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耻感”文化

日本是我们身边的一个重要邻国,因为历史上的各种纠葛,日本的大和民族一直是一个让我们有着复杂情绪的民族。

他们受到我们的汉文化的影响,但又形成了自己的独有的文化审美,他们时而冷静礼貌,时而疯狂残忍,其实对于我们来说,日本人可以说是一种熟悉但又陌生的民族。

有一本书名字叫做《菊与刀》,感觉名字特别能够体现出日本在我心中样子。有的时候他们像是静雅的菊花一样,淡然沉稳,有的时候又像刀一样,锋利,冷血。

《菊与刀》这本书很厉害,他虽然讲的是日本人,却是一个美国人类学家写的。但同时又被日本人评价为想要了解自己的民族,最需要读的一本书,可见这本书是从一个旁观者的视角,发现了连日本人本身都没有注意到的自己身上的民族特性。

说一个我在书中印象最深的地方吧,日本人强烈的“耻感”文化。顾名思义,“耻感”就是羞耻感的意思,也就是说日本这个民族是很在乎个人的荣誉的,这种在乎个人名誉的特点,感觉上是一个每个民族都会有的特性,咱们也有“士可杀不可辱”的谚语嘛,但当这种特性推演到极致的时候,就会呈现出不一样的样貌。

极度重视荣誉的另一个侧面就是,只看重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而不在意事情本身的对错。也就是如果做了一件坏事没有被人发现,也就不存在名誉受损,所以如果没有人知道的情况下,做起坏事来也没有任何负担。而且只要表面是光鲜靓丽的,背后的实现手段也可以不太在意。

这种的“耻感”文化,引申出来的问题就是,很多日本人会极力的,不择手段的维护自己的个人名誉,不愿意接受错误和污点。这样一方面掩盖了很多错误,另一方面也让个人背负了巨大的精神压力。日本这个国家之所以自杀率一直居高不下,就是因为很多人因为忍受不了名誉的受损,而选择了用自杀来洗刷自己的耻辱。

同样的,在否认侵华战争这件事情样,日本的“耻感”文化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因为他们知道这件事情是自己做错了,但是坦荡的承认错误就意味着名誉的受损,就意味着背负着耻辱,所以大部分日本人心底里是不愿意承认这段历史的,是倾向于否认自己犯下的错误的。

这种“耻感”文化,衍生出来的另一种咱们可能看不太懂的日本文化就是,“援交”现象,很多年轻的女孩子为了好看的衣服和漂亮的包包会愿意出卖自己的身体,这在咱们看来是无法想象的,但在日本那种看中“荣誉”的国度里,这个也就是可以解释的了。女孩子们只看重别人看得到的衣服包包,而至于买名牌的钱是如何获得的,反倒是并不太在意。

一本《菊与刀》,看透了很多日本的民族文化本质,也能让我们从日本民族性上,理解现在日本产生的一些现象。也许只有一个局外的美国人,才能这么深刻的看清日本的民族性,而当局者的日本人自己,反倒是看不到了。 

END

作者:锅哥不姓郭

   

日本的“耻感”文化》来自互联网,仅为收藏学习,如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URL:http://www.bookhoes.com/32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