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新衣是怎么做出来的?

安徒生的童话《皇帝的新衣》,几乎每个上过学的人都学过。但是,我们又有多少时候想起这篇课文呢?皇帝的新衣,这里的新衣,可以指民主、自由、公平、平等、法治等等。具体指什么,要看皇帝想要什么?说起皇帝的新衣,这里要牵涉一群人,没有这群人,也不会有皇帝的新衣。


皇帝。新衣是做给皇帝穿的,所以必须要有皇帝。皇帝穿什么,这是所有人都关注的,比最吃香的明星还受人关注,因为这可能涉及每个人的升官、发财、生、死。皇帝怎么来的,有继承的,也有自己打下的天下。拿破仑就是自己打下的天下,然后自己称帝。如果不是拿破仑不断地扩张,如果不是拿破仑兵败俄国,欧洲的历史肯定被改写。但是,据说拿破仑最看重的不是他的丰功伟绩、数不尽的战功,而是拿破仑亲自参与了法国法典的编撰。


大臣。满足皇帝的一切需求,这是大臣们的头等大事,无论皇帝的需求合不合理。大臣是怎么来的?有些是和皇帝一起打天下,有些是皇帝上位之前的家臣,有些是比较幸运得到皇帝的赏识。大臣务必不能提出反对意见,而且还要在皇帝提议某些想法时,一定要“真诚地”举手赞同,这种“真诚”不能看出丝毫虚假。大臣们也都训练有素,即使对皇帝的想法有另外的看法,也要马上打消这种念头。大臣们要入戏,要相信皇帝的权威和英明决策。即使皇帝不断地提出“不能一言堂”,大臣们也知道皇帝不喜欢反对意见。


裁缝。裁缝是大臣们找来的。裁缝不是一般人,是演讲家、是演员、是理论家、是比大臣还精明的察言观色者。裁缝深知糊弄、欺骗皇帝的风险,但他们的背后有大臣们撑腰,或者和大臣们有心照不宣的默契。裁缝不是在给皇帝做衣服,而是在给皇帝洗脑,因为皇帝也不是那么傻,尤其是那些经过你死我活的斗争后坐上皇位的。有时候,裁缝更像那些专家,他们的“学识”能够把皇帝的只言片语上升到很有逻辑性的理论体系。但这个理论体系就像吹起来的“大黄鸭”,吹起来非常庞大。大黄鸭总是有一个吹气的或放气的小口,虽然隐蔽,但聪明人都知道在哪里。


围观群众。皇帝的新衣做好了,总是要出来展示给众人,要让众人对皇帝更加仰慕。群众中也有不少的媒体,这些媒体生存下来的法则就是不断地歌颂皇帝。围观群众中的大部分人都是平民老百姓,只要不影响自己的饭碗,鼓掌喝彩又有什么妨碍呢?况且,媒体已经报道了皇帝新装的种种先进、合理、美观、艺术等的优点,为什么冒着被抓起来甚至砍头的危险提出不同意见呢?


小孩。那个说皇帝什么也没穿的小孩,只是因为他的大人没有来得及捂住他的嘴,或者孩子偷跑出来了。这个小孩的结局可想而知,他的大人也会受到应有的惩罚,最轻的罪名就是管教不严。小孩终归是小孩,小孩子成不了事,too young,too simple,小孩的声音最终在哄笑中被淹没。


皇帝只有一个。我们当不了皇帝。但是,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成为大臣、裁缝、围观群众、孩子。我们都心中,也会有不同的声音,但我们的口中总是和大家一个声音。我们也许是沉默的大多数,也许是发出同一个声音的大多数。但那个说真话的小孩,如果能够长大,如果还能够说真话,他可能会找到和他一样说真话的一小撮人,这一小撮人也许会能改变世界。



皇帝的新装,还会有更多的人物参与,还有会更多的细节描写,等着有良知的人们来补充。


皇帝的新衣是怎么做出来的?》来自互联网,仅为收藏学习,如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URL:http://www.bookhoes.com/27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