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生命周期模型中,用户参与的活动够吗?
用户参与对于软件开发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敏捷开发模型中,用户现场参与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实践。通过用户的现场参与,既可以快速的厘清需求,也可以快速的对需求进行确认,从而保证软件开发可以快速而高效地进行。
事实上,除了敏捷开发之外,还有很多先进的用户参与实践。这些先进的用户参与实践,包括:
-
JAD会议
通过召开联合应用设计会议,让用户参与定义需求和软件设计。
-
QFD
质量功能展开,是一种有效地将用户质量需求转化为设计需求的方法。让用户参与QFD活动,可以更准确地定义质量需求。
-
遗留应用挖掘需求
通过挖掘类似的历史软件项目需求,可以帮助开发者分析新的软件项目需求。如果有了用户的参与,既可以帮助开发人员挖掘历史项目的需求,又可以帮助定义新的软件需求。
-
变更控制
需求变更控制应当符合需求方和开发方双方的利益。有用户参与需求变更控制,可以使开发人员对需求变更的意义更为了解;同时,用户也会了解需求变更的代价。需求是否要变更,以及需求变更采用何种方案,要由开发方和用户考虑需求变更所获得的收益和付出的代价来做决定。
-
需求评审
用户参与需求评审有助于做好需求验证和确认。
-
评审供方提供的文件
如果软件或软件部件外包给供方开发,应当让用户参与对供方提供的文件进行评审。有用户参与对供方的评审,可以及时地确认软件的功能是否满足需求。
-
使用原型及界面
开发人员通过软件原型和界面原型与用户讨论需求,可以帮助用户明确需求。
-
通过培训课程的学习使用新软件
用户接受使用软件的培训,来学习使用新软件。
-
设计评审
用户参与设计评审,对设计方案提出意见。
-
从设计到测试阶段的缺陷报告
用户参与设计阶段、测试阶段的缺陷报告生成,可以了解需求实现的情况,可以快速响应涉及需求的缺陷。
-
验收测试
这个是用户必须参加的活动。
以上的11个用户参与的最佳实践,我们实际应用的并不多。大多数组织的生命周期模型只包含敏捷开发需求评审验收测试等少数几个实践。
据统计,用户参与到项目中来,他做出的贡献可以达到软件技术团队的20%!而且,用户参与多的项目,在软件交付之时,用户满意度也是最高的。
所以,为了项目能够顺利高效的进行,能够交付用户满意的产品,EPG在建立软件生命周期模型使时应当考虑多应用以上用户参与的实践。
《你的生命周期模型中,用户参与的活动够吗?》来自互联网,仅为收藏学习,如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URL:http://www.bookhoes.com/40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