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与孤独

英国小说家毛姆有本很著名的小说,《月亮与六便士》。书里面讲了一个证券经纪人斯特克兰德,着了魔似的放弃家庭,不顾贫瘠,世俗评价,追求自己的绘画梦想,最终用生命完成了不朽画作达成心愿的故事。



虽然我说着好像是个励志故事,但主人公却远远不像很多鸡汤文里面那么招人喜欢,相反他是一个刻薄、薄情、疯癫、偏执的人,为了他的追求几乎伤害了身边所有的人。也可能是像所有才华极为出众的人一样,主人公也有着极为不招人喜欢的性格,但最终他死后才华受到了世人的认可,他的画价值飙升,那些他生前曾经伤害过的人,竟然也把和他有过一些交集作为一种荣耀了。


就像毛姆的书名那样,月亮与六便士,月亮代表梦想,而六便士代表生活的苟且,我们应该去追求哪个?显然主人公是那个放弃六便士追求月亮的人,而且从作者对主人公的设定来看,作者也是比较倾向于追求月亮。


看完这本书之后,我不禁产生了一个疑问,主人公最终的才华受到了认可,于是他的的各种怪癖也被世人原谅甚至津津乐道,他追逐梦想的做法也受人推崇,那如果他就是没有才华,最终碌碌无为,结束悲惨一生呢?还会有人认同他的性格和行为么?


就像梵高死后画作没有出名,那他被人记住的就是一个疯疯癫癫的懒汉,《月亮与六便士》小说主人公如果死后画作没有被发觉,也就只是一个被人唾弃的刻薄寡恩之人。


之前看过一本书《赌博思维》里面有个观点说,我们总是会根据结果来评价一个选择的正确性。如果追求梦想,抛弃世俗最终成功了,人们会大加歌颂,而如果没有,那你的人生就是场闹剧。


到底追求的是月亮还是六便士,每个人的选择都不一样,我会敬佩那些无论结果都坚定自己追求的人。既然想要追逐月亮就要做好一无所获的准备,如果能像《月亮与六便士》的主角斯特克兰德那样在生命的终点仍在执着追求梦想,在平静和淡然中离去,那依然值得人们尊敬。 


END

作者:锅哥不姓郭

   




梦想与孤独》来自互联网,仅为收藏学习,如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URL:http://www.bookhoes.com/9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