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故事启示:抛开畏难情绪 一切皆有可能

初二教师会发言

作为教书育人的老师,责任心是最高尚的师德。如果我们不把责任心放在第一位,那么其它都无从谈起。教师要干好教育工作,首先要有强烈而持久的责任心,有很高的工作积极性。这种责任心体现在平时的点点滴滴之中,心里想着的是全体学生,要把所有的学生教育好才甘心,有一个学生没有教好心里也会觉得不安。很难设想一个对教育工作毫无兴趣的人,一个见学生就心烦的人,会努力完成教育教学工作。增强事业心、强化责任感、提高工作积极性是我们当前的首要任务。

爱的力量

25年前,有位教社会学的大学教授,曾叫班上学生到巴尔的摩的贫民窟,调查200名男孩的成长背景和生活环境,并对他们未来的发展做一评估,每个学生的结论都是“他毫无出头的机会”。25年后,另一位教授发现了这份研究,他叫学生做后续调查,看昔日这些男孩今天是何状况。结果根据调查,除了有20名男孩搬离或过世,剩下的180名中有176名成就非凡,其中担任律师、医生或商人的比比皆是。这位教授在惊讶之余,决定深入调查此事。他拜访了当年曾受评估的年轻人,跟他们请教同一个问题,“你今日成功的最大原因是什么?”结果他们都不约而同地回答:“因为我遇到了一位好老师。”这位老师当时仍健在,虽然年迈,但还是耳聪目明,教授找到她后,问她到底有何绝招,能让这些在贫民窟长大的孩子个个出人头地?这位老太太眼中闪着慈祥的光芒,嘴角带着微笑回答道:“其实也没什么,我爱这些孩子。”

启示:一个好的教师以积极的方式看待自己,能够准确地、现实地领悟自己和所处的环境,对学生有深切的认同感,能够创造一种安全、愉快与和谐的学习环境,保持一个充满赞扬和肯定的环境,使学生感到安全,受到鼓励、得到尊重并富于挑战。教师竭力投入更多的爱,用真情去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与学生沟通,给学生以生理和情感上的安全感;关爱每一个学生,有信心教育好每一位学生,特别是哪些问题学生。只有在爱的氛围里,在信任和理解中,学生才尽可能地释放出所有潜能,发展自己的天赋与个性老师平等对待全体学生,而不是厚此薄彼,关注每一个学生,根据学生的个性和基础的不同,进行分层次分类指导教育,使每个学生都获得一种自我认同感、归属感,使每个学生都能体味成功的愉悦。

放下的智慧

有一种鸟能飞越太平洋,它需要的只是一小截树枝。把树枝衔在嘴里,累了就把树枝扔到水面,飞落到上面休息;饿了就站在树枝上捕鱼;困了就在树枝上睡觉。如果小鸟衔的不是树枝,而是鸟窝或食物,那它能飞那么久吗?

人生亦然,能舍得,便能成功;放下包袱,方能攀登高峰!

启示:生命开什么花,结什么果,都是我们自己撒播下的种子。世界给我们预备了一块空地让我们侍弄,有的人在上面种了粮食,于是他有了温饱的欢悦:有的人在上面种了云彩,于是他有了诗意的期待:有的人任凭空地荒芜,于是他有了无谓的烦恼与愠怒;有的人把空地变成了花园,于是他有了比花儿更美丽的关于侍弄花儿的理由,有了倾听的快慰,有了化解他人惊奇的欢欣,有了昭示生命阐释生命的美好机缘。只有经历挑战才可能有生命。聪明人懂得在心灵深处默默积蓄力量,在别人毫不在意时,造就出新的人生。

练习造就完美

明朝万历年间,中国北方的女真为患。皇帝为了要抗御强敌,决心整修万里长城。当时号称天下第一关的山海关,却早已年久失修,其中“天下第一关”的题字中的“一”字,已经脱落多时。万历皇帝募集各地书法名家,希望回复山海关的本来面貌。各地名士闻讯,纷纷前来挥毫,但是依旧没有一人的字能够表达天下第一关的原味。皇帝于是再下昭,只要能够中选的,就能够获得最大的重赏。经过严格的筛选,最后中选的,竟是山海关旁一家客栈的店小二,真是跌破大家的眼镜。

在题字当天,会场被挤的水泄不通,官家也早就备妥了笔墨纸砚,等后店小二前来挥毫。只见主角抬头看着山海关的牌楼,舍弃了狼豪大笔不用,拿起一块抹布往砚台里一沾,大喝一声:“一”,十分干净利落,立刻出现绝妙的一字。旁观者莫不给予惊叹的掌声。有人好奇的问他:为何能够如此成功的秘诀。他被问之后,久久无法回答。后来勉强答道:其实,我想不出有什么秘诀,我只是在这里当了三十多年的店小二,每当我在擦桌子时,我就望着牌楼上的“一”字,一挥一擦就这样而已。原来这位店小二,他的工作地点,正好面对山海关的城门,每当他弯下腰,拿起抹布清理桌上的油污之际,刚好这个视角,正对准“天下第一关”的一字。因此,他不由自主地天天看、天天擦,数十年如一日,久而久之,就熟能生巧、巧而精通,这就是他能够把这个“一”字,能够临摹到炉火纯青,微妙微肖的原因。

启示:这个故事说明一个颠扑不破的道理:练习造就完美,熟练才能精通。凡一些在各行各业出类拔萃的顶尖人士,尽管这些顶尖人物优点不一而足,成就也在不同领域开花结果他们却都有一个共也是最基本的特点:热忱、专注与精通。因为热忱,所以能够投入强大的动力与能量;因为专注,才能心无旁骛勇往直前;也更因为热忱与专注,才能达到专业与精通的境界。

磨练在召唤

一个人在高山之巅的鹰巢里,抓到了一只幼鹰,他把幼鹰带回家,养在鸡笼里。这只幼鹰和鸡一起啄食、嬉闹和休息。它以为自己是一只鸡。这只鹰渐渐长大,羽翼丰满了,主人想把它训练成猎鹰,可是由于终日和鸡混在一起,它已经变得和鸡完全一样,根本没有飞的愿望了。主人试了各种办法,都毫无效果,最后把它带到山顶上,一把将它扔了出去。这只鹰像块石头似的,直掉下去,慌乱之中它拼命地扑打翅膀,就这样,它终于飞了起来!

启示:鹰可以飞得和鸡一样低,但鸡永远飞不了鹰那么高。

有黑点的珍珠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有个渔夫从海里捞到一颗大珍珠,爱不释手。然而,珍珠上面有一个小黑点。渔夫想,如能将小黑点去掉,珍珠将变成无价之宝。于是,它就用刀子把黑点刮掉。可是,刮掉一层,黑点仍在,再刮一层,黑点还在,刮到最后,黑点没了,珍珠也不复存在。人们往往坚持完美而扔掉了一些他们原本可以有的东西,但他们是不可能拥有完美的,虽然他们还在永远找不到完美的地方到处搜寻。

启示:想追求完美无缺的事物,本是无可厚非的,然而,这种愿望落空也是经常发生的。优点与缺点,长处与短处,相比较而存在,即便是最好的,也不等于是最完美的。高标准自然是美好的愿望,但是楼外有楼,天外有天,凡事宜从实际出发。

最好的学习方法是适合于学生个性的方法,任何好方法都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模式。教师面对后进的、犯错误的学生,教师容易觉得学生气人,难管,难以想出好的教育方法,一筹莫展,批评一顿了之,自知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弄得自己心境也好不起来。如果能透过学生气人的一面,看到他的热情上进,看到他的真善美,看到他的纯洁的心灵天空,看到他那一次次与困难的抗争,便能看到他可爱的一面。后进生上进的过程充满了反复要反复抓,抓反复。教师不能看到后进学生某日努力学习了,某天遵守纪律了,就以为那是假象,以为是装的。那是真的进步了,即使是装出来的,也是进步了,那就应当表扬他,鼓励他,同时也帮他敲响警钟。能这样认识后进学生的进步,也就能正确看待后进学生的反复。

抛开畏难情绪

教师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不要以自己的眼光把畏难情绪也灌输给孩子;应该鼓励孩子敢想敢做,建立自信。1796年的一天,在德国哥廷根大学,一个19岁的青年吃完晚饭,开始做导师单独布置给他的每天例行的两道数学题。像往常一样,前2道题目在2个小时内顺利地完成了。但青年发现今天导师给他多布置了一道题。第三道题写在一张小纸条上,是要求只用圆规和一把没有刻度的直尺做出正17边形。他也没有多想,就做了起来。然而,青年感到非常吃力。开始,他还想,也许导师特意给我增加难度吧。但是,随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第三道题竟毫无进展。青年绞尽脑汁,感到自己学到的数学知识对解开这道题没有什么帮助。困难激起了青年的斗志:我一定要把它做出来!他拿起圆规和直尺,在纸上画着,尝试着用一些超常规的思路去解这道题……当窗口露出一丝曙光时,青年长舒了一口气,他终于做出了这道难题!见到导师时,青年感到有些内疚和自责。他对导师说:“您给我布置的第三道题我做了整整一个通宵,我辜负了您对我的栽培……”导师接过学生的作业一看,当即惊呆了。他的声音都颤抖了,说:“这……真是你自己……做出来的?”青年有些疑惑地看着激动不已的导师,回答道:“是的,但我很笨,竟然花了整整一个晚上才做出来。”

导师让他坐下,取出圆规和直尺,在书桌上铺开纸,叫青年当着他的面做这道题。青年很快就解开了这道题。导师激动地对青年说:“你知不知道,你解开了一道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数学难题?牛顿也没有解出来,阿基米德没有解出来,你竟然一个晚上就解出来了!你真是天才啊!我最近正在研究这道难题,昨天给你布置题目时,不小心把写有这个题目的小纸条夹在了给你的题目里。”后来,每当这个青年回忆这件事时,总是说:“如果当时老师告诉我这是一道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数学难题,我可能就无法解开它。这个青年就是数学王子高斯。

一切皆有可能

非洲蜂能够在草原上连续飞行250公里。大雁之所以能搏击万里长空,是因为它们组成“人”字形,飞行速度比单飞既快又省力;老鹰之所以能追赶白云,是因为它们有一对强有力的翅膀。而体态臃肿、肥胖且翅膀非常小的非洲蜂为什么能够在草原上连续飞行250公里,且飞行高度是一般蜂类所不及的呢?为了解开这个谜,生物学家们对非洲蜂进行了长期的观察和研究:从生物学的理论上讲,非洲蜂体形肥胖臃肿而翅膀却非常短小,在能够飞行的物种当中,它们的飞行条件是最差的;从飞行的先天条件来说,非洲蜂们甚至连鸡、鸭都不如;从流体力学来分析,它们的身体和翅膀的比例根本是不能够起飞的,即使人们用力把它们扔到天空去,它们的翅膀也不可能产生承载肥胖身体的浮力,会立刻掉下来摔死。

然而事实却是,非洲蜂不仅能飞,而且是飞行队伍里最为强健、最有耐力、飞得最远的物种之一。经过长期的观察、研究后,科学家们对此给出了合理的解释:非洲蜂天资低劣,但它们必须生存,而且只有学会长途飞行的本领,才能够在气候恶劣的非洲大草原活下去。简单地说,如果非洲蜂不能飞行,它就只有死路一条!为了生存,非洲蜂克服了自身的劣势,执著地练习长途飞行,终于获得了长途飞行的能力,而这也是它赖以生存的根本。非洲蜂用自身的成功给了我们人类这样一个启示:只要坚持,没有什么叫做“不可能”。

“一切皆有可能!”这不是一句狂语,只要用心去做,每个人都能创造奇迹。只要有勇气、信心,坚持不懈地努力,那些看似不可能的梦想,都能变成现实。

各位老师,我们面对的是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全体性、全面性、多样性、主体性、基础性)。教师的每一句话都应三思而行。一定要想好怎样说才最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思维、提高能力。我们一定要刻苦钻研,备好教材,备好学生,备好教法,明确基本知识点,明确数学学科思想教育结合点,明确知识迁移的基本结合点,明确重点,明确难点,我们要经常去和后进行交流,对他们进行关怀和辅导。教会学生既要理性思考,又要注意生活信息。从微小处抓起,精心教导,让学生从过程中找到自信,提高学习兴趣。加强教研,定时间、定地点、定课题、定主讲人统一进度,统一要求,统一内容,统一作业,统一考查只有团结的集体,才能更加强大。从现在起,我们要牢记的是期盼;要树立的是信心,要发扬的是拼搏,要做到的是踏实,要珍惜的是时间,要完成的是心愿!一百个愿望,一千个计划,一万个决心,不如一个行动!

教育故事启示:抛开畏难情绪 一切皆有可能》来自互联网,仅为收藏学习,如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URL:http://www.bookhoes.com/36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