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理性战胜感情,只有一种感情战胜了另一种感情

我们平时总是说理性战胜了感情,或者感情战胜了理性。在说这句话的时候,就好像我们脑中有对立的两个阵营,一个阵营是理性,另一个阵营是感情。一般我们会觉着对长期有利的就是理性,对于当下有利的就是感性。但我们可能都错了,可能压根就不存在理性这么一个“阵营”。

首先要说的是,什么是理性?我们真的存在一个理性自我么?心理学家定义的理性是这样的,我们心中都对一个事物有优先级的排序,当我们可以依据这个排序做出我们的选择时,我们就是理性的,而如果我们的选择违背了自己的优先级排序,那我们就不是理性的的。

就比如说你的的优先级排序健康是排在美食之前的,那当你得了糖尿病受不了蛋糕的诱惑而吃了蛋糕,那你就是非理性的,而如果你的优先排序是美食在健康之前,那面对医生的叮嘱仍然选择吃奶油蛋糕,就还是理性的。

那我们到底有没有一个理性自我呢?都说我们人类有自省的能力,就是好像自己可以抽离出身体,从外部来观察审视自己,那这个抽离出来的是我们的理性自我么?新的脑科学研究可能会说,那个不是理性自我,而是叙事自我。

我们的大脑中会存在很多个模块,他们分别代表着各种不同的偏好,在每一次需要作出选择的时候,其实我们脑中的各个模块都是发声,想要影响我们的最终决定。当这些模块“吵”完之后,会给出一个决定,而叙事自我这时候出来,会为这个决策对外给出一个解释。就好像白宫的新闻发言人一样,决策是总统和幕僚做的,但他必须对外给出一个解释,至于这个解释靠不靠谱就不一定了。

为什么说理性不能战胜感情,而是感情战胜感情。因为在我们做决策的时候并不是理性和感情在争斗,而是一种感情和另一种感情在争斗。比如糖尿病人在决定要不要吃蛋糕的时候,脑中会有这么两个声音,一个是这个会影响到你的病,对于长远的生活幸福是不利的,另一个声音会说,就一小口,巧克力蛋糕是最好吃的,而且这个蛋糕非常难买错过了以后可能很难吃到了。

这是两种情感声音,但他们其实都有理由来劝说你接受他们的选择。比如不吃的声音会用未来长久的幸福这个合理的理由,而吃的声音用的是非常好吃、而且很难再遇到这种合理的理由。所以说理性和感情并不是对立的,而争斗的只是不同倾向的感情而已了。

其实无论最终我们选择了什么,当叙事自我开始描述这个选择的时候,都会为了自己内心的自洽,强行给这个选择按上一个自己满意的理性理由。

所以说,不要太高估理性,因为可能真正一直在帮助我们做出选择的都是我们脑中的感情。 

END

作者:锅哥不姓郭

   

没有理性战胜感情,只有一种感情战胜了另一种感情》来自互联网,仅为收藏学习,如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URL:http://www.bookhoes.com/5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