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全链路监控与切片式诊断的调运检一体化
其实企业中对信息系统的每个环节都有一定的监控能力,这些年也不断的采购了大量的监控运维工具,这些工具都独立的进行数据采集,能够完成一定的运维工作,但是都是零散建设的,也和铁路警察一样,各管一段。如果把这些工具采集的数据用一套建模工具收集起来,按照组件单元进行建模,再用一种可视化的手段展现出来,调控专业就有了一个十分强大的抓手,以这张运行图为基础进行日常监控与调度指挥,效率就能大大提高了。
我们的某个系统出现故障后,直接可以通过自动检测工具进行切片式的诊断分析,从而定位可能存在故障的IT组件,再指挥运检部门进行处置。
定位到某个子系统后还可以继续下钻诊断
通过这样,调控专业的人员虽然对各专业的运检了解不是很深,不具备很多信息专业的专业技能,也能够通过工具进行初步定位,有针对性的指挥抢修工作。对于运行专业来说,现在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是由于人力资源有限,人员的能力不足,导致平时我们无法知道所监控的对象到底有没有问题,只有系统真的出问题了,这时候才能被动的进行分析与处置。甚至很多时候,系统出了问题也不知道问题出在哪,系统存在的缺陷没有被发现,风险一直存在。这是由于缺乏对信息系统健康的科学评估手段,我们无法对一套系统,一个组件进行健康判断。这也是我们要引入健康管理与切片诊断的主要原因。
对于检修专业来说,由于缺乏常态化的问题发现手段,检修专业的消缺工作也处于被动状态,主动消缺,针对性消缺只能留在口号上,无法落到实处。一方面信息系统随时随刻都在出现各种亚健康的状态,一方面我们的检修专业无法获得消缺需求,也没法进行常态化的工作。为了解决企业信息系统运行面临的这些问题,更好的实现调运检一体化协同,支撑爆炸性的系统增长需求,我们一起探讨了一个综合化改造方案,就是题目所说的“基于全链路监控与切片诊断的调运检一体化。逻辑架构如下图:
整个体系还是比较清晰的,大家看图就能大致理解其中之意。篇幅有限,老白今后再和大家细细聊聊。
《基于全链路监控与切片式诊断的调运检一体化》来自互联网,仅为收藏学习,如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URL:http://www.bookhoes.com/40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