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会的目的不只是收集信息!

每日立会是敏捷的一个优秀实践。它以有效的时间盒控制和经典的3个问题,让人印象深刻。所以,有些实施GJB5000的组织在传统项目周例会上也参照立会那样,要求项目成员回答这3个问题:

  • 上周完成了哪些任务?

  • 本周计划完成哪些任务?

  • 有没有遇到什么问题或风险?

这样一来,项目周例会也会因为专注这3个问题,会议进展得很快。

可是,随着项目的进展,久而久之,大家就发现会议几乎千篇一律——前2个问题在项目实施计划中写着呢,最后的问题或风险经常没有——这样的周例会还有必要召开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了解清楚敏捷中的每日立会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其实在敏捷中的每日立会的主要目的并不是快速了解项目状况,而是实现迭代过程中的要落地的两个敏捷的核心理念——审查和调整,即审查项目当前的状况,并据此做出合理地调整。

通过收集经典的3个问题,我们可以对项目的当前状况有个清楚的认识,如果项目状况没有那么健康,我们就要采取一些措施,对项目计划做出调整,这才是更重要的事情。

一些实施敏捷的项目团队在每日例会之后可能会有以下的后续会议来改善项目的状况。

  • 互助会议:组织有经验的团队成员对在例会上提出困难的成员提供帮助。

  • 障碍清除会议:组织团队成员讨论如何清除或绕开当日例会发现的障碍。

  • 迭代中的反省会议(intraspective):组织团队成员讨论如何通过调整做事方式来解决项目遇到的一些问题。

  • 产品实现的技术讨论或评审会:组织讨论一些技术难点。

  • 迭代功能范围调整会议:如果无法完成本次迭代的故事点,组织讨论对功能范围进行调整。

实施GJB5000的传统项目周例会后,也应该考虑后续的工作安排,比如:

  • 如果本周的进度指数(SPI)已经临近进度延误的阈值,项目经理应该考虑采取一些缓解措施:调整计划、安排经验丰富的人员提供帮助……

  • 如果开发、调试的进度缓慢,项目经理要组织专项的技术问题讨论会,解决遇到的问题。

  • 如果发现可能会发生人员出差、资源不到位的风险,项目经理要及时协调资源。

总之,例会的目的不只是收集信息,它更要完成审查和调整的作用。阶段、里程碑等其它项目监督点的作用,也如是。

这正是:

三个问题很经典,例会不要停表面

审查状况再调整,方为核心的理念

参考书目:知行合一:实现价值驱动的敏捷和精益开发,作者:丛斌,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作者简介:王小双,长期从事GJB5000推广、实施、评价、改进的工作,创建《软件工程之思》微信公众号,一直在《软件工程之思》分享GJB5000、CMMI、软件工程的知识和感悟。现致力于GJB5000咨询以及软件过程改进、软件工程能力提升的研究工作。

例会的目的不只是收集信息!》来自互联网,仅为收藏学习,如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URL:http://www.bookhoes.com/21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