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食堂: 中国咖啡

茅台跨界开始做冰淇淋了,恰逢这月初饿了么的AI给渣推荐了一个搜索关键字五粮液蛋糕, 票圈里偶然看到一个友人的爱尔兰咖啡,几句调侃下就埋下了一颗种子,有用伏特加制作的俄罗斯咖啡(Russian Coffee),用白兰地制作的法国咖啡(French Coffee),中国的白酒和咖啡在一起的Chinese Coffee有什么特别的感觉呢?

起初简单的融合似乎两种浓烈的味道刺激着口鼻, 友人一句话有了几分禅意:是你认知所致,你柔软的接纳试试?于我的柔软,不如让烈酒更加刚烈一些,水火虽不相容,但似乎点燃白酒后空气中弥漫的香气醉人,而又伴随着咖啡的味道一起刺激着味蕾。突然一下多了一份接纳,一份宽容,深夜食堂又多了一个故事,咖啡的清醒,白酒的迷茫,水火的相容。这种清醒的迷茫,浓烈的淡香,似乎又多了几分思辨的味道, 如同当下之国人,有了钱却丢了魂…

想必很多人都在抖音上看到过一小段视频:

今日之中国社会各个阶层,无论是在市场经济改革的浪潮中,取得成功的少数成功者阶层,还是多数弱势群体.没有一个社会阶层有生命幸福感,没有一个阶层找到安身立命的地方,整个民族没有精神家园,我们从一个物质上普遍不满足的时代,进入了一个精神上普遍不安宁的时代

有幸看完了整个讲座王德峰-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渊源[1] ,就这样几段话读出了几分羞愧,品味当今资本之乱局似乎更有了几分味道。“师夷长技以制夷”,这是我们全盘西化的根,但面对钱学森之问,相对于民国的大师们,我们丢掉的是魂。礼义廉耻早就丢到了一边,四书五经被教育成旧社会的东西,即便是当代语文教学,也在功利教育下变得全是套路。汉语的表达能力越来越低能化,拟音化。至于文艺二字似乎成了骗炮文青的贬义词。

最近在读方东美先生的中国人生哲学,方东美先生常说中国文化是“早熟的”,意思是:与其他古代民族相比,中国很早就发展出了系统完备的思想。譬如,我们在公元前十一世纪,就有周公制礼作乐,展现高度的人文精神。此一人文精神后来由儒家、道家、墨家等学派继承发展,演变为中国特有的文化景观。

西方哲学过早的掉入了二元论的坑中,中国哲学的一贯精神在于:“把宇宙与人生打成一气来看。”,所谓“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恰逢最近在修读范畴论,有了几分Yoneda引理的味道。

从这个视角下似乎读懂了近些年教改的大语文的根,又似乎明白了疫情间那些温暖的邻里间烟火气,也明白统一市场的建立和限制资本之乱象的根源。但不可避免的你还会看到发国难财的丑恶嘴脸及各种乱象,当然还有职场上毫无意义的内卷。

“是以德治为最理想,礼治次之,再不得已而思其次,法治尚较术治高明百倍” 读当日之中国,寻根,找魂,与天地合德、与大道周行、与兼爱同施。

参考资料

[1]

王德峰-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渊源: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XU4y1h7iL?p=1

深夜食堂: 中国咖啡》来自互联网,仅为收藏学习,如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URL:http://www.bookhoes.com/36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