向一个错误的方向。面对数据不轻易下结论,想办法找到数据背后隐藏着的逻辑模型,算是一种好的习惯。
END
作者:锅哥不姓郭
《女CEO只占5%?数据背后还有逻辑》来自互联网,仅为收藏学习,如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URL:http://www.bookhoes.com/18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