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频器的输出电压波形

看变频器的输出电流要接电机,看变频器的输出电压波形,直接把示波器的电压探头夹在输出端就可以了。


变频器的输出电压是放大版的PWM波。从设计上,我们期望这个PWM波电压差是整流滤波后的正负极的电压差,同时电压变化会直上直下。

变频器的输出电压波形

但实际的电压突变的波形,会有一个斜坡。而且电压突变时,会有一个尖峰,超出正负极的电压。

变频器的输出电压波形

对一台变频器工作时,用示波器抓的输出侧的电压波形如下图:

通过对局布的电压波形进行放大,可以看出,这个电压变化是有一“斜坡”的,同时会有小尖峰冒头。

为什么会这样的呢?

这是由于,我们做分析的时候,都是把电路简化成“纯电阻”,“纯电容”,“纯电感”的模型,但实际的一个电路是这三者的组合,只是各个含量多少而已。有的情况下,电路中的电感含量少,利用纯电阻模型计算得到的结果,与我们的实际观察到的现象大致吻合,为了简化计算过程,我们就不考虑电感在该电路中的作用了。

但遇到一些特别案例,比如如果电路中走的电流很大,电压切换的时间很快,电感的影响因素就不能忽略。

在变频器中出现的这个输出电压出现小尖峰,同时电压变化有一个小的“斜坡”,就是属于很小电感的作用了。

另一个类似的例子就是:我们日常中生活中物体的移动速度很低,我们都忽略相对论效应,觉得大家用的时间都是一样的。但对于太空上的GPS卫星,由于它的运动速度超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物体移动的速度,相对论时间膨胀的因素就不能简单地忽略。这样,系统会定期对它的时钟系统进行预置一个补偿量,具体的办法是:在GPS卫星发射前,要先把其时钟的走动频率调慢100亿分之4.465,把10.23兆赫调为10.22999999543兆赫。

接下来的问题是:尖峰和斜率在实际的使用中有什么影响呢?

尖峰的影响:

因为尖峰的存在,导致了加在电机上的电压超出了变频器正负极的电压。这就对电机本身的绝缘性能提高了要求。对于变频器的输出PWM电压,是正弦波加上一定频率的谐波的组合。这个正弦波的峰-峰值电压差与与整流滤波后的正负极电压差相同。电机的绝缘性能按这个正负极电压差设计就可以了。

但由于尖峰电压的存在,就得再提高相应的绝缘性能。但对电机来说,绝缘性能取决于线圈绕组的铜丝上的绝缘漆的绝缘性能。这个绝缘性能不是可以简单提高的。

解决的办法:IGBT的输出正负极上关联一个小的电容,来减缓这个尖峰的峰值。

由于这个原因,普通的电机不能胜任用变频器驱动这个工作,与变频器配套的电机,通常都是特制的。

斜坡的影响:

这个斜坡时间就是开关器件的“开关时间”。它的存在导致了开关器件在一个工作周期内,有一部分时间是用于器件开关。这样,它就限制了器件的工作频率不可能无限上升。


这个斜坡也会对电机的绝缘性能造成破坏,如果斜坡太陡了,电机运行时间长了就会因绝缘失效而烧电机。

对于这个现象,我最初是怎么想也想不通的,为什么斜坡太陡了就会破坏电机绝缘,或者它的机理是什么?

我在曾经在网上找到,一直没有查到满意的答案。

后来在一位知乎上看到一篇文章,才明白其中的原因。

说结论:变频器载波频率从几千到十几千赫,使得电动机定子绕组要承受很高的电压上升率,相当于对电动机施加陡度很大的冲击电压,使电动机的匝间绝缘承受较为严重的考验。对于这个冲击电压导致的后果,有的人可能还不理解。最近我遇到了一个物理振动的问题,可以借这个案例来参考理解。

公司新设计的一款产品,设计阶段要做振动测试,验证产品的可靠性。振动的参数中,有一个“加速度”,当这个加速度的值选得大了后,产品就会振动失败。这个加速度,差不多就是表示振动得快慢,对应是的速度变化的斜率。

我们生活中,大桥建好后,要加静载荷试验,这个静载荷就类似电机上加载的驱动电压。但大桥上有车走过的时候,会对大桥本身形成一个“动态载荷”,这个动态的载荷就相当于“振动”。“冲击电压”类似这个大桥上的“动态载荷了。

机械振动如果太剧烈,材料就会发生疲劳失效。冲击电压如果太剧烈,就会导致电机定子上的“绝缘失效”。

此文章的链接如下,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进去看一下。

https://zhuanlan.zhihu.com/p/189405331

接下来的问题是:这个电感值受什么影响?

答:与导体的形状有强相关。在变频器上,整流后采用电容滤波,滤波后得到了有“正/负”极的直流电,将这个直流电的正负极连接到IGBT上面,通常采用二块大的铜板中间夹绝缘材料,我们称它为“正/负”母排。这个母排上,除了必要的开孔连接电容电极外,其它就是不再开孔。设计的人说:这个可以减少母排上的电感。


从电感的特性上,如果电路中的电感越大,则会产生的“尖峰”电压越高。但那个“斜坡”的陡陡度与电感的关系,我还没有想明白。我估计是电感值越小,坡度越陡。如果这样,设计这个母排的形状就要仔细考虑了。毕竟这个陡度会影响了电机的绝缘性能。

对于VSD的这个PWM电压输出,会导致了VSD的输出电流不会呈“理想”的正弦波。如果应用要求不严格的话,就会直接把这个波形加在电机上。

如果应用对这个波形有要求,比如希望是一个“理想”的正弦波,就得想办法把这个波形处理一下。解决的方法是在电路中增“LC”电路。这个时候,L串在电路中,C并联在相与相上。L和C的选择很有讲究。设计阶段,现在有模拟软件可以做仿真调试的。【这些计算我都不会。】


下图是一个经“LC”滤波后的电压波形,基本上可以算是一个“正弦”波了。它的输出电流也会很“光滑”,呈“正弦”波。

这样,电机上的电流也会很也会很平滑。参见“变频器的输出电流波形”一文。



变频器的输出电压波形》来自互联网,仅为收藏学习,如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URL:http://www.bookhoes.com/34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