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因素会影响变更控制的力度和流程?
软件一旦发生变更,就可能会引入新的缺陷,也可能会使软件的状态不可控。所以,GJB5000A要求我们对变更要加以控制。
但是,一个严格的、完整的变更控制流程,需要进行详细地变更影响分析,需要由CCB审批更改申请,需要切实地修改和验证,这些都需要付出不菲的代价。
所以,对于一个软件变更,应当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变更的力度和控制流程。
以下几个因素会影响变更的力度和流程:
-
变更的类型
不同的变更类型,它的处理的优先级是不一样的。比如仅仅是修复一些格式上问题这一类变更,就远比影响软件功能的更改的优先级要低。但是,即使是影响软件功能的更改,比如功能增强或者新功能增加,这类的变更也会因为时间、成本的原因而不一定需要实施。
-
变更的大小
有些变更可以很快完成,有些变更可能需要很长时间甚至会影响项目的进度——这也是变更影响分析一定要对工作量、进度进行分析的原因。
所以变更大小的不同,控制力度和流程也会不同。影响项目进度的变更必须要通过高级CCB的审批,而很快完成的变更则可以降低审批的层次。
-
变更的影响面
有些变更只影响软件的功能,有些变更会影响软件的外部接口,有些变更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比如一些格式的更改),有些更改可能影响到整个软件架构,有些变更只影响提出更改的人,有些变更可以影响很多人。而且,变更的影响面与变更的工作量并没有直接关系,有些很快完成的变更,它的影响面也可能很大。很显然,影响面越大,变更应越严格控制。
-
变更的风险
如果变更的影响面很大,变更的风险也会很大。但是即使变更的影响面很小,但是变更失败的可能性比较大,那它的风险也会比较大。对于风险比较大的变更,应严格进行变更控制。
-
变更发生时间
越早实施变更,代价越小;越晚实施变更,代价越大。这是软件工程中一条公认的真理。所以,如果变更发生的时间越晚,变更的控制就应越严格。项目后期通常只会接受一些缺陷修复和比较小的功能增强这类的变更,而到了项目末期,甚至可能只接受不得不处理的修复重大缺陷的变更。
在GJB5000A中,对于配置管理也要求分级控制。具体实施的时候,可以综合考虑以上这5个因素来确定控制的力度和流程。
这正是:
变更代价不一样,影响控制与流程
考虑因素有几种,分级控制谨慎定
参考书目:未雨绸缪:理解软件配置管理,作者:董越,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作者简介:王小双,长期从事GJB5000推广、实施、评价、改进的工作,创建《软件工程之思》微信公众号,一直在《软件工程之思》分享GJB5000、CMMI、软件工程的知识和感悟。现致力于GJB5000咨询以及软件过程改进、软件工程能力提升的研究工作。
《哪些因素会影响变更控制的力度和流程?》来自互联网,仅为收藏学习,如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URL:http://www.bookhoes.com/32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