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欢与宇文泰(3)沙苑之战

在《通鉴》中,沙苑大战之前讲了一个小故事,高欢的行台郎中杜弼因为文武多贪墨,所以向高欢进谏,要严惩贪官。高欢把他叫到身边说:“你过来,我好好和你聊聊, 官员贪污是由来已久的,这些带兵人的家属大多数在关西,宇文泰用各种手段招揽他们,很多人都在犹豫不决中。再加上南朝萧衍的文化攻势很厉害,中原人都以东吴文化为正宗。如果我严肃朝纲,不爱惜这些官员,那么武将都会跑到宇文泰那边去了,而文臣都跑到萧衍那边了。失去了人才,我们怎么办呢?”

杜弼是个一根筋,后来高欢出兵的时候,又跑去劝谏,请求诛杀内贼。高欢问内贼是谁?弼曰:“ 诸勋贵勋贵。掠夺百姓者是也。”。高欢喝退杜弼,并让帐外的甲士举刀张弓,杜弼出去时候吓得差点尿裤子了。后来高欢对杜弼说,当时虽然弓拉开了不射,刀举起了不往下舵,长矛拿起了不刺,你都已经吓成这样了。这些督率在军阵上百死一生,虽然有些人贪污,但是和这些比起来都是小节。我们就没必要去追究了。从这个故事也可以说明当时高欢的东魏虽然强盛,但是军队的腐败已经十分严重了,制度上的问题连高欢都没有好的办法,导致了沙苑大战后来的一些结局,也是从中可以窥见一点端倪的。而西魏宇文泰后后来发明的府兵制,是解决这些问题的一剂良药,成为大唐盛世的催化剂。东西魏第一场大战小关之战的同年(公元539)9月(小关之战发生在正月到二月),高欢一直想找机会报窦泰之仇,一直在找机会和宇文泰决战。因为关中出现大饥荒,宇文泰带了不到1万人东进拿下恒农就食,关东的不少东魏将领都投降了宇文泰。这时候高欢觉得是和宇文泰决战的机会了,于是尽起二十万大军从壶口出发,前往蒲津(年初小关之战的起始点),准备包抄宇文泰的后路,而高敖曹带领三万精兵从河南前往恒农,准备围困宇文泰。宇文泰一看东魏兵来势汹汹,立马宕了缩头乌龟,逃回关内,高敖曹开始围困恒农。

高欢与宇文泰(3)沙苑之战

此时东西魏双方事态平稳下来。高欢的右长史劝谏高欢不要渡河西进:“现在关中正在闹饥荒,我们只需要守住要道,使西魏无法到关东就食,等到夏秋之际青黄不接的时候,他们自己就饿死了,这时候还怕元宝炬、宇文泰不投降吗?”。大将侯景也劝说高欢把全军分为二军,前后进击,前军获胜则后军紧跟,前军失利则后军接应。不过高欢没有听从劝谏,率兵渡过黄河,围困华州。这时候守华州的是猛将王罴。高欢劝降,王罴说,华州是我王罴的坟墓,我死活就都在这里了,不怕死的就来攻吧。高欢觉得无法拿下华州,就绕过华州北上渡过落水,驻军许原西面。而宇文泰在渭南召集部众,等了几天没有见到援兵,部将都觉得兵力悬殊,这仗没法打,建议退兵。宇文泰说高欢经略中原十分成功,这回劳师远征,是收拾他的好机会,等他回到中原就不容易图谋他了,还是坚持要打这一仗。于是宇文泰率领万余部众从渭南向北到达沙苑。一场大战一触即发。

高欢与宇文泰(3)沙苑之战

宇文泰在沙苑的驻军地离高欢大军只有60里,诸将皆惧,唯独侄子宇文深前来道贺,曰:“欢镇抚河北,甚得众心。以此自守,未易可 图。今悬师渡河,非众所欲,独欢耻失窦泰,愎谏而来,所谓忿兵,可一战擒也。事理昭然,何为不贺!愿假深一节,发王罴之兵邀其走路,使无遗类。”,宇文深真的很牛,他的想法和宇文泰不谋而合。他自请前往华州召王罴大军前来合击高欢。虽然史书上没有说王罴有多少部队,不过从高欢不敢围攻华州看,至少也有1-2万人马吧。所以说沙苑之战宇文泰以不满万的军力大战高欢20万大军这个说法实际上可能不太靠谱。战前,宇文泰派达奚武前往刺探高欢部队的情况,达奚武带了三个随从,穿上高欢军队的服装,到高欢营前下马,随处溜达,看到不受军规的东魏军士,还抽上两鞭子教训一番,获得了完整的军情后安然返回。这种场景,简直赶上老白小时候看的电影《渡江侦察记》了。

高欢大军到达沙苑,宇文泰部将建议说高欢兵多将广,在平原上不能与之正面抗衡,沙苑东面是渭河的河曲,可以伏兵。宇文泰听从建议,在渭水北面东西布阵,部众埋伏在渭水岸边的芦苇丛中,李弼在右,赵贵在左。

高欢部队到达战场,都督斛律羌举建议说,宇文泰像疯狗一样埋伏在渭水边上,地势不太好,不适合大军野战,如果被他狗急跳墙咬上一口不太合适,还不如派部分部队看着他们,另外选一支部队奔袭长安。拿下长安后,宇文泰就蹦跶不起来了。这实际上是一个十分不错的计策,不过高欢在痛失窦泰后有点必杀宇文泰而后快的想法,想用二十万大军压死宇文泰,毕全功于一役,没有听从劝谏,反而说:“宇文泰的部队藏在芦苇中,我放把火烧死他怎么样?”,这实际上是一个十分不错的计划,不过侯景说如果烧死了宇文泰,那么我们怎么证明杀掉了宇文泰,必须生擒宇文泰示众,才能震慑西魏。不知道后来能把萧衍玩死的混世魔王侯景怎么会出这种馊主意,可能是当时兵力优势太大,大家都没去考虑如何打赢,而是已经在考虑如何赢的更漂亮了吧。大将彭乐也认为东魏有十倍兵力的优势,趟过去就可以压平宇文泰,于是全军疯狂进攻,连阵列都不讲究了。不过宇文泰也不是好惹的,伏兵四起,把东魏军队截成两段,击破高欢大军。李弼的弟弟李檦是个矮个子,骑在马上很不起眼,不过十分勇猛,高欢的部队看到他都有点肝颤。征虏将军耿令贵杀的浑身盔甲都成了红色。宇文泰称赞他说:“看他的盔甲颜色就知道有多少功劳了,根本不需要去数首级”。高欢的部队也不含糊,彭乐猛攻宇文泰,肚子上中了一枪,肠子都流出来了,他把肠子塞回肚子里,继续猛冲。不过这一战打的东魏的一些将领有点胆怯了,高欢准备整军再战的时候,很多将领都率军离营,不肯再战了。阜城侯斛律金劝高欢:“ 众心离散,不可复用,宜急向河东!”,高欢仍然不死心,不肯离开,斛律金用自己的鞭子抽打高欢的战马,高欢才不甘心的离开。晚上,高欢到达河边准备渡河,不过渡船已经离开了码头,追兵已近,高欢只能骑上骆驼游到船边上船。沙苑大战高欢死伤士卒八万余人,宇文泰追到河边,收拢降兵,只留了精装甲士两万余人,其他的全部放回东魏。都督李 穆建议:“高欢破胆矣,速追之,可获。” 宇文泰不听,还军渭南,这时候宇文泰的援兵才到达,宇文泰于是命令参加沙苑大战的将士每个人种一株柳树,以示战功。此战之后,西魏大军继续东进,威胁洛阳。西魏的军事态势进一步好转。这场大战也创造了一个以弱胜强的典型战例。不过有些史学家对此有所质疑,对高欢是否二十万对阵宇文泰的不足万人存有疑问。实际上宇文泰的兵力应该要算上王罴的部众,应该在2万-3万之间,高欢的二十万可能要打点折扣,不过十来万应该还是有的,因为此战宇文泰收降兵7万余,高欢最后还是战略撤退的,所以至少一半兵马回撤的可能性还是较高的。不过不管怎么样,这都已经算是史上少有的大胜了。

高欢与宇文泰(3)沙苑之战》来自互联网,仅为收藏学习,如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URL:http://www.bookhoes.com/21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