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战者,无智名,无勇功

听说过这么一个故事,魏文侯问战国时候的名医扁鹊:“听说你们家有三兄弟都是医生,那么你们三个人谁的医术最为高明呢?”

扁鹊说:“我们三兄弟里面,大哥的医术最高,二哥其次,最差的算是我了。”

那魏文侯不解的问:“但为什么都没有听说过你大哥、二哥的名声呢?只有你是赫赫有名呢?”

扁鹊就解释,他大哥治病是在病情发作之前,病人还没有意识到自己得病了,大哥就已经开始下药,铲除了病根。所以他的医术很难被人所察觉。

而二哥的医术不如大哥,他只有在疾病开始显露病情的时候才发现疾病,但他可以在病情还很轻微的时候就下药治疗,在非常初期的时候,就把病治好。所以二哥只有小名,周围的村民也只是认为二哥他可以治疗小病。

然后扁鹊说,自己就不一样了。自己救的人都是已经在病情极为严重痛苦的阶段。而他使用的方式也是非常的激进,要么在静脉上穿刺,要么敷上毒药以毒攻毒。最后这个病人可能得到了缓解,也许有的人还治好了,那这样给人留下的印象就特别深刻,自然就闻名天下了。

这个故事其实讲了一个道理,真正最厉害的人会在问题严重之前,甚至是问题显露之前就着手解决问题。但这些人的成效却往往不被人重视。而那些“挽狂澜于既倒 扶大厦之将倾”的人,可能并不算是最好,但却得到了最大的名声。

《孙子兵法:军形篇》里面说:“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故其战胜不忒”。就是说善于打仗的人没有智力的名声,没有勇武的功勋,但是他们取得战争胜利不会出现差错。这里面说的也是一个道理,当你正确的评估形势,严明的训练队伍,稳固自己的后方,等待敌人的弱点,总是营造出以己方强势兵力攻击敌方弱小兵力的局面,你自然不会有什么需要使用“空城计”的机会。也就自然没有什么“智名”,“勇功”了。

大家都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当大堤决口时,我们觉着抱着沙袋去堵窟窿人是当之无愧的英雄,但风和日丽的时候去孜孜不倦堵大堤上“蚁穴”的人算不算英雄呢?后者可能会被忽视,但往往是后者做出的贡献更大。

所以我们评价一个人的工作成效时,不能只奖励冲上去解决了问题的人,更要鼓励那些把问题杜绝在无形中的努力。毕竟最好的消防队,不是一年中扑灭火灾最多的消防队,而辖区内不发生火灾的消防队。 

END

作者:锅哥不姓郭

   

善战者,无智名,无勇功》来自互联网,仅为收藏学习,如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URL:http://www.bookhoes.com/36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