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成本与审计资源的配置优化
•
文章
管理大师德鲁克先生在《成果管理》的5章:“成本中心和成本结构”中讲到:在对待监管成本上,最好的措施是不去监管。我们要问的问题是相同的:‘如果我们不实施监管,我们的损失会大于我们实施监管付出的监管成本吗?’如果答案是‘否’,我们最好不要监管。如果不能不监管,我们可以遵循最少努力原则。它通常贯穿于监管和预防活动中,这些活动是以选取少量但能提供有效统计数字的样品为目的,而不是以检查和监督每一个事件或事务。”
对德鲁克先生关于监管成本的这段话,是否能够引起内部审计部门以下的思考呢?
1.内部审计也是需要耗费组织资源的,也需要对审计成本做计量。
2.内部审计的目的是什么?内部审计能给组织带来什么价值?
3.如果不实施内部审计,组织会受到什么样的损失?
4.审计部门是否考虑过审计资源的优化配置?
5.审计部门是否定期,例如每年,对投入的审计资源与取得的审计成果是否匹配,并与以往年度比较?
6.审计资源包括哪些内容?哪些审计资源是关键资源?
7.审计部门在制定审计计划和预算时,是以什么样的成果为导向的?
8.审计发现和揭示出的问题中,哪些能够促进管理水平和内控水平的提高?
9.审计部门是否每年要对所有的可以审计的机构实施100%的覆盖?审计周期设定多长合适?
10.如何提升审计抽样的代表性和有效性,以节省审计资源?
11.审计部门是以获取审计资源为目的还是以给组织带来价值为目的?
12.审计部门里,哪些审计资源是闲置的,甚至是浪费的?
13.审计部门在配置审计资源的时候遵循的原则有哪些?
《监管成本与审计资源的配置优化》来自互联网,仅为收藏学习,如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URL:http://www.bookhoes.com/32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