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们天上见!
“妈妈,月光之下,静静地我想你了。妈妈,有了你才有家,离别虽半步即是天涯!天之大,唯有你的爱是完美无暇!思念,何必泪眼,爱长长,长过天年……” 每次听到女儿唱这首歌时,都会觉得扎心。
时逢母亲两周年忌日,想起两年前生离死别的今天,痛彻心扉。不知道您在天上还好么?还能感知我的思念么?那一天的送别讲话我依然铭记,再写一遍,寄托我对您的所有眷恋不舍!
妈妈,我们天上见!
——追忆2.20日妈妈送别会的讲话
妈妈走了,2016年2月14日上午10点56分。那个时候我在北京到郑州的飞机上,心里压着千斤重的石头。边上坐着来平顶山领养的一对美国夫妻和他们自己3个月的孩子。他们满脸是笑,充满对幸福的期盼。年轻的丈夫知道我回家探望病危的母亲,拉着我的手,替母亲祈祷。长长的一段感人的话,让我对奇迹的发生有了一丝期盼。
如果你曾在新郑机场坐过出租,就知道遇到个好司机有多难。而那一天我却碰到了个好人,知道我的情况,他四十分钟他就把我送到了河医,“你母亲看到你就会好的!”这是他最后说的一句话。
可是没有奇迹,妈妈走了,我晚到了两个小时。
我真不知道人走后到底去哪里?不知道是否真的有上帝,有神。如果有,他必须让妈妈去最好的地方,不论那个地方是不是叫天堂,否则太不公平!
我一直认为追悼会更多是为生者开的,可以掩盖儿子的愧疚。通过美好的词句,盛赞死者的一生,其实是为了让生者有个良好的感觉。而我,只想简单说说我眼里的妈妈。
如果问我,妈妈是个什么样的人。我的自然反应就是六个字:善良,认真,坚强!
妈妈是我见过最感恩的人,别人为她做的任何事,不论多么微小,那怕只是举手之劳,她总会记得。每次回家看她,她说的最多的一定是谁来看她了,谁帮她做了些什么,再三叮嘱我,一定要拜访他们,看看我能为他们做点什么。最后几年她脑子已经不清楚了,你还会常常听她对照看她的阿姨、医生、护士和来看她的朋友,说诸如此类的话:“吃饭去吧”,“你太累了”,“谢谢”,“你真好”。这些话从一个卧病在床,失去记忆,脑子不清楚的人口中说出,你只能相信天性。如果你问我什么是善良,我脑海里永远会是妈妈的样子。
妈妈天生就应该做老师,和姥爷一样,做了一辈子教书匠,是她最开心、骄傲的事。刚才学院工会主席在介绍妈妈生平时提到妈妈学术上的一些成就,说句老实话,我不是很清楚,也没什么记忆。但直到今天我还能记得妈妈晚上备课的样子,不论一门课教了多少次,上课前的头一天晚上,她还会认真准备。我记得她批改学生作业时的神情,总是那么仔细、专注,从她喜忧的表情,就能知道作业中的亮点和不足。我没有听过妈妈的课,也许她不那么诙谐幽默,但她一定是最认真的老师。我现在也是个教书匠,每当我有些懒惰时,就会想起妈妈,记起老师应尽的责任。
妈妈的坚强,超出了我的想象。95年她的腿被撞成粉碎性骨折,我匆匆赶回,第一眼看到的是妈妈的笑容,没有看到一点悲伤。最近几年,妈妈失去了很多常人都有的功能,24小时都在在床上,腿不能动,身体插满了各类管子。我儿子前年回来看她,他告诉我,如果他和奶奶一样的话,三天就会崩溃!可是妈妈没有,她还是坚强有自尊的走完了人生最后一段常人难以忍受的路。
今天来了很多第二代饶家的孩子、女婿,从你们脸上我看到了妈妈的兄弟姐妹,谢谢你们分担了我的悲伤。看到岳父、大姨、大姨夫、小姨、小姨夫,看到照顾过妈妈的阿姨、妈妈的朋友、同事,谢谢您们对妈妈的关心,让她晚年不是那么的孤独,你们做了本来应该是我该做的事。郑大和外语学院的领导,谢谢你们没有忘记一个三十多年前退休的普通教师,郑大是我最热爱、关注的一所大学,远远超过我自己上过的南京大学,Duke大学,我至今记得老校区靠近东门外语系最早的那栋红楼,那是妈妈一生工作的地方。还有我的小学、中学同学,我们一起长大,都算是善良且缺乏狼性的郑大子弟,谢谢你们今天能来。还有我的外甥女,谢谢你替你妈妈来送姥姥,我替她谢谢你,你妈妈才是个真正的科学家。还要谢谢我的妻子,用你的话讲,我现在只有你了!
最后想和我的孩子说几句,奶奶走了,生命不会后退,不会停留,我不会让我的孩子按我的意愿成长。时代在变,你们能达到的境界可能是我无法理解的。但你们不能忘了奶奶,不论你们将来是否出类拔萃,或者平淡平庸,有一点必须做到:做一个善良的人,这才无愧奶奶的后代!
妈妈,我愿意相信这个世界有上帝,有神,所有的别离都只是暂时,我们终究会重逢,让我们天上见!
《妈妈,我们天上见!》来自互联网,仅为收藏学习,如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URL:http://www.bookhoes.com/20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