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学苏州市景范中学及顾校
2015年10月25-30号,我们长三角第六期名校长培训班进入跟岗学习阶段,初中班分两个组,一组12人在常州24中,我们这一组12人在苏州景范中学。
25日下午、晚上,同学们陆续到来。李亚红主任早早等候,接待我们,初来乍到,就很有人情味,感到温馨。
26日早上8:30,景范来人把我们接到学校。一到学校,就觉得惊诧,大门别致啊!刚进校门,就看到有一群人在参观。后来知道,我们的实践导师顾苏云校长在接待这一批参观者。苏丽丽老师给我们介绍学校并参观校园。
学校位于苏州市中心观前街西,时有27个班级,1215名学生,104名教职员工。占地13314平方米(20亩),新扩校区12亩,建筑面积7859平方米。新校区在金阊新城,占地48653平方米(73亩),建筑面积36919平方米,投资2.6亿,2011年9月开学,教师80人,29个班级1300人(规划16轨48个班级)。
景范中学历史悠久,追溯到文正书院则距今已600余年。文正书院历经宋、元、明、清四代,虽几经损毁仍得以延续。1938年,唐言借义庄之地开办私立崇范中学。1945年,范氏后裔收回义庄自行办学,定校名为私立景范中学。1956年,政府接办学校,校名先后为苏州市五爱中学、苏州市第八初级中学、苏州市第二十二中学。1989年10月,值范仲淹诞辰一千周年之际,学校更名为苏州市景范中学,借此表达景仰范仲淹之情。千年义庄文化熏陶和义学文脉滋养,为景范中学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办学的浑厚底气。
苏老师说,为更好地丰富学校育人内涵,提高育人实效,学校将文正殿修建成为范仲淹史迹陈列馆。馆内以丰富翔实的图文资料再现了范仲淹生平事迹、范仲淹与苏州、范仲淹书信手迹等内容,充分展示范仲淹一生出将入相、兴学育人的光辉史迹。此外,馆内还陈列范义庄出土的大量珍贵碑刻,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陈列馆受悠久办学渊源的润泽,享先贤育人遗风的沐浴,依托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立足先贤范仲淹的地缘人脉渊源,让学校蕴藏的人文底蕴成为学校教育的一本厚重的教科书、一道不竭的源泉,让它辐射到整个校园,让它在校内流淌。“让每一垛墙面说话、让每一株草木成为天然教科书、让每一个景点起育人功能”成为校园环境建设的宗旨。
接着,我们一行细致地看了校园:先忧楼、后乐楼、厚德楼、世济楼、岁寒楼、义泽楼、惠泽楼、芝草堂、景范楼。学校布局设计既与传统文化相承,又与园林特色呼应。粉墙、黛瓦、飞檐、长廊、花窗、曲墙……,处处彰显出浓郁的文化氛围,处处感受园林境地的惬意和身心陶醉的愉悦。
看过校园,顾校长在会议室给我们讲述景范中学,并做了《文化引领学校发展》的报告。顾校长首先谈到文化的重要性。“国亡了,还可以复兴;文化亡了,就全亡了。”“一个民族,没有科学技术,一打就垮;没有精神文化,不打自垮。”“文化是价值形成的关键。”学校文化是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学校要想在竞争中胜出并持续发展,提升学校文化的地位和水平是最根本的制胜之道。没有文化建设的学校,等于一个少筋骨没有灵魂的空壳,永远不能以鲜活、伟岸、丰满的形象站立起来。学校文化是学校的组织基因,决定学校发展走向,是学校的肌体密码,决定着师生员工的行为方式,是大功率发动机,为学校的创新和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学校文化是学生成长的空气、水和阳光,无声无息影响着学生思想境界、精神风貌和价值取向。学校对学生影响最久远、最深刻的不是知识,不是考试分数,而是文化,是一种在校园生活中逐渐形成的人生态度、价值取向、思想品质和行为习惯。学校文化为学生的未来着上底色,并将随着学生步入社会而对整个国家和民族产生深远影响。
顾校长还谈到了学校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
顾校长最后阐述了文化立校的缘起,然后介绍了景范中学文化建设的特色、景范文化对师生的影响。顾校长在报告中详细介绍了景范中学在文化建设方面的具体措施:营造景范文化之场、传承景范文化之神、彰显景范文化之力,千年文脉、七十新学。景范人秉承“先忧后乐”校训,以“继承先忧后乐精神,培育既文且正学子”为办学理念,在校园环境建设、师资培养、教育教学改革、内部管理服务、教育质量提升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绩。形成了“小规模、精品化、高质量”的办学特色以及“生态景观园林化、环境氛围人文化、设施设备现代化、教师队伍专业化、教育教学素质化、管理制度人本化”的办学个性。学校珍视校本文化资源,以高度的文化自觉确立了以“景范文化引领学校发展”的办学策略。成立“景范中学教师发展学校”,以景范文化引领教师发展;营造景范文化场,打造“文化涵养,实践磨砺”德育特色。
26日下午,德育处张敏红主任给我们谈学校德育专题讲座。
景范中学倡导“专心学习、尽情娱乐”的校园生活准则,学校开设了评唱、国画、围棋、古筝、十字绣、陶艺等36个社团。学校通过各社团活动,提升了学生综合素养,真正做到了不求人人升学,但求人人成才,使校园真正成为了学生成长的乐园,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定了基础。学校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现代人作为办学追求,并以此不断创新学校工作,铸亮学校特色。
多年来,学校坚持开展的“少年系列”特色活动:少年军校、少年警校、少年电视台、少年讲解团、少年礼仪班、少年邮局等为学生提供了宽广的实践天地、开阔了学生的眼界。
27日上午,顾校长给我们做教师发展和课程教学专题讲座。
学校把教师看作是学校发展的根本。建立教师发展学校,注重教师主动发展的价值引领,推进教师专业的提升。
宗旨:让教师以敦厚的德行品质启迪学生成人;精湛的业务技能引领学生成才;独特的人格魅力激发学生潜能。
组织形式:基石工程、新苗工程、新秀工程、星光工程、名师工程、青蓝工程。
学习方式:自主研修、合作探究、专家引领、基地学训、实践磨砺等。
注重:突出思想引动、加强任务驱动、强化目标牵动、坚持人文感动。
教师专业发展要教、研、训一体,教师专业发展的三个机制:推、引、悟。
加强名师、名学科的培养。景范“教师发展学校”确立了自主研修、团队合作、专家引领、基地学训等发展平台,为教师的学习、研究拓宽了渠道。
自主研修:要求学员个人自主学习,学校为教师订阅专业杂志、报刊,以促进教师理论素养的提高。
团队合作:要求学员结合集体备课、年级组研讨等方式合作完成课题研究,解决实际问题。
专家引领:邀请特级教师、名教师、国内外著名教育专家到校指导,或作报告,或深入教师教研活动,有针对性地进行专业辅导,促进教师师德修养和专业素养的提升。
“教师发展学校”帮助每位教师确立了发展目标,并以教师的教育水平、专业发展需求为基准,将其编入基石工程班、新秀工程班、名师工程班等团队共同研修,不仅打造了一支合作团队,而且形成了一支发展的梯队,为景范的经久不衰奠定了基础。
建立科学的制度:学科教学常规、教学策略与基本模式、教学反思制度、教学过程监控、听评课制度、课堂观察制度、课程制度与评价体系、教学技术和课程资源、校本研究制度等。
学校管理人本化。学校做到以制度理校、制度管人,以人文关怀关注每一位师生,充分尊重师生生命个体,建设和谐校园,推动师生共同发展。
一是执行教学五认真,优化教学管理。
备课:教学准备策略(教什么—学什么?)教材、学生、目标、过程、活动、板书、作业、教案、媒体;
上课:教学实施策略(怎么教—怎么学?)导入、提问、情境创设、学法指导、评价、结课、讲解、体态语言、课堂调控、媒体运用(关注鲜活的生成、兴趣的激发和维持);
评价:教学评价策略(教得怎样—学得怎样?)学业评价、听课、评课、教学反思;
作业:精心布置、认真批改,教与练一定要相匹配;
辅导:有针对性地辅导、跟踪辅导(合作学习);
二是严格监控教学流程,做实三级质量分析;
三是加强教学督导,聚焦课堂效能;
四是进行课堂观察活动,形成教学课例;
五是培养教师教学反思能力,改善课堂教学;
六是教学模式的建构(语文:初读—诵读—品读—回读—拓读阅读教学模式;数学:一分二设三反思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英语:阅读—策略的提炼—运用阅读课指导模式;
七是尝试集体备课——互动课堂——学法指导三位一体的教学改革;
八是实施动态分层教学,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分层教学实施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学生分层;目标分层;分层施教;分层评价;矫正、分层提高。具体实施步骤:组织动员——心理教育——层次选择——班级编制——教学方案制定——常规教学管理——教学评价。
27日下午,我们在学校转转并与主任们交流。
28日上午,我们去参观常州24中,并看望另一组的同学们。中午去泰兴,下午参观陆海军校长所在的学校,泰兴市黄桥初级中学。
29日上午,顾校长和我们座谈,之后陪我们一同听了两节课。第三节课,我听了金心翊老师《受人尊重的奥秘》,是节讨论课,老师引导的好,学生们畅所欲言,很可爱。其他校长去听了施悦老师《古诗文复习》。第四节听了瞿琳琰老师的《常见金属的化学性质》,是节探究课,学生人手一台平板,及时将探究结果上传,现代化教学效果很好。
29日下午,顾校长安排车送我们去苏州中学和苏州十中参观学习。
30日上午,顾校长继续聊一些办学深层次要思考的一些问题。之后,蒋凯主任给我们具体谈走班教学。
走班教学是根据初一上学期期中、期末成绩,以成绩的高低分层教学。学生们分为A、B、C三个层次,其中A层次为最低层次,C层次为最高层次。对C层学生,根据其基础好,能力强的特点,主要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重在启发点拨;对B层学生,注重落实双基,重在培养他们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着力点放在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对A层学生,根据其基础较差,学习兴趣不高的特点,将采用降低起点、放缓坡度、逐步提高的办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
在作业布置上,该校也将进行分层。基本上会分成3种类型:基础题(包括补缺题)、提高题、拓展题。基础题难度较小,属于所有学生都必须掌握的落实双基的题目,这部分题目对A层次学生的要求会相当严格,教师要当面给A层学生指出错误及其原因,并由A层次学生及时订正;提高题是在基础题上,稍稍向纵深两个方向扩展,增加联系实际的题目,或题目的类型有所变化,主要适合B层次和C层次学生,教师将重点关注B层次学生的作业,详加批改,并要求及时订正;拓展题是一种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的题目,主要适合C层次学生和特长生,主要采取学生自己校对,然后上台对全班学生讲解,教师加以点拨指导。据此达到这样的目的,即既能深化C层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又能拓展A、B层次学生的思维能力。
走班分层教学首先在数学和英语学科中试行。走班后,学生们少了跟不上老师趟的郁闷,多了听懂了、拓展了的自信。因为分层是根据包括学生学业成绩、学习习惯、学习态度等在内的自我测评再加上家长的测评和教师的测评,在三方测评的基础上兼顾学生的意愿来实施的。从教学目标、课堂教学到学习指导到评价,学案、教案、作业都实现了分层。这样的分层也不同于快慢班的划分,因为体现在学科性的同时,还体现在它划分的依据不是看一次考试成绩。
30日中午,我们一行与顾校长等人话别,有点难舍。
几点体会:
1.学校的质量好不过教师的质量,教师的水平有多高,学校的发展就能走多远。教师专业发展是学校的重点工作,教师的发展会引领、促进学生的发展,进而带动学校的发展。景范中学真正把教学当作学校中心工作,一切为教学服务、一切为了教学。校长以教师为本,教师才会以学生为本。校长要为教师的发展提供有效帮助,景范中学通过专家引领、校本研修、案例讨论、反思实践等方式,通过营造氛围、搭建平台、提出愿景、细化要求、不断实践等措施来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执教能力。
2.没有学习,就没有持续发展。通过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领导力。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成为教学的行家。只有学习力才能代表将来。一个好的团队,也应该是学习型的团队。景范中学不断学习,也不断创新,他们2008年提出“质量三宝”,2009年走班教学,2013年翻转课堂,2015年书院式教学。
3.校长的核心领导力在于课程、课堂与文化。顾校长把先进的办学理念运用课程资源、通过教师转化为课堂行为。她站在教育改革的前沿,引领学校的发展,具有课程开发与指导能力,足够表率。
4.顾校长用先进的理念引领学校发展,营造浓厚文化氛围,通过走改革之路提升教育质量,通过课堂教学来提高教学质量,通过课程领导力和课程执行力实施素质教育,通过引领甚至“逼迫”教师自觉来发展教师,通过发展学生来实现办学目标。
5.中华民族有着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经典,其知识之广泛,包容之博厚,辞章之精华,内涵之丰富,是任何一个民族都难以望其项背的。景范中学很好地借助了传统文化特别是其独特的资源发展学校、培养学生。
景范中学是一所很有内涵、值得认真学习的学校,不像很多学校一览无余。
培训结束,但学习没有结束。
最后一定要感谢两个人,董敏华主任和李亚红主任,他们不辞辛苦,精心安排,耐心帮助,真心陪伴,让我们很感动。尤其要感谢顾校长的诚心指导!
当晚,我刚开始整理这篇材料时,顾校长看到我微信后说:“还没走啊!有需要帮忙的吗?”就一句话,我眼泪差点没流下来。我回复,不用,感谢感谢。顾校长说:“下次来苏州记得找我!”回复,一定的,我还要专程来学习呢!
《跟学苏州市景范中学及顾校》来自互联网,仅为收藏学习,如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URL:http://www.bookhoes.com/5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