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校长的定位及担当
当校长才知道做点事有多难,其实,当副校长更不容易,我那些年,如果没有校长的包容和老师们的支持理解,我觉得一天都干不下去。时过境迁,谈点感受。
由于职务性质,副校长处在校长与教师之间,被上级和下级误解的事总是避免不了。我觉得做副校长的关键是摆正位置,调整心态,以积极的态度配合校长的工作;准确定位,对校长要充分尊重、服从领导、主动配合,不能越权行事,不讲过头话。这就要求副校长有宽广的胸襟,用宽容与信任的态度去对待周边的人和事。作为副校长,要有责任感,不计个人名利得失,乐于奉献、善于做好助手,切不可有嫉妒心理,要时时注意维护校长和其他校级领导和中层干部的威信。
一、做一名管理者,为校长做好副手
副校长是校级领导中的一员,当是群众的楷模。这就要求副校长要有一种务实的工作作风,要把工作抓紧、抓实、抓细、抓活,抓出成效,充分体现自己的魄力和风采。比如做事有计划,这不仅是一种习惯,更重要的是反映了态度,是能否取得成就的重要因素。我们应该在年初对新的一年的工作深入思考,结合上级的要求,制定详细计划,从常规管理、特色活动等方面确定学校一年的奋斗目标及每月的教育活动内容,一遇到特殊情况,如上级下达了什么新精神、学校出现了什么新情况、学到了什么新思想,学校计划要及时调整,在原有的教育活动基础上更新内容,不断丰富计划,并具有可操作性。有的时候,工作的好坏并不在于我们有多大的热情,而在于我们如何有效地面对,得心应手地去处理每一件事情。
在履行岗位职责时,必须谨慎行事,把握好分寸,进退有度,做到主动但不妄动,到位而不越位。在决策上要勇谋而慎断。谋是副校长的重要职责,体现其超前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副校长宜多谋,但不可越位独断,而应慎断,在重大问题上多提建议,少一锤定音,要讲求断的艺术。对自己职权范围之内的事,则要敢于表态,敢于决断。在落实上要负责而不卸责。对工作中出现的棘手问题,不推诿责任,要积极想办法,采取措施及时解决,而不能推给校长解决。
副校长要有较强的实干精神,能独挡一面,能出色地干好校长分配的工作任务。在抓落实中,对分管工作要不等不靠,争取主动。要身先士卒,发挥表率作用,要求教师做到的,自己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工作不敷衍、不打折扣,大胆工作,勇于创新,做事干净利落,处理问题果断、坚决,自己能解决的问题,不把矛盾上交,只有这样才能在下级面前具有感召力,才能提高自己独当一面的能力。
副校长要想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必须协调好人际关系,即协调好纵横关系。纵这里主要是指上跟校长的沟通,下跟部门负责人及教师的交流;横主要指与其他校级领导的及时沟通与交流,求得理解、支持与默认,让同志们有信任感与尊重感。副校长具有领导者和被领导者双重角色,上下级会对你提出不同的要求,这就要求副校长要正确处理上、下两重关系,促进上下左右之间的沟通与理解,从而产生情感的共鸣,构建和谐校园。
二、做一名实践者,为校长做好帮手
副校长要勇于做个实践者,心要平,眼要明,言要和,耳要聪,腿要勤,事要办,身要硬,管要活;能容人之长,容人之短,容人之过,容人之功,容人之不好,容人个性。副校长不要做主任的事,不能事无巨细,事毕亲弓,王蒙说:“一个事无巨细都操心的人不会有成绩,一个斤斤计较的人不会有作为,一个热衷于关系学的人不会有真正的建树,一个拼命做表面文章的人不会有深度。”
1.教学实践
苏霍姆林斯基有一句名言:校长,首先是一位教师。我说,副校长当然也是。但校长和副校长抓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副校长抓执行,校长抓方向。校长、副校长都要“御驾亲征”,就是说一定要带课,如果实在不带,每天至少听一节课。这是学校最核心的业务,一定要抓紧抓好,否则有不务正业之嫌。
副校长要沉在课堂,沉在年级,沉在学生,沉在管理过程中,了解第一线情况,迅速了解教师学生的需要,及时发现问题;深入一线,准确把握工作,能预见问题,寻求解决办法,体谅教师工作;副校长要承担学科教学任务,始终了解教学,掌握教学发展趋势;副校长言语表达能力要强,能清楚流畅,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想;熟悉业务,善于利用已掌握的知识,认识或解决本岗位的实际问题,体现出富有管理经验。
要尽量相信这么一句话:学校里最差的一个教师的水平就代表这所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所以,知道从哪儿抓起了吧。
2.管理实践
邓小平说:领导就是服务。副校长要服务于学生,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发展;服务于教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服务于学校,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这也是教育管理的最高境界。副校长不仅服务学生和家长,更要服务教师,甚至服务教师比服务学生更重要,因为服务学生最终要靠教师去实现。校长应把更多的精力放到提升教师的生命质量上,让教师感受幸福,帮助教师在学校的教育教学中发挥最大的潜能。
学校不能为了省事方便,习惯于做传达式的工作,上级怎样说就怎么干,上级没说的就不干,别的学校干什么,自己也就干什么。不能停留在这个水平上,副校长应该在理解上级精神的基础上,能联系学校实际制定出科学的更具体的方案;上级没有布置的任务,如符合学校条件也可做出实施的决定;在学习别人经验时能提出自己研究的新问题;敢于打破常规,进行新的教学实验等等。
副校长多听少说,要专心、虚心、诚心,听、说、读、写、干、悟,一个都不能少;能通过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概括、判断与推理,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本质特征及变化规律;协调沟通能力,围绕工作任务,对人财物等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协调各方面关系,能激励他人,发挥集体作用,善于指挥协调;面临问题和机遇,及时准确进行分析判断,发现新问题,产生新思路,提出新观点,找出新办法;面临变化的情况和突发事件,迅速作出反应,采取适当方法和措施予以妥善解决;举止仪表端庄、情绪稳定、有责任心、自信心和成就动机等。
副校长工作有时不好做,“亚历山大”——管人但决定不了人事(校长也决定不了),管事又必须事事请示。“要准备好去面对任何事”。做到主动但不妄动,到位而不越位,慎断但不独断。不因校长不采纳建议而失落,不因主任没有按要求做而懊恼,不因教师做不到位而发火。最主要的要知道怎么释放压力,如读书、锻炼、听音乐和看电影等。
3.教研实践
人才的培养不是短期可以完成的,学校教育工作不仅周期长,而且是一个连续性极强的过程。学校领导如果缺乏长远规划的能力,就有可能违背教育规律而难以办好学校。副校长要多读书学习,夯实理论基础,充实业务底蕴,提高业务指导能力;读书要广博,不要指望读一两本书就能“包治百病”,那基本就是骗人的;积极参加教研活动、校本培训工作、教研组活动、课题研究等工作。
副校长要带头积极参加教科研。听课是最主要的工作之一,对迫切希望指导的教师,任务是帮他们登高;对盼望展示自己才华的教师,任务是给他们搭台;对害怕听课的教师,任务是为他们加油。在研究的过程中,养成探索的思维态势和创新的思想方法。要善于分析各类问题,从中发现有价值的、其他人没有认真研究的或者研究结果不明显的问题,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和课题。
要知道,教师工作中最大的收获不是金钱,而是职业满足感与幸福感。考察教师工作不能根据学生成绩的横向排名,而是要看是否进步,是否达到或高于期望。这样会引导教师不为拔得头筹而不择手段,进而关心每一个学生的进步与成长。
三、做一名引领者,为校长做好助手
1.精神引领
一所学校真正擅长和热爱教研的教师,通常只占教师总数的20%左右。有的学校对20%的教研骨干视而不见,不支持,不鼓励,不发挥他们的引领示范作用,却喜欢盯着80%的教师,大会批,小会讽,还时常施以威胁,结果大多数教师站在了学校管理者的对立面,使学校管理的难度增大,这应该引起学校管理层的反思。
副校长要全力以赴,认真负责,精细工作,直面困难,敢于碰硬。树立一切以事业为重,一切以团结为重,校荣我荣、校耻我耻的敬业感。副校长要认识到世界上最难的管理是以人为本,世界上最有效的管理是不断创新,世界上最高境界的管理是激励人。学校管理主要是对教师的管理,而对教师管理的理想境界是形成“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人人能做事,事事能做好”的局面。要努力创造这么一种环境——任何一位教师无须花心思通过搞人际关系而赢得自己的地位,只须全身心投入工作做出实际贡献来体现自己的价值。
2.学习引领
副校长要带头学习和研究,夯实理论基础,充实业务底蕴,提高自己的政策水平和业务指导能力。只要有可能,就要尽量多地到老师中间去,多沟通交流,毫不吝啬地向每位教师的成绩投去赞赏的目光,使教师能充分认识到自身和他人的优势,达到相互交流与学习的目的,并真心诚意地信任教师,为他们施展才能搭建舞台,创造条件,给他们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权利,挖掘教师的特长和潜能。
副校长文化知识要逐渐渊博,思维品质要逐渐独特,个性特征要逐渐完善,办学思想要逐渐成熟,管理才能逐渐出众。相信:看得见的叫视力,看不见的叫眼光。只有有了看到了别人看不到的眼光,你才能完成别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3.观念引领
正确理解和认识教育,努力使自己的工作不出偏差或少出偏差。要用正确教育理念结合本校情况,不断提出结合实际的校本教育理念,发挥引领作用。重要的不是怎样去管教师,而是怎样去引导教师,怎样去激发每个教师的潜能。换句话说,就是副校长的工作成效不在于自己做了什么,而在于引领和鼓励教师去做什么,并成功地做了什么。要尽一切力量让老师开拓眼界,掌握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为老师的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总之,副校长在管理上要追求品位,工作中要到位,必要时补位,言行举止不越位。以我所见,副校长绝大部分都是想做事且能干好事的,如果上面做不到,就记住巴顿将军的一句话:“干点事儿,伙计,要么带头,要么闪开。”与大家共勉!
《副校长的定位及担当》来自互联网,仅为收藏学习,如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URL:http://www.bookhoes.com/5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