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强化质量意识 全面提高水平 ——2020初二质量分析会暨行政会发言提纲
我们要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教学研究为主线,以教学质量为核心,充分挖掘教育教学资源,进一步强化、细化教学常规管理,谋求教育教学质量稳步上升,提高办学效益,实现教学质量逐年攀升。
一、明确职责,以人为本,更新观念
学校工作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教师,只有真正调动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在学校里建成了一个竞争向上、乐于奉献的教师群体,创设一个团结进取的校园氛围,才能把学校各项工作搞上去。为此,我们努力做到关心教师,爱护教师。
教师两任务:育人,教书。
育人:教师不能只为分数的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和道德修养更重要。功课不好的学生,当老师的不要为难他,引导他们在生命中找到一个出口,学习做人道理。
教书:教育必须拒绝失败,一个孩子都不能落下。每一个学生我们都不能放弃,每个学生只要通过良好的教育和自身的努力,一定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途径。
管理两责任: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提高教学质量就是让所有学生都尽可能获得成功。
我们尽可能为教师解决各种实际困难,尽力满足教师提出的合理要求。教师个人的困难就是学校的困难,学校集体尽力帮助解决。我们要思想统一、目标一致、工作同步,爱校如家,爱生如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教师专业要想发展就要加强学习。有人预言,未来二十年将会有20%的教师被淘汰出局。这对教师是一次全新的挑战,为了使自己不被淘汰,唯一的办法就是不断地加强学习。有一位教育家说过:教师的定律,一言以蔽之,就是一旦你今日停止成长,明日你就将停止教学。一个教师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反思自我,挑战自我,才能提高自身素质,实现自身价值。
好学校必然要有一批名师,我校一直积极鼓励教师参与各种比赛,并为参赛教师提供最好的条件,各种比赛也是在学校初选的情况下,定出参赛的教师名单,一人参赛整个备课组共同研究,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另外,只要有一点途径,就为青年教师创造机会,搭台亮相。近年来,我校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培养了一支团结协作、竞争向上的教师队伍,为我校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现在的学生难管,然而有些学生的问题恰恰出在教师自己身上。有的教师不允许学生带手机,自己却当着学生的面发短信,没事偷着乐;教育学生讲究卫生,不随便吃零食,不乱扔垃圾,保持教室的干净整洁,而自己的办公室却从来不打扫,脏了也不清理;教育学生对人有礼貌,主动打招呼,可是面对学生的问候却是一脸的麻木,一脸的严肃;教育学生要讲团结,相互尊重,可是教师之间为了些小事而争得面红耳赤。学校无小事,处处是教育,教师无小节,处处皆楷模。教师的率先垂范,比任何说教都来的实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先做到,这样无声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有效教育。
管理者和教师要有威信。威信与威严不同,威严往往是靠冷漠、训斥、惩罚树立起来的。威信是靠言行传达的,是一种潜移默化却深入人心的喜欢、敬爱或崇拜。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同一种要求由有威信的教师提出,学生就容易接受;相反,由威信不高的教师提出,学生就不易接受。如何确立威信?无德则无威、无才则无威、无爱则无威、无信则无威、无严则无威、无为则无威。
二、强化学生管理,培养文明健康勤奋刻苦的学生队伍
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后进生转化工作已成为学校及班主任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他们的管理对于稳定班风、校风,提高学校整体办学水平至关重要。我们知道,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智能领域,有自己的学习类型和方法,学生之间区别不是聪明与不聪明,而是存在哪些方面聪明和怎样聪明的区别。所有的学生都可以通过适当的教育和训练获得智能的发挥和提高。我们树立这样一种信念:每个学生都具有在某一方面获得发展的可能,只要为他们提供了适当的教育。教师应当做的,就是为具有不同智能潜力的学生提供适合他们发展的不同的教育,促使每一个学生全面充分的发展。在了解学生实际的问题上,没有捷径可走。即使是有许多教学经验的教师,也不能用昨日了解的学生代替对今日学生的了解。生活在变化,学生也在变化,必须不断对学生进行调查研究,以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真正了解学生,用精神和人格魅力去赢得和唤醒学生的学习内驱力。
后进生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厌学好玩、上网,这类学生成绩的好坏,对整个学校成绩的好坏有决定性的影响。后进生的产生,不仅只在初三,有时在初一、初二就已经比较明显。在初一、初二时,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就要重视后进生的转化,不放弃任何一个后进生。政教处每个学期评选一次突出进步学生,主要对象是后进生,教务处每学期在期中和期末分两次将年级有明显进步的学生张榜进行表扬,树立后进生的自信心,以此来激励端正学习态度,争取提高学习成绩。
学校一直把德育工作放在教育教学工作的首位。注重德育的细节管理,加强一日常规检查,规范学生良好的行为,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培养学生健康的思想。通过每天的一日常规检查来规范学生的行为。学生校内校外的言谈举止直接影响学校的声誉,强化对学生行为规范的管理,不能单靠班主任、政教处,所有领导和老师要以表率来影响、来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
学生百差千别,个性有不同,能力有差异,智力有高低,品行有上下。教师对每位学生的态度要保持一致,不能以自己的好恶感情,偏袒一部分学生,冷淡另一部分学生,要一视同仁公平公正,批评和表扬要恰到好处,无亲疏好恶之分。教师的公正、无私、善良、正直,能使学生在与教师的交往中体验到公正的合理性,有利于影响和激励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培养优秀品质;有利于得到学生的信赖和尊敬,形成健康的教育活动局面;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反之,教师的偏私与不公,必然使学生失去公平感,造成感情的压抑和心理的不平衡,挫伤学生学习与要求上进的积极性,从而影响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对学校的信任,甚至对社会的信任,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和优秀品质的培养。
开好几次会,强化对学生的管理。学校定期召开优秀生的激励会、临界生的冲刺会和后进生的稳定会。优秀学生他们认为自己没有问题,常常容易懈怠,及时的召开这些学生会议,能使他们正确的认识自我,确立更高的目标,从而严格要求自己。临界生基础不错,可能是方法不当或某科薄弱。后进生可能自报自弃,及时给他们鼓励,给他们自信。定期召开这些学生的家长会,希望得到家长的配合与支持,把学生的稳定工作做得扎实有效。
父母的行为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思想品行,家长对孩子行为的认知比较具体深刻;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态度、学习质量和健康状况等在很大程度上与家庭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对学生教育起主导作用的学校教育又必须取得家长的支持与配合,这之间的纽带就是教师。教师和家长之间的沟通一方面会直接影响到师生关系,另一方面也会通过家庭教育这一渠道影响到学生的成长。因此,教师与家长的沟通十分重要。对孩子共同的爱是沟通的基础。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教育好孩子。共同的爱使家长和教师的距离拉得更近,使家校的交流更加自然融洽。
三、加强教学过程的管理,抓好教学常规的落实
明确质量第一的思想,确立工作的目标,要求教师更新观念,树立教育新理念,加强和改进各科教学。加强检查、督促,确保各项教学常规的落实。在期初、期中、期末考试前各进行一次全面的教育教学检查,及时反馈,以正面肯定为主,表扬先进,敦促后进。
加强每次考试的管理及质量分析。每次考试后要认真分析:教务处对考试成绩进行数据统计,分班级、学科制成表格,每位教师人手一份,由教务主任在全体教师会上进行对比分析;各学科备课组长在年级组内对考试进行横向对比分析,找出得与失,总结问题,制定下一步策略;科任教师指导学生对学科试卷进行分析,认真分析每道错题失误的原因,并在试题旁作好旁批记录,然后由任课教师收集整理记录在教师备课本上,时时针对学生的失误指导教学。
加强考务管理,抓好教学质量的分析工作。教务处和科研处对考试命题、监考、阅卷、登分、质量分析进行统一管理,提高考试信度,为教师研究学生、改进教法提供真实的成绩背景。质量分析以备课组为单位,分学科进行,确保质量分析言之有物,不走过场。
加强实验教学、体育教学和信息技术学科的管理。理化生学科必须根据教材要求,做全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重视体育课教学,强化学生考试项目的训练,全面提高体育课教学质量。
四、扎实开展教研活动,向教研要质量
我们在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各样的新问题,单凭经验是无法应对的,它要求全体教师必须以研究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从而进一步明确教育规律,进一步转变自己头脑中一些陈旧的教育观念,并由此形成对自己教学活动的自觉意识。把教学与研究有机地融为一体,这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前提条件,也是教师持续进步的基础。教师即研究者,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在反思中不断超越。
要切实推进教研活动的开展,促进教师不断调整个人的教学习惯、角色定位和教学策略,努力提高教研水平,向教研要质量。开好学科教研会。主要内容是:研究教法,分析中考情况,明确学科中考目标,交流复习经验,研究中考考题,传达中考信息,落实转化后进生措施。发挥教研组、备课组的功能,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学研究活动。教研组定期组织教研组活动,一学期组织开展各级骨干教师的示范课、观摩课或讲座,发挥骨干教师的专业引领作用,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加强集体备课。各备课组每周集体备课一次,科研处安排了固定的地点,科研处考勤,校级领导和中层干部参与集体备课,确保集体备课制度的落实,突破教学作为个体行为的局限,同伴互助,共同提高;认真组织参与校际、省市区教研活动。
《教育教学:强化质量意识 全面提高水平 ——2020初二质量分析会暨行政会发言提纲》来自互联网,仅为收藏学习,如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URL:http://www.bookhoes.com/36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