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高管性侵事件

女性面对此类案件,群体情绪的爆炸并非偶然。义愤填膺下是长期遭受不公待遇的忍耐。职场性别暴力、职场性别歧视、职场性骚扰,包括所谓的酒桌文化,人人都站在男性一方理解问题,事情一出皆是苛责受害者为什么不拒绝?

是啊,受害者为什么不拒绝?

比起问她为什么不拒绝,不如问问她有没有可以拒绝的底气,她有没有可以拒绝的权利和自由,她有没有拒绝后保护她的社会舆论,她有没有拒绝后让加害者付出应有代价的社会秩序? 口嗨谁都会,道德的制高点最好占,这个逼仄的社会,哪个社畜不是一身泥土。女孩子在社会上已经谨小慎微到几近寸步难行了,还要在伤害发生时,被凝视,被审查,被质问,被游街,什么时候社会的关注点不在集中在受害者而是致力于如何处置施暴者,再来问为什么不吧。而且不要让加害者隐身,只有受害者留存在媒体记忆,真的不能细想,几乎所有的女性受害新闻报道都是用被害者命名的,不得不说这也是另外一种厌女

如果男人提出的要求本身被社会视为不合理不正当应当被抵制和唾弃的行为,那么她还需要去拒绝吗?早在提出的当时就被各人清理了才是。 然而实际情况是,男人在恶意伤害女人后,不仅被企业包庇,并且可以预想到寻求司法介入后的“罚酒三杯”。有时候真佩服国男超然的共情能力,从上到下,从普通路人,公司管理层,还是司法机关,都屁股歪色一批,让人不禁怀疑是y染色体缺那半条腿的天然缺陷。

就是因为这个男权社会秩序是男上位的男尊女卑的性别秩序,所以导致的结果就是比起关注受害者女性,更在意加害者男性如何回归社会如何逃离制裁,所以在男性犯罪的前提下才说得出“有意识地多招男生不招女生”。在男大学生偷拍女生被发现的时候,辅导员却担心怕男学生想不开。

因为职场就是以男身为标准建立的。男人一切不合理需求都变成了正当理由,而女性不仅遭遇着日复一日的歧视、虐待、压迫,拿着一半多的钱做同样多的事,正当需求都变成了“不合理的特殊需求”。

每一次女性要求严厉惩治性暴力犯罪的时候,总会面临一些人提出所谓的“黑箱”问题,那么有没有人真的有想过所谓的“黑箱”究竟是谁提供的呢?通过今年的抗疫和多年前的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地,我相信任何政策措施,只要我们的国家想做,就一定能落实到位,但是对性侵犯引入电子脚环就这么难?对家暴对猥亵处理起来就这么拖沓?

日本有伊藤织诗勇敢发声和反抗(东亚三国真的谁也别说谁,儒家腐朽一脉相承各有各的恶臭。)我们也有弦子和都美竹和阿里小姐姐勇敢的站出来,正是这些勇敢的人是我们每个女孩的榜样。自上而下的傲慢沉思巩固着现状,它们为压迫和剥削提供了各种各样的借口,而女性不想再忍气吞声了。 ps 最近工作闲的长毛  更新有点贫了 最后希望我们这一代能不同,虽然我现在也好tm绝望了,但有希望总是好的。

阿里高管性侵事件》来自互联网,仅为收藏学习,如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URL:http://www.bookhoes.com/37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