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捷计划的几个特点

敏捷开发提倡把时间和精力放在交付高价值的产品上,但它依然需要有开发计划,有适度的项目监管。

与传统的计划相比,敏捷计划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 计划不用甘特图而是用简单任务列表

敏捷开发不会使用甘特图来排定计划,因为费时费力排出的计划可能会因为一个不可预料的突发因素被迫改变,那会带来极大的浪费。所以,敏捷计划通常使用的简单的任务列表——只需指明由谁负责,耗时多少工作量完成即可。

  • 考虑有效工作时间

敏捷计划是基于每个团队成员的有效工作时间来制定的——在每个迭代开始之前,需要明确这个迭代期间每个团队成员每天的有效工作时间(这需要排除掉他所有不能投入到自己在本次迭代中任务上的时间)。只有依据团队成员的有效工作时间制定出的计划才是可行的。

传统的进度计划安排也会考虑团队成员的投入度,只不过因其排定的时间比较远,准确度大大降低,也就使得这样的估计没有了意义。

  • 工作项排序

敏捷开发需要维护一张工作项列表,其中的工作项需要按照优先级进行排序,每次迭代都会按照团队的开发速率选择优先级靠前的能在一次迭代完成的工作项。

  • 必须考虑依赖关系

GJB5000中有个实践要求管理活动间的依赖关系,给人感觉似乎没有太大必要,反正按照过程定义,所有活动都需要按时完成;但在敏捷开发这里,考虑依赖关系就很有必要。因为每次迭代都需要进行集成,所以要求每次迭代开发的单元应优先考虑有依赖关系的,这样可以避免集成的时候使用太多的“桩”。

  • 可视性

敏捷计划和传统计划相比,具有更好的可视性。因为敏捷会使用任务板,在墙上直接将本次迭代正在开发、正在验证、完成确认的单元标识的清清楚楚,这比传统计划的甘特图具有更好的可视性——任务进展清楚明了,而且还让每个团队成员都很方便地看到。

  • 任务不是分配的而是挑选的

敏捷开发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所以他的任务不是项目经理分配给团队成员的,而是团队成员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意愿自行挑选的。这会使得整个团队保持积极进取的心态,而不是被迫完成自己不想做的任务。

对于实施GJB5000的项目组来说,不妨从以上敏捷计划的特点中汲取些经验,改进自己的项目管理活动,提高软件开发的效率和质量。

这正是:

敏捷计划优点多,简单有用很不错

传统计划应学习,项目从此好管理

参考数目:规范敏捷交付——企业级敏捷软件交付的方法与实践,作者:Scott W.Ambler Mark Lines,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作者简介:王小双,长期从事GJB5000推广、实施、评价、改进的工作,创建《软件工程之思》微信公众号,一直在《软件工程之思》分享GJB5000、CMMI、软件工程的知识和感悟。现致力于GJB5000咨询以及软件过程改进、软件工程能力提升的研究工作。

敏捷计划的几个特点》来自互联网,仅为收藏学习,如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URL:http://www.bookhoes.com/31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