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5M1E的审计质量管控分析与基于PDCA的审计质量管控

在许多关于审计质量管控的文章里,常常见到“基于5M1E…”和“基于PDCA…”,那么这两者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呢?在实际工作中,是否能够把两者结合在一起来开展审计质量管控?

一、基于5M1E的审计质量管控

1.什么是5M1E分析法?

5M1E分析法是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理念,通过分析产品生产过程中影响质量的六个因素:人员(Man/Manpower)、方法(Method)、材料(Material)、机器(Machine)、测量(Measurement)、环境(Enviroment),来对产品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进行评价。

2.5M1E分析法为什么可以用于审计质量管控分析

内部审计也是产品生产过程,其产品是无形产品,也就是审计发现、意见、评价和建议,其产品的载体包括审计报告、意见书、建议书等。那么,用5M1E分析法进行审计产品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评价也是可以的。

Man:审计人员在质量控制中是第一位的。审计人员既是审计工作实施者,又是评价者,所以审计人员的素质、能力和态度是决定审计质量的主要因素。

Methond:审计方法是第二位的。没有审计方法,给你再多的审计资料都可能无从下手。没有审计方法,可能得出的审计结论就是错误的。这里的审计方法既包括宏观的方法体系,又包括具体的审计技术,如抽样技术、分析技术、查证技术、复核技术、盘点技术、穿行测试技术等。

Material审计资料是生产审计产品的原材料。随着内部审计的范围越来越广,审计资料涵盖的范围也越来越广,包括:财务资料、业务资料、文件资料、影像资料、会议资料、分析资料等。从资料来源来看,又可以分为内部资料和外部资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充足的审计资料,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就会受到影响。

Machine这里可以指审计工具。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审计工具也越来越指向信息化工具,包括审计作业管理系统、审计分析系统、远程审计系统等等。而一些分析模型、统计模型、审计模型等也是审计的有力工具。如果系统是一辆汽车,那么模型就是汽车的方向盘和发动机。审计效率是影响审计质量,审计工具的先进性和利用程度又影响到审计效率。

Measurement这里的测量可以指审计质量控制系统。审计质量控制系统包括审计质量标准、审计控制流程、复核机制等。审计质量控制系统是否完善,执行是否有效都将影响审计质量的高低。审计质量控制可以由审计执行人自我控制、交叉控制和第三方控制等。在实务中,审计质量控制多以对审计程序、审计方案、审计证据、审计工作底稿、审计报告的多级复核来完成。

Enviroment从大的环境看,国家对内部审计越来越重视,同时要求也在逐步提高。审计署出台了对内部审计的指导意见,各行业监管机构也对内部审计提出具体要求,内审协会也出台了内部审计准则及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等。从企业组织和审计部门自身来看,审计质量管理也是审计业务发展的基础和必要环节。

3.建立基于5M1E的质量评价体系

首先是针对五个因素分别制定指标,形成指标体系。五个因素,每个因素具体包括哪些指标,可以由审计专家根据实际情况和专业经验进行设置。指标可以由粗到细,根据审计管理基础的夯实不断地细化,也可以根据审计业务的发展进行优化和调整。

其次是对每个指标设置分数和权重,确定评分规则。

再次是设定评价的周期、评价参与人员、评价与考核的关系等等。

最后是评价规则的发布和实施。

二、基于PDCA的审计质量管控

1.什么是PDCA质量管理模型

P指的是计划Plan,D指的是执行Do,C指的是检查Check,A指的处理Action,此四个步骤构成一个闭环,并不断地循环运行,通过每一次循环来发现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去解决该问题,最后使得质量管理水平不断地提高。PDCA也叫质量管理循环,先是由休哈特在1930年提出,后来由世界知名的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进一步挖掘,被广泛应用于质量管理。

2.基于PDCA开展审计质量管控

P-计划阶段

这里包括审计工作计划和审计项目计划。审计工作计划要依据组织战略和经营目标,结合上级或监管机关的要求,结合以往年度审计工作开展情况等,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在对审计资源合理配置的基础上来制订。审计项目计划也可以叫审计项目方案,是针对具体的审计项目来制订的计划或方案,包括人员配置、时间安排、审计策略、审计范围等。

D-执行阶段

对于审计工作计划的执行要进行阶段性总结,对照计划进行量化评估,使每项审计工作都得到执行。例如一些大型审计部门,审计工作包括信息化建设和审计人员培训,就是要根据工作规划和年初定的目标来制订每季度或每月的行事历。

对于审计项目的执行,要严格按照审计部门的审计作业指南或者上级部门审计作业规范来执行,审计项目组的组长、主审、组员要严格履行各自的职责。

C-检查阶段

对于审计整体工作而言,质量执行的好坏更多地体现在成果物上,虽然过程也很重要。

对于审计项目质量管理而言,可以开展审前分析和方案制订、审中方案执行和项目管理机制执行、审后底稿整理、审计报告撰写等的全流程质量监督。

无论是审计整体工作还是审计项目质量管理,都可以聘请外部第三方单位进行质量评估,当然一般会侧重审计项目质量的评估。

A-处理阶段

针对检查阶段发现的审计质量管理问题分三个步骤进行处理:一是找出问题出现的原因,是审计人员的执行问题还是审计流程本身存在问题。二是找到解决质量管理问题的办法,尤其对于经常出现的质量问题一定要想办法彻底根治。三是审计部门的管理层不能只从结果进行最后的监督,也要参与过程的抽查和管控。

三、5M1E和PDCA的联系和区别

1.联系

两者都是为了提升审计质量,都是为了发现质量问题以及问题存在于哪里,都要通过发现问题来找到解决办法。

2.区别

5M1E是要素分析,一般是静态的,往往根据要素的最终状况来评价质量的总体情况,或者是根据质量的最终评价结果来找到问题主要集中在哪些要素上,如,是人的问题,还是技术、方法的问题。

PDCA是过程管控,从计划到执行再到问题处理,一般是动态的。但是也可以从最终的审计评价结果来找到问题主要出现在哪些环节,是计划没有制订好,还是执行没有到位,等等。

四、5M1E和PDCA结合使用

理论上说起来容易,实际工作中审计质量往往有所放松,又由于审计资源本来就有限,并优先于完成审计项目,开展审计质量管控往往是有心无力。但是,5M1E和PDCA两套理论确实给出审计质量管控的思路,也可以理解一个从横向,一个从纵向来进行质量管控。尽管受到人力、物力、财力的限制,但是审计质量管控可以“以点带面”,无论是5M1E还是PDCA,都可以抓关键环节来把握质量。在审计项目中,多用PDCA来发现质量问题。在年底或阶段性总结中,可以用5M1E来进行审计质量提升的路径分析。

基于5M1E的审计质量管控分析与基于PDCA的审计质量管控》来自互联网,仅为收藏学习,如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URL:http://www.bookhoes.com/27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