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不打小孩日

虽然很少有人记得  但是每个大人都曾是孩子

今天是放假前一天 本应该是幸福感要冲顶的一天(事实也是hh)不过看到这个日子 还是有一些感触的   因为家庭和本身性格的原因(蔑视一切权威包括父母权威) 小时候也有过一些被打被体罚的经历  中国人有个理论就是棍棒底下出孝子 笑死 这不是训狗么  

近现代各种研究理论已经很明确了 体罚不会提高成绩 与讲道理相比打小孩不是更好的教育方式  被打不是良性挫折不会让孩子自主的学习到什么经验教训 只会带来更多的痛苦和困惑 会让小孩子更焦虑 更有进攻性 情绪调节能力变差甚至留下心理阴影

而且其实打小孩 会让亲自关系变差的   家长对孩子的实质影响力也会降低  只不过有一些因为运用这种暴力控制   小孩似乎更听话了 但是这样做不过是让无能的父母 增加了自以为的控制感而已 

这些孩子长大 有一部分有能力独立了  有朝一日能跑路了 真的就马不停蹄头也不回的跑远了  有一些不跑的呢或者跑不掉的孩子  但是这样的孩子也很难真的达到父母的期待 那些被压抑的攻击性 很可能被内化了  都指向了自己 他们因为善良抑或软弱  充满了自残、自毁的倾向  

同样的  根据我个人的经验  我们那些悲伤 愤怒 以及攻击性 等等负面的情绪其实是不能自我消化或者说自行消失的  他们只会被隐藏、被内化、被压抑。。但就像漂浮的终不能长久 压抑的总是会爆发  而且时过越久这种爆发会越激烈  伤害性也更持久  

所以我现在的情绪策略都是  认同它 接纳它 与它和解然后和平相处 允许自己失落 伤感 愤怒  悲伤  所以被定义的负面的情绪 他们和乐观 积极 快乐等 一样都值得被看见 也应当存在  ps这里标记一部动画电影 头脑特工队 这个电影对我对情绪的看法影响很大  同时 当我为我自己产生负面情绪时有羞耻感时 我都会这样告诉自己 当你开心的时候 从没有人讶异你为何会笑  那么你悲伤时候哭泣 愤怒时候咆哮 又为何会有问题

我们经常看美剧 发现心理咨询 心理健康已经成为欧美非常普遍的问题  但是在中国这些似乎还是很不常见 但是我认为这并非我们的国人这方面的问题少  反而是因为把问题合理化 普世化 从而羞耻化  从小就被规训教化 连自己生病都不知或者不敢承认 近几年原生家庭的问题才逐渐进入大众视野  但是对那些受到过原生家庭伤害 痛苦的人  大众的舆论还是很不友好的  其实我对国人的心理健康程度真的很悲观 可以说全民心理亚健康也不为过  这和千百年来父父子子的家庭观念是分不开的  家庭不是爱的港湾  家庭是个小的政权 小的权利单位 有权利就要有高低贵贱  而小孩子要怎么强势呢 

叨叨了这么半天 其实都是因为 由不打小孩日想起了的我的奶奶 我的父母是严格教育下的受害者 所以他们对我也是很严格的教育  我虽然不认同但其实也没有什么苛责抱怨的  因为你不能要求一个人拿出他也没有的东西给你  

不过我幸运的是有我的奶奶  我的童年都是奶奶构成的  她给了我无限的  倾其所有的爱  她甚至从来没有大声的和我说过话  虽然妈妈一致诟病奶奶的溺爱 惯出我一身的臭毛病 但是她不知道都是因为那些无比笃定的爱 那些无限包容宠溺的爱 成了我后来人生苦难挫折救命稻草  

爱从来不会是毒药  即使是溺爱  小孩子最能分清好坏  我也从不觉得小孩是一张白纸 每个人从出生就带有自己的底色 那些把自己的堕落  自私与坏  甩锅给爱的人 大部分是真的本身就坏而已  

一不小心叨叨的有点多

本来想着今天下午出发去秦皇岛看海  但是计划改变 今天下午先回老家看奶奶 

最后的最后 我要给奶奶讲  虽然你永远也不会看到  记得二十几年前我被从你身边带走的那个夜晚  我趴在你的耳边说 “奶奶 没事的 我保证永远最爱你的”  今天我还是可以告诉你  我是永远最爱你的  

还有祝 每一个小孩都能成长为美好的大人 至少不会忘记自己也曾是小孩

今天是不打小孩日》来自互联网,仅为收藏学习,如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URL:http://www.bookhoes.com/41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