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计实务操作手册的编写内容都有哪些?

一、编写原则

审计实务操作手册的编写原则一般会包含:编写理念、编写目的、编写的依据等。编写原则指导审计人员编写手册的方向以及框架如何搭建。

二、使用说明

审计实务操作手册的使用对象主要是初、中级审计人员。尤其对于初级审计人员来说,需要通过认真阅读手册使用说明,来学会如何使用手册来指导日常的审计工作。

三、内部审计角色定位与分工

审计实务操作手册要把内部审计的角色定位给予清晰地说明,这一点很重要。审计人员如何开始就不能明晰自己的角色定位,那么对以后的工作目标和方向将会有影响。每个组织里,内审部门的规模、结构以及分工都不尽相同,在审计手册里,也要把每个岗位对应的职责、职级、权限等明确下来。

四、审计年度计划制定

审计手册一般要指导审计人员对年度审计工作计划的制定。审计年度计划的制定要建立在对组织风险评估和内控评估的基础上。年度审计计划的制定要以风险为导向,以审计成果为导向,将审计资源合理地进行分配。

五、内部审计工作方法

内部审计工作方法主要介绍审计如何利用方法和工具开展日常审计工作,包括审计手段、审计抽样、测试类型等等。不同的行业,内部审计工作方法大致是相同的。内部审计工作方法是每位审计人员都要熟练掌握的。

六、内部审计工作流程

内部审计工作主要以开展审计项目为主。因此,审计手册的内部审计工作流程主要以项目流程为主。审计项目流程主要包括:审前准备、审计通知与进场、审计执行、审计发现、审计报告以及审计发现问题整改。

七、内部审计质量管理

内部审计质量管理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审计项目质量管理,另一部分是审计工作日常质量管理。其中,审计项目质量管理所占比重较大。管理需要成本,质量管理也需要成本。对于规模较小的审计部门,如何做好质量管理,同时节约人力和财务成本,是一个课题。

八、审计档案管理

审计档案包括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而电子档案越来越多,纸质档案越来越少。审计档案管理包括档案的分类、归档、移交、保管、借阅、销毁等环节。实践表明,审计档案管理好的审计部门,往往审计项目质量也较好。

九、审计知识管理

在信息化时代,内部审计工作要做好知识管理。审计知识管理就是把以往审计档案中的信息进行筛选、分类、分析、加工,形成为审计工作提供知识支撑的知识平台。审计部门要建立和更新审计知识库,包括:流程库、风险库、发现库等等。

十、模板与案例

审计实务操作手册里要包含平时审计工作所用到的审计模板。审计模板是审计人员开展审计工作的工具和载体。同时,审计实务操作手册里也要包含一些经典案例,。通过经典案例,审计人员可以对审计方法和流程等有更深刻地认识。

       以上提到的十项内容是审计实务操作手册的主要组成部分,欢迎内审同行进一步地补充,或者提出宝贵的编制建议。

内部审计实务操作手册的编写内容都有哪些?》来自互联网,仅为收藏学习,如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URL:http://www.bookhoes.com/22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