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频器的基本原理

点上面蓝色字体读书生活随想偶得 敬请订阅

喜欢此文章,请推荐给朋友

变频器的最基本原理

先用整流器件,把工频市电变成直流。然后再将直流电变成交流,这一次变换叫“逆变”。在这个逆变过程中,变频器可以控制输出电源的频率。

这样就完成了频率的变换。

​变频器的基本原理

整流部分的示意图,(参见电流整流的方式分类”一文)采用二极管,就可以实现整流。

上图中的C1就是滤波的电容。整流后的电压波形带有“波浪”,经过此电容“滤波”后,电压的波形就变得“平坦”。为了获得这个“平滑”的电压,这个电容的容值选择就很有学问。

经过电容滤波后的电压,就可以直接接在下图逆变部分的输入端(最左边部分)。

​变频器的基本原理

逆变部分的示意图

在这个逆变图中,实现逆变的元件是标为“IGBT”的6只元件。L1,L2,L3,就是电机的三相线圈绕组。

逆变部分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有计划地对IGBT的控制端加入控制电压,促使IGBT的“CE”有计划进行通断。在电机上就会得到了一个等效的正弦波电压。

如果对这个“有计划”的控制电压的频率进行控制,就可以实现了输出频率的控制。

整个电路的逻辑图如下:

说起来很简单,实际上,围绕着整流,逆变部分,还要加很多其它的元件,才可以让它工作起来很“得心应手”。

在上图的这个原理图中,最后电机上的得到的电压,用示波器抓出来就是这个样子。为什么是这个样子,以后再写文章解释。

本图中,粉色和兰色,分别代表电机的二个相。

* * * * * * * * *

本公众号没有留言功能,有要和作者交流的朋友,请加作者的微信号:yjzhang2000

​变频器的基本原理》来自互联网,仅为收藏学习,如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URL:http://www.bookhoes.com/28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