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之前看过这么一个讲股市的故事。说美国有一家报纸做了一个实验,让一只大猩猩投飞镖,然后目标是无数个股票代码。猩猩投中哪个股票代码,实验人员就选哪个股票,最终凑了一个5支股票的投资组合。然后又从市场上找了8个明星分析师,精心挑选了5支股票,组成了一个组合。
过了一段时间之后,拿两个投资组合做对比,发现大猩猩的组合要比8个明星分析师的投资组合收益更高。然后这个故事就想跟大家说明,股票市场是随机波动的,市场是非常非常有效的,所有的信息就已经包含在了股票的价格里面了。想战胜市场是徒劳的,市场是有效的。
有的人因为这个故事深信市场有效假说,而当然很多股民是不相信的,因为他们的选股、择时、打探消息就是想要战胜市场,赚取市场非有效的部分收益。
其实把市场理解为有效或者无效其实都有失偏颇,就算相信市场有效,但有效也有个程度问题。那就来说说三种不同程度的市场有效假说。
首先第一种,完全有效市场。所谓完全有效,就是这个市场里面定价是完美无缺的,反应了关于企业的一切信息。任何人的私有信息都是无效的。
在这种假说之下,任何私有信息都不能赚到钱,也就是说内幕消息不起作用,监管也就没有必要。
这显然和咱们所熟悉的情况是不一样的,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成熟,对于监管的需求是日益增强的。因为历史证明,一旦监管放松随之而来的就可能是一次剧烈的金融危机。所以说完全有效市场是不存在的。
第二种是,半强有效市场。在这种市场中内幕消息是可以赚钱的,所以金融监管也是必须的。但由于价格基本上反应了企业的所有信息,所以市场是难以战胜的。一般人是无法从市场中赚钱的,因为一般人所掌握的也都是公开信息,而公开信息已经反应在价格中了。
如果相信这种半强市场假说,那么最好的选择就是去购买指数基金,不想着战胜市场而是吃市场的平均红利。但这种假说也有问题,他无法解释一些市场上的“奇异”现象。比如一家公司财报公布,超过人们原来而预期,那他的股价自然会涨。但如果市场是有效的,公开信息可以快速的被市场所吸收最终反映在股价上,那这只股票的价格就会在财报公布之后,迅速的抬升到应有的价格。但事实不是的,财报优于预期公司的股价会进入一个长时间的上涨通道,而不是一下子涨到“理想值”。半强市场假说也无法解释这个现象。
那就有了第三种有效市场,叫做弱有效市场,这种模式又比之前的“软化”了一点点。它认为某些公开的信息可能也没有纳入到市场的价格里面,所以还是有盈利的机会,也就是获得超额的收益。那这就可以解释之前的“异象”了。
但在这种假说里面,无论如何交易信息最终也会进入市场的价格的,这意味着今天的股价和明天的股价是独立的,你也不知道消息什么时候会进入市场价格中。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股价是随机漫步的。
当然这又与技术分析和量化大神们的观念冲突了,但市场上也确实有很多靠技术分析和量化赚钱的人,所以这种弱市场有效假说是不是也不存在呢?
所以说用一个简单的市场有效概念去理解市场其实并不准确,对于一个复杂的系统用一个简单而绝对的原则去理解都无法获得满意的答案的。但如果追求的不仅仅是理解,而是去市场中获取收益,那么内心中还是要有一些原则和信念的,比如市场有效。虽然这个理论无法解释所有的,但这个理论可以作为自己投资的主要原则,成为一个根本的基础,在这样的基础之上再做调整。那这样一个不算完美的理论,也可以给我们实践以指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