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慧和小聪明

前几天微信朋友圈被CMMI研究院转发的一个主任评估师的邮件刷屏,该主任评估师讲述了他在中国做评估的可怕经历。

还原一下故事梗概:中国某IT公司花大价钱请一家咨询公司帮助通过三级评估,而这家咨询公司显然没有帮助企业做任何真正的改进,把评估当成了花钱买奖项的活动。也该这家咨询公司踩雷,找的这位评估师呢,带的评估组成员中文听力达到六级水平,于是气泡戳破,评估中止。这位评估师在邮件里希望中国企业能够真正理解CMMI价值,不要再做假评估。

老实说,这类故事还真不新鲜,听的见的也算不少。有些想法在心里一直没说,今天索性借此多聊几句。能做企业老总的,别管企业大小,您都是很有能力的人,做事不应该短视,捷径可以选,但应该有底线。说白了,就是大智慧和小聪明的选择。

大智慧意味着你今天的选择和努力都是在为明天的目标。小聪明呢?凭借一时巧劲儿获当下利益,明天怎么样,见招拆招喽。

企业不想投入任何努力,只想花钱买张证书。但我们的老总,你可想过,你其实是在鼓励你的员工做假,这件事他们做假了,那么很可能其它事他们也会做假。对企业文化的破坏,员工对老总敬意的丧失,对真正需要改进的忽略,这个假做的值吗?在我看来,没有成功的做假。

貌似这家企业也花了不少银子,给咨询公司的费用应该不菲,评估组外部成员都请了三位,还有评估师。为什么不选择真正做点改进,先有后优,哪怕用一套轻量、可用、真实、有缺陷的过程来评估呢?这样做是要多花点精力,但对公司长期发展会有许多益处的。评估前按要求做个就绪检查,然后解决好评估师提出的问题(很明显,这场假评估也没有按要求做就绪检查)。这些回合下来,你的员工获得的是软件工程学习机会和一张敢于面对的证书,多好!少些小聪明,多些大智慧!

再聊聊咨询公司和咨询老师,混证型咨询应该是最容易的了,但从长远看,公司能真的能挣到钱吗?这类咨询也很难报出好价。现在做CMMI咨询的老师大部分都很年轻,你难道不担心自己的能力会在这种混证式咨询中停滞不前吗?你不希望能真正帮助企业解决一些问题吗?不希望在咨询过程中建立良好的口碑吗?如果没有CMMI评估,还有人请你去做咨询么?少些小聪明,多些大智慧!

俞敏洪有次在访谈节目里引述了一句话“优秀是一种习惯!”让我非常认同。优秀是一种习惯就是做事认真,不计较短期利益。那么这种人真的会吃亏吗?绝对不会!这类特质的人未来空间有太多可能性。而那些斤斤计较,患得患失,不愿付出的人,算了,聊不下去了!

大智慧的人让优秀变成了习惯;小聪明的人则往往人前人后不一致,时时刻刻都在想着走捷径。

二十年前在硅谷时,为一家Start Up网站公司提供IT服务。这家小公司的老板是位斯坦福毕业的年仅二十多岁的姑娘,双商极高。那会儿正逢美国碰到.com泡沫破灭,投资人拒绝再投资。当时这家公司还欠着一屁股外债,总共近百万美金。她完全可以宣布破产,这样至少外债一笔勾俏,还可以给自己团队发些遣散费。当她打电话给我,张罗把欠款付清时,我忍不住问她为什么不申请破产?她说如果我那么做,信誉就没了。以后我还会再创业,有信誉就有很希望!

这个二十多岁姑娘的大智慧让我叹服,我相信她现在一定做的风生水起。

中国古训多含大智慧

我们这些做软件工程的人,做质量的人,做过程改进的人,需要有更多大智慧,少些小聪明!做事认真,不断学习,追求价值,最终的受益者还是我们自己!

大智慧和小聪明》来自互联网,仅为收藏学习,如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URL:http://www.bookhoes.com/7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