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弹改进的12根弦

Humphrey曾提出著名的过程改进六原则,30年过去了,这些原则仍然是跨越了国界、领域、技术和企业文化的一针见血。


Humphrey改进原则一:重要的过程变化必须是自上而下的。重大过程变革如果不是老大发起,最终的结局基本是无疾而终。


Humphrey 改进原则二:改进是所有人的事!管理者、过程执行者、改进推动者(EPG)、过程执行支持者、支持部门、客户、用户等都必须介入改进。如果仅仅EPG或者质量部门在做改进,价值驱动、痛点驱动、问题驱动就是天方夜谭。


改进一起做,麻将一起打

Humphrey 改进原则三:有效的改进的前提条件是清楚的了解当前软件过程的状况:强在哪里,弱在哪里。用Humphrey的话说:如果你不知道你的具体位置,再好的地图也帮不了你!只有知道问题所在,了解过程的约束条件,才能排好优先级,规划好改进。


Humphrey 改进原则四:改进必须是常态化,持续不断!火烧眉毛的改进只能让事情变得更糟。常态化的改进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合算的!因为每个错误、缺陷都可能成为改进机会;危机预防比危机处理更加重要。


Humphrey 改进原则五:没有有意识和不断的强化,软件过程的变化无法真正落地。这是人的天性决定的,让一个新实践变成习惯,变得自然,我们需要经历学习准备、不断实践、提升完善、习惯自然这四个阶段。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提醒、鼓励、监督、支持那些可爱的过程执行者和改进者们。


Humphrey改进原则六:软件过程改进的投入是必须的投资。改进这件事必须是有合适的人来推动、执行。没有规划的改进往往没有投入,那就成了一厢情愿的想法。有人天真的认为改进可以通过引入工具实现,他们没有意识到,将一个不适用过程自动化的结果就是需要有人不断去手工擦屁股、返工。找到合适的过程需要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的去做,需要不断的培训!这里敲下黑板,注意Humphrey把改进的投入称之为投资而非成本,因为投资是需要回报的!


改进有投入,回报在哪里?

    回顾中国软件组织改进的历程,这些Humphrey原则给许多组织点亮了改进之路,但是软件过程改进有自己独特的地方,需要中国式的解决方案。这里我也提出六条软件过程改进原则,算是针对对许多中国软件组织对Humphrey原则的补充。


1. 改进往往是在鸟笼子里面进行,无视这个笼子会导致改进半途而废。估计有些读者也听说过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鸟笼经济”这个词,它代表了自由度和约束的一个平衡。如果你在一家中国国企做改进,比如一个军工研究所,不搞清楚“鸟笼子”范围,不搞清楚哪些是改进过程中不可逾越的鸿沟的话,会碰的头破血流!在规划改进时,需要搞清楚那些是绝对不能变的,就像做需求分析时,同时需要搞清楚重要的约束条件一样。


改进也有个鸟笼子

2. 存在必有其合理性,改进的起点是当前的做法。在推动CMMI的过程中,不少中国软件组织改进的起点是CMMI模型,往往是三级的要求。在这个基础上建立的软件过程往往和现状脱节,让项目组和其它过程执行者做也不是,不做也不是。态度好点的就是形似神不似,态度都没有的就是大家一起玩游戏。多年的经验告诉我,改进必须从当前的做法开始,这才是真正的改进起点。


3. 执行或不执行、介入改进或不介入改进必须有后果。虽然每个CMMI组织都会有过程QA,也有EPG管理着改进,有时甚至可以看到这样的口号:改进是大家的事!可现实却很骨感:许多CMMI组织里,非评估项目像群众演员,高兴了给个台词,不高兴就直接领个盒饭退场。过程改进更被看作是EPG的事,只有几个参评项目,为了迎合GP3.2的要求,提交了一堆“改进信息”。有多种原因造成这种现象,最重要的一条是做与不做没有后果,没有什么区别。当大家意识到这一点,过程执行和改进的动力尽失。


4. 说到做到!做不到不要说!让大家执行的过程必须是现在时而不是将来时,我历来主张立法要松,执法要严。照规矩办事对美国人来讲是没有什么可质疑的,但似乎钻规矩的空隙却是我们更擅长的。过程执行力是实现过程价值的必要条件,而执行力的前提则是可用、可落地的过程。

让你的过程靠谱

5. 把改进当成产品来管理。像产品一样,过程也有用户,也有需求。用户就是过程的执行者,过程改进的直接结果就是解决过程执行者在开发过程中的痛点。每一个改进项就像一个产品的需求,价值有差异,实现难度也有差异。改进规划如同产品规划,也需要排优先级,而决定优先级的主要因素应该是改进项的投入产出比。


6. 让客户理解改进的目的。中国一些软件组织改进效果不尽人意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条是客户不成熟,市场不成熟。虽然中国大部分软件项目招标都把CMMI作为一个考核项,但有谁会为项目的QA人员买单?有谁会为项目在度量方面的投入买单?如果客户不理解、不推动,改进的动力会大打折扣。成熟的客户可以有效的推动组织的改进活动,相信服务于欧美或日本的中国软件企业深有体会。让客户知道,你们改进的最终受益者是他们,如果有可能,让他们了解甚至介入你们的改进!

 

客户是改进的受益者


    在推动改进中,谨记这十二条原则,让它们成为改进过程中可忘记的12根弦,相信你,也会看到一些正面的变化!

弹弹改进的12根弦》来自互联网,仅为收藏学习,如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URL:http://www.bookhoes.com/7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