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的《干法》和春节的“过法”,假期抽点时间阅读下

稻盛和夫,在日本被誉为“经营之神”,曾经创立过两家世界“500强”的企业,也在80多岁高龄时临危受命,拯救日航,并创下了有史以来最高的盈利记录……


如果是普通人写的鸡汤文章,要么直接忽视,要么瞥一眼就算了。但是,如果那些我们似乎都知道的道理,从稻盛和夫嘴里说出来,我们还是要沉下心来,认真地反思一下自己。


稻盛和夫先生的《干法》没有什么高深的理论,道理浅显易懂,是我们在很多鸡汤文章里都见到过的。但是,如果我们对照稻盛和夫先生说过的这些道理,我们没有几个人能够做到的。虽然做起来很容易,但坚持下来却很难。而且,更难的是调整或摆正我们的心态。


我们都想成功,我们都说自己一直在努力,真的是一直吗?我们学习过各种工作和学习方法、技巧,但是我们往往差最后一公里的坚持。当这一公里、一公里、一公里……越积越多时,我们最后只能仰望那些成功的人了。


有时候,想法比干法重要;有时候,干法比想法重要。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往往干法决定了我们的高度。我们并没有太多的机会让我们的想法付诸实施,这就是现实。我们只能通过干法来创造或改造更务实、更有建设性的想法,从而让想法再次转化为干法,由干法让我们梦想成真。


一起来学习稻盛和夫先生的《干法》,相信您会有所改变!


顺祝大家新春愉快!阖家幸福安康!

 


第1章 磨炼灵魂,提升心志:为什么要工作

 我们为什么而工作

“人工作的目的是为了提升自己的心志。”

“日复一日勤奋工作,可以起到锻炼我们的心志、提升人性的了不起的作用。”

“只有通过长时间不懈的工作,磨砺了心志,才会具备厚重的人格,在生活中沉稳而不摇摆。”

“工作能够锻炼人性、磨砺心志,工作是人生最尊贵、最重要、最有价值的行为。”

工作造就人格

“工作就是提升心志、磨炼人格的修行。”

“工作造就人格,就是通过每一天认真踏实的工作,逐步铸成自己独立的、优秀的人格。”

“极度”认真工作能扭转人生

那些智慧迸发的瞬间

“即使在苦难当中,只要拼命工作,就能带来不可思议的好运。”

乍看的不幸,实际上是幸事

“即使你讨厌工作,但又不得不努力工作,那么在努力工作的过程中,你脆弱的心灵就能得到锤炼,你的人格就能得到提升,你就能抓住幸福人生的契机。”

努力工作的彼岸是美好人生

“获得心中快乐的前提是劳动。每天认真工作,努力获得回报,才能让你感受到人生的快乐和时间的可贵。”

“拼命工作的背后隐藏着快乐和欢喜,正像漫漫长夜结束后,曙光就会到来一样。”

坚持“愚直地、认真地、诚实地”工作

“欲望、恼怒、愚痴这三者都是卑怯之心,是让人陷于烦恼的最厉害的东西。”

“一心一意投身于工作,聚精会神,孜孜不倦,精益求精,这本身就是磨炼人格的修行,这样做就能磨炼我们的心志,促进我们成长。”

要每天反省

磨炼灵魂,就会产生利他之心

全神贯注于自己的工作,只要做到这一点,就可以磨炼自己的灵魂,铸就美好的心灵。有了美好的心灵,就会很自然地去想好事,做好事,为社会、为他人着想,并落实在行动中,你的命运就一定会向好的方向转变。

 

第2章 让自己喜欢上所从事的工作:如何投入工作

 改变“心态”

“只要改变心态,每个人周围的世界就会发生戏剧性的变化。”

“天职不是偶然碰上的,而是由自己亲自制造出来的。”

“迷恋”工作

“要想拥有一个充实的人生,你只有两种选择:一种是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另一种则是让自己喜欢上工作。”

“与其寻找自己喜欢的工作,不如先喜欢上已有的工作,脚踏实地,从眼前开始。寻找自己喜欢的工作,往往就像寻找一座空中楼阁;与其追求幻想,还不如先爱上眼前的工作。”

感动给人注入新的动力

“请把感动带来的能量当作动力,更加努力地工作!这就是在漫长的人生征途中顽强生活的最好方法。”

“抱着产品睡”

 “对自己的工作,对自己的产品,如果不注入如此深沉的关爱之情,事情就很难做得出色。”

(这一节里描写了稻盛和夫抱着产品睡的真实故事:“我在炉窑附近温度适当的地方躺下,把水管小心翼翼地抱在胸前,整个通宵我都慢慢转动着水管,用这种方法干燥,同时防止水管变形。”)

倾听“产品的哭泣声”

“当工作遭遇困境、迷失方向时,它能让你倾听到产品发出的窃窃私语,帮你找到解决问题的线索,使你的事业开始新的起飞。”

成为“自燃型”的人

“人也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是点火就着的可燃型的人,第二种是点火也烧不起来的不燃型的人,第三种是自己就能熊熊燃烧的自燃型的人。”

“想要成就某项事业,就必须成为能够自我燃烧的人。”

“要想将自己的能量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让工作顺利进行,就必须成为热爱工作的自燃型的人。”

勇于在“旋涡中心”工作

“为了顺利推进公司或团队的工作,无论做什么事情,都需要有一个精力充沛的、起核心作用的人物。”

“这样的人将成为全体人的中心,宛如一股上升的气流自平地而涌起,将全体人员卷入,带动整个组织一起行动。像这样自己主动领头、带动周围的人把工作有声有色地开展起来的人,我把他们称作在旋涡中心工作的人。”

“无论什么工作,一个人单枪匹马总是很难做好。你一定需要上司、部下以及周围人的协助才能顺利展开。”

“热爱工作,就不会单纯按照上司的指示办,就会有自己制造旋涡的、自主努力的冲动。

 

 

第3章 以“高目标”为动力:持续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不断树立“高目标”

“人本来就具备使梦想成真的巨大潜力。”

“高目标就是促进个人和组织进步的最大动力。”

“你必须自己认真去想,认真去思考,这种思考是一切的开始。”

“不去想,不认真思考,就什么都实现不了。”

“无论对工作,还是对人生而言,这都是铁则。”

把愿望渗透到“潜意识”

“愿望必定能实现。”

“人只要有了这种坚强的意愿,愿望就会变成行动,人就会很自然地朝着实现愿望的方向前进。”

“在人的意识中,潜意识的领域之广要大大超过显意识。经常反复的体验以及强烈的刺激都会进入潜意识。”

“每天,在拼命思索的过程中,愿望就会渗透到潜意识中。”

“要实现高目标,前提就是持续地怀抱能渗透到潜意识的强烈愿望。”

当你竭尽全力时,神灵将会现身

“只有抱着这样强烈的愿望,使出浑身的力量,这个时候神才会愿意现身,才会向你伸出援手。”

“不肯付出加倍于人的努力,而想取得很大的成功,并维持之,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所谓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不是说到这种程度就行了,而是没有终点、永无止境的努力。将目标一次接一次向前推进,就要进行持续的、无限度的努力。”

“这种以短跑的速度进行长跑比赛的无限度的努力,就叫作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平平常常的努力,不管是企业还是个人,都不可能获得理想的成果,只有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才是人生和事业成果的最强动力。”

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乃是自然的机理

“为了自身的生存必须拼命努力,自然界的机理本来就如此。懒惰、不努力的植物不存在,不努力的草类无法生存。”

“动物也一样,不拼命求生必将灭绝,此乃自然的铁则。”

 

第4章 持续就是力量:抓紧今天这一天

  持续的力量能将“平凡”变为“非凡”

“伟大的事业乃是朴实、枯燥工作的积累。”

“那些让人惊奇的伟业,实际上,几乎都是极为普通的人兢兢业业、一步一步持续积累的结果。”

“专心致志于一行一业,不腻烦、不焦躁,埋头苦干,不屈服于任何困难,坚持不懈。只要你坚持这样做,就能造就优秀的人格,而且会让你的人生开出美丽的鲜花,结出丰硕的果实。”

“看起来平凡的、不起眼的工作,却能坚忍不拔地去做,坚持不懈地去做,这种持续的力量才是事业成功的最重要基石,才体现了人生的价值,才是真正的能力。”

“将努力变为持续的力量,就能让你这个平凡的人变成非凡的人,你就会具有强大的力量。”

比昨天更进一步

“工作的成绩和进度以今天为单位区分,然后切实完成。”

“在今天这一天中,最低限度是必须向前跨进一步,今天比昨天,哪怕只是一厘米,也要向前推进。”

“同时,不单单是前进一步,而且要反省今天的工作,以便明天要做一点改良、要找一点窍门。在前进一步时,一定同时是在改善、改进。”

“奔着每一天的目标去,让每一天都有所创新,就会天天前进,天天获得积累。”

“将今天一天作为生活的单位,天天精神抖擞,日复一日,拼命工作,用这种踏实的步伐,就能走上人生的王道。”

全力过好今天这一天

“京瓷公司创建至今,从来不建立长期的经营计划。”

“计划变更如果频繁发生,不管你建立什么计划,员工们都会认为,“反正计划中途就得变更”,他们就会轻视计划,不把它当回事。”

“自京瓷创业以来,我只用心于建立一年的年度经营计划。”

“小小的成就连绵不断地积累、无限地持续,这样,乍看宏大高远的目标就一定能实现。这个方法就是最确实的取胜之道。”

能力要用“将来进行时”

“如果只用自己现有的能力来判断决定“能做”还是“不能做”,那么,就不可能挑战新事业,或者实现更高的目标。”

“人的能力有无限伸展的可能。坚信这一点,面向未来,描绘自己人生的理想。”

““现在也许不行,但只要努力一定能行。”首先相信自己,然后必须对“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怎样能提高”进行具体深入的思考。只有这样,通向光明未来的大门才会打开。”

将“不可能”变成“可能”

“相信能做,然后加紧努力,不久的将来就一定能做成。”

“将“不能做的工作”当作“能做的工作”,接下任务,然后发奋努力,达到实际上“能做”——从不可能中孕育出可能。”

“人的能力这个东西,绝不是一成不变的。所谓“能力”,归根到底,应该采用“将来进行时”来估量。”

“已经不行了”的时候才是真正的开始

“当项目遇上难以克服的困难,认为“已经不行了”的时候,其实并不是终点,而是重新开始的起点。”

“即使在工作被逼入“技穷策尽,已无办法可想”,不得不放弃的地步时,也不是终点,而是第二次开始的起点。”

苦难和成功都是考验

“得意时不忘形,失意时不消沉,每天每日勤奋工作,这比什么都重要。”

“在胜利和挫折的考验中,每一天都拼命努力,这本身就是在孕育成功的种子。”

不要有感性的烦恼

“人生难免有失败的时候。”

“这时候绝不可心情郁闷,不要有感性的烦恼。”

“确实,人生总有烦恼缠身,但是即使发生了巨大的不幸,好像真要活不下去了的时候,也绝不要痛苦得撕心裂肺。”

“失败了没关系。只要失败后认真反省,然后把精力转向新的行动,那么即使一时被逼入穷途末路,最后也一定能获得成功。”

“针对自身所处的环境,是采取卑屈、怨恨等消极的态度,还是把困难的任务当作自己发展的机会,以积极的态度去应对?选择不同的态度,走不同的道路,到达的终点也会大相径庭。无论是工作还是人生,都是同样的道理。”

哪怕险峻高山,也要垂直攀登

“只要允许自己稍稍妥协,那么持续的努力就会画上终止符。”

“秉持坚定的意志,一步一步、一天一天、踏踏实实努力的人,不管路程多么遥远和艰难,到时他一定能够登上人生的山顶。”

 

第5章 追求“完美主义”:怎样才能出色工作

 出色的工作产生于“完美主义”

““完美主义”只有在每天认真的工作和生活中才能产生。”

“成败取决于“最后1%的努力”。”

“如果不论做什么事都能贯彻“有意注意”,那么,不仅能大大减少差错和失误,而且当问题出现时,也能够立即抓住问题的本质,迅速予以解决。”

橡皮绝对擦不掉的错误

“能够做成事业的人,都是掌握了“完美主义”,并将它贯彻始终的人。”

“在工作中有很多用橡皮绝对擦不掉的事情,而且,抱着“错了改改就行”这种想法做事,小的失误就会频繁发生,其中就隐含了导致无法挽救的重大错误的危险性。”

最重要的是“注重细节”

“事物的本质决定于细节,美好的事物产生于注重细节的认真态度。”

“比道理更重要的是重视经验。”

“具备优良性能的产品应该是外观令人赏心悦目的产品。”

“因为“外观”就是“最外显的品质内容”。”

“外表赏心悦目的产品也会让人觉得是性能优良的产品。”

“为了把产品做到这样的程度而不惜一切努力——这种“完美主义”,是企望登上“创造”这座高山山顶的人们无论如何必须具备的理念。”

事先“看见完成时的状态”就定能成功

“在头脑里思考再思考,反复进行模拟演练,就能看见未来。”

“当你对事情的各个细节都有了明确的印象,最后的结果一定是成功。”

“缺乏强烈的愿望和深入的思考,事前看不到结果,那么,可以说事业和人生的成功都是靠不住的。”

抓住一切机会磨炼“敏锐度”

“这样一种细腻的“敏锐度”是在工作中“贯彻完美主义”必不可缺的。”

不是“最佳”,而是“完美”

“将公司办成世界屈指可数的大公司,这个人物拥有出色的经营哲学。”

 

第6章 “创造性”地工作:每天都要钻研创新

敢于走“别人没走过的路”

“实际上,那些没人敢走的泥泞之路,行走虽然艰苦,却通向难以想象的光明灿烂的未来。”

“每天,哪怕很少一点,也要在“创造性的工作”上下功夫。即使一天的进步微不足道,但若经过十年的积累,就一定可以孕育巨大的变化。”

“不满足于现状,总想做得更好,总想不断提升自己,有没有这种“想法”或许就是产生“成功”与“失败”之间差距的根源。”

“每天一点的钻研创新,日积月累,今天比昨天进一步,希望做得更好,这种“上进心”是工作和人生中最重要的,也是进入真正的“创造”之门的秘诀。”

外行的长处是可以自由发想

““外行”没有先人观念,不拘于既成的习惯、惯例,总能自由发想。这是向新事物挑战时最大的优点。”

“成就新事业,是那些不被任何成见束缚、冒险心强烈的“外行”,而不是在该领域经验丰富、具备许多常识、积累了许多经验的专家。”

既然定了计划,就一定要实现

“在人的“思想、愿望”里面包含着成就事业的力量。

乐观构思、悲观计划、乐观实行

“开拓新事业并让它获得成功的人,多数是天性乐观的人,他们能够开朗明快地描述自己的未来。”

将创造发明导向成功的“正确的地图”

即使每一天的努力和钻研创新只有很小一点点成绩,但是,如果积累1年、5年、10年,那么进步之大就极为可观,最终就能获得惊人的创造性的丰硕成果。

改善与改良最重要

“即使是平凡简单的工作,只要不断地钻研创新,也会带来飞跃性的进步。在每天的工作中时刻思考“这样做是否可行”,带着“为什么”的疑问,今天胜过昨天,明天胜过今天,持续不断地工作进行改善与改良,最终一定能取得出色的成就。”

 

 

 

稻盛和夫的《干法》和春节的“过法”,假期抽点时间阅读下》来自互联网,仅为收藏学习,如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URL:http://www.bookhoes.com/9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