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一聊《诗经》(3) — 说说《二雅》与《三颂》
1. 引言
上一篇文章中,我们主要聊了《诗经》中《国风》的由来轶事:
聊一聊《诗经》(2) — 说说《国风》
那么,《诗经》中剩下的篇目又有哪些,他们又与《国风》有何不同呢?本文我们就来聊聊《诗经》中的雅和颂。
2. 雅
《诗经》的 305 篇中,除了《国风》160 篇外,其余的就是《雅》105 篇与《颂》40 篇。其中,《雅》又分为《大雅》31 篇,《小雅》74 篇。
由此还有一段佳话,相传这一天,北宋大词人苏东坡奉命要去接见辽国使节,然而这个辽国使节却要趁此机会为难为难这位大学士,于是他说要出个上联来让苏轼对个下联,这幅上联便是:
三光日月星。
意即天上有三样东西发光,分别是太阳、月亮与星星。
这个对联虽然只有五个字,却暗藏玄机,首个字是“三”,正好对应最后三个字,因此下联的首字也必须是数字,并且与后三字对应,却又不能仍然使用“三”,却没想到,苏轼旋即对道:
四诗风雅颂。
这个下联对得实在是妙,因为首字同样是数字,且与最后三个字对应,由于《诗经》实际分为《国风》、《大雅》、《小雅》、《颂》四个篇章,因此“风雅颂”可以合称为“四诗”,对仗十分工整,妙哉。
2.1 雅的由来
那么,为什么这些诗篇要被命名为“雅”呢?
《后汉书·舆服志》中说:
汉兴,文学既缺,时亦草创,承秦之制。后稍改定,参稽六经,近于雅正。
这是说汉朝建立以后,继承秦朝的制度,文学创作处于百废待兴的草创时期,此后渐渐参考六经的文学制式,开始了汉王朝文学的创作,其创作非常近于“雅正”。
这里使用了”雅正“这个词,这个词是非常常见的由两个同义单字组成的词语,也就是说,所谓的”雅“就是”正“的意思。
《左传》中记载的“公子雅”在《韩非子》中则记载为“公子夏”,1993 年在郭店考古遗迹中出土的楚国竹简《孔子诗论》中,将“大雅”、“小雅”写作“大夏”、“小夏”,这些都证明在两周时代,雅与夏两个字是相同的。而我们总是称“中华民族”为“华夏民族”,“华夏”这个词的意义便是:
华乃衣冠之美,夏乃礼仪之盛。
因此,“雅”的命名,既来源于“正”的含义,又来源于“礼仪”这一层引申义。而“雅”中的歌诗都是宫廷、贵族诗歌,与当时宫廷贵族在正式场合的种种仪式是密不可分的。
而雅篇章诗歌的配乐则被称为“正声”,雅言加上正声,这就是“正乐”,核心就是一个字 – “正”。
2.2 二雅的诞生
中国古代一般都认为大雅产生于西周初期,而小雅则产生于周幽王、周宣王时期。
五四运动后,随着训诂学、考古学的发展,很多学者对此提出了一些不同的意见,但基本上仍然保持了这样的认识,如今,最为广泛认可的结论是孙作云在《论二雅》中提出的结论,即二雅中大多数篇目都诞生于周宣王时期。
《大雅》的篇目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
记录西周先祖的开国史诗,包括《文王》《大明》《緜》《生民》《公刘》五篇。
-
朝会乐歌。
-
祭祀乐歌。
-
政治讽谏。
与主要是在祭祀、朝会等国家级重要场合演奏的《大雅》不同,《小雅》中的篇目则主要集中于贵族典礼,包括了以下几个部分:
-
描写贵族社会生活与爱情的诗歌,这部分与《国风》最大的不同在于其诗作更为典雅,并且由于创作时间更早,所以文学手法并没有《国风》丰富,显得更为庄重《采绿》《緜蛮》等。
-
贵族宴饮诗歌,比如如《鹿鸣》《鱼丽》《常棣》。
-
士大夫及贵族的讽谏怨刺诗,这部分是《小雅》的主要组成,比如《北山》《十月之交》《正月》《小旻》等。
从诗歌创作背景上,《大雅》与《小雅》的划分就已经十分明显,从创作者身份上来说,《大雅》部分诗篇有着署名,除此之外的篇章,我们也可以分辨出,《大雅》的诗歌来自于西周的史官、太师,而《小雅》的诗歌的创作者则来源于贵族、士大夫中。
3. 颂
《诗经》的《颂》分为《周颂》《商颂》和《鲁颂》。
3.1 周颂
《周颂》是西周王室宗庙祭祀的乐歌合集,主要产生在西周建国后成康之治的最为兴盛的时期,其中有着著名的《大武乐章》六篇,现存还剩《武》《赉》《桓》三篇,其余最晚的产生于周昭王时期,可见,《周颂》是《诗经》中最初的一系列诗歌。可以认为这就是最初的周公制礼作乐的诗歌,虽然创作者并不一定是周公本人,但这部分诗歌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它们歌颂了先王的功业,美化了先王的品格,从而一方面为皇权找到合法性来源,一方面宣扬道德精神的重要性,实现对国家的长久统治。可以说,这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要的进步,同时,这也是中华几千年文明精神内核的来源。
3.2 鲁颂
《鲁颂》主要是春秋时期鲁国的宗庙祭祀乐歌,朱熹评价称:
成王以周公有大勋劳于天下,故赐伯禽以天子礼乐,鲁于是乎有颂,以为庙乐。其后又自作诗以美其君,亦谓之颂。
周成王时期,周王室因为鲁国的突出贡献,周公的长子伯禽创作礼乐,并且将伯禽分封到了鲁国,于是鲁国便流传出了他们所特有的颂歌,后世到了鲁僖公时期,又创作了几篇庙祀歌谣,这就是《鲁颂》中现存的四篇诗歌,相传都是鲁僖公时的大夫奚斯所作,这就是所谓的:
皋陶歌虞,奚斯颂鲁,同见采于孔氏。
3.3 商颂
武王克纣之后,将商朝旧民分封在了宋国,因此,宋国保留了商代的一些风俗。他们追述先祖,写下了他们自己的祭祀歌谣,这便是《商颂》的来源。
所以,传统认为《商颂》是商代的颂歌,这样的认识是错误的,《商颂》主要诞生在春秋时代,并不能代表商代的及时情况。
4. 后记
经过三篇文章,我从《诗经》的诞生于划分聊了《诗经》背后的一些知识和故事,但作为一部诗歌总集,最重要的当然还是它的内容,限于篇幅,后面我会抽时间分门别类讲讲诗经中我所喜欢的那些诗歌,敬请期待。
《聊一聊《诗经》(3) — 说说《二雅》与《三颂》》来自互联网,仅为收藏学习,如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URL:http://www.bookhoes.com/21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