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年给年轻软件过程改进者的忠告
从事软件过程改进已有20年了,如果时光可以倒流,我会给20年前的我什么样的忠告呢?
如果你完全无视业界“最佳实践”,你会重复这些实践纠正的错误。
如果你只会复制业界“最佳实践“,你将永远不会成为行业领军人物。
改进就是做好三件事:
1. 做许多研究:研究问题,研究方法,研究各种可能。
2. 不断迭代,专注一件事,尝试不同方法,不断优化你的过程。
3. 重复执行,直到你的方法不再有效。
研究、迭代、重复!
改进、做得更好些是每天的战斗。
你的下一个改进专题根本不会管你上一个做得多么好。
你的下一个报告也不会理会上一个是多么受欢迎。
你的下一个客户不会关注你在服务上一个客户时是多么有智慧。
优秀是一种习惯,尽最大的努力就好。
把任何一个方法当做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银弹是非常可笑的。当你把CMMI或敏捷当成解决一切问题的良药时,你同时成功将其价值稀释为0.
记住并在实践中体会艾森豪威尔关于计划的名言,“Plans are worthless, but planning is everything.”
估算时,能把东西放入下列几个篮子基本就够了:
1-3小时,1-3天,1-3周,just enough and just in time!
敏捷原则: “尽早、持续交付有价值的软件是我们满足客户的最优先考虑。”
那么改进的目的
– 不是为了满足进度;
– 不是为了满足估算;
– 不是为了满足领导;
– 不是为了和需求一致;
– 不是为了和过程一致;
-不是为了一纸证书。
不要过多纠结于工具、方法、框架、套路,不论你选择任何方法,基于自身场景的批判性思维和持续改进才是关键。这也是为何CMMI、精益、敏捷的初学者会感到困惑、迷茫的原因。
想通过过程解决能力欠缺就像头痛病患者对阿司匹林的依赖一样。增加一个新的过程会给你一时的安心感,但忽略根因的识别和解决早晚会带来危害。过程是一个不错的工具,一些过程是不可或缺的,但过程无法替代公司领导者的远见卓识。
如果你现在的敏捷过程或框架和一年前的一模一样,你不是敏捷。敏捷组织一定是学习型的组织,没有变化意味着没有学习。这段话同样适用于任何一家CMMI组织。
太多瀑布环境下的敏捷团队:固定的预算,固定的需求,固定的日期!
对团队来说,代码不是产品,学习到的新经验才是产品!
关于过程培训:告诉我我一定会忘掉,演示给我看也许我会记得,让我在做中学我会理解。
形似神不似的另一种说法:许多组织导入CMMI,导入敏捷的做法就像是去教堂但不祷告一样。
牛年到来之际,给年轻的同行送碗鸡汤,大家在实践中慢慢体会吧,年轻真好!
《牛年给年轻软件过程改进者的忠告》来自互联网,仅为收藏学习,如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URL:http://www.bookhoes.com/1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