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股票和债券是我们现在比较熟悉的金融工具,因为我们接触的多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场景也比较近,所以大部分人还是能够比较容易理解股票和债券到底是什么东西的。

还有一个东西,我们现在听的时候经常都带有一种神秘的感,有的时候觉着这个是暴富的机会,有的的时候又觉着这是个吃人的陷阱,这个就是期货。那咱们今年就尝试从源头来看看期货到底是怎么来的,他到底要解决个什么问题。

如果说期货(Futures)就不得不说一下他的前身远期(Forwords)。这其实一种种东西的两种不同存在形式,咱们也不说那些很绕的概念,就举一个小例子说说期货和远期到底是什么。

在很早以前日本德川幕府时代,大米是可以交税的。当时全国的大米都会运往大阪,而大阪边上有一个小镇叫做堂岛,水陆交通都特别发达也就自然而然的成为了大米的集散地。全国的大米都会在那里交易,但大米这种商品有一个特点就是价格特别不稳定,当春天米慌的时候,大米的价格就会飙升,而到了秋天收获的时候,大米的价格又会狂跌。无论作为农民还是米商,这种价格波动都是不愿意面对的。

于是一些聪明的米商和米农就签订了一种锁定未来大米价格的合同,这种合同约定了在未来的什么时间,以什么价格,交易多少大米,这种合同就是远期。比如说,现在市场上大米的交易价格是10吊钱,那米商和米农就可以约定在3个月之后,双方用单价11吊钱的价格,交易100斤大米。在这里面10吊钱就是“现货价格”,11吊钱就是“远期价格”,三个月的时间叫做“交割期限”,这就是一个远期合同。

这个合同一旦确定,那么米农和米商就都不用在意这个期间的价格波动了,因为双方已经锁定了未来的一个交易价格,心里面就都踏实了,这就等同于避免了米价的波动。

但这样的远期合同也有不好的地方,就是合同是定制的只适合签合同的双方,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远期合同很难进行交易。这就跟我们之前聊的欠条是一样的,定制化的合同流通性都比较差。那怎么解决呢?就是要把定制化的远期合同,变成标准化的制式合同,期货。这个过程就像是把一个定制化的“欠条”,变成一个标准化的“债券”。

到了十八世纪的时候日本堂岛的大米交易市场就发行了一种“米票”,就是一个标准化的合同。每张米票约定在某个时间用某个价格交易一定数量的大米,这中间大米的等级,包装,重量,交割地点都是固定下来的。这样所有想要用远期的方式平定价格的人都可以购买这样的“米票”,实现价格波动风险的分摊。这个“米票”,也就是最早的期货了。

所以说远期的出现是为了锁定原本商品巨大的价格波动,而期货的出现则是为了将非标准化的远期合同标准化,让远期合同也可以在二级市场上自由的交易流动,从而提升这种资产的流动性。

在例子里面,无论是远期合同还是期货交易的实物商品都是大米,所以可以称之为大米期货。而期货所交易的资产理论上可以是任何东西,包括石油,黄金,甚至是比特币。因为任何期货都必须要依附于其交易的资产,于是期货又称之为“衍生品”,是实物资产衍生出来的一种金融资产,如果实物资产没有价值了,那这个衍生品也会瞬间的失去价值。

好了这就是对于期货这个东西的简单理解,但其实期货要比这个复杂很多,但我们可以先初步了解这么多,再一步一步看看这种衍生品到底还能玩出什么样的花样来。

END

作者:锅哥不姓郭

   

期货到底是个什么东西?》来自互联网,仅为收藏学习,如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URL:http://www.bookhoes.com/22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