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自由的路径
在我公众号第一篇就写了财务自由,投资的目的是什么,我想就是实现财务上的自由。所以做投资得了解它。很多人上来不假思索就会讲财务自由太难,没有个大几千万上亿资产很难实现。
其实这就是常识和认知的问题。谈到常识,昨天看到查理芒格的一句话很有深意:“所谓常识,是平常人没有的常识。我们在说某个人有常识的时候,其实是说他具备平常人没有的常识。人们都以为具备常识很简单,其实很难。” 并不是我们不聪明,就是因为我们总是想当然,凭感觉,也就造就了我们没有常识。
财务自由的门槛其实不高,博多舍费尔的《财务自由之路》里面提到,财务自由需要三步走:
1. 财务保障,就是衡量一下家庭一年的各种开支,留足一年的开销处于随时可支取的状态,比如1个月各种开销1万元,就需要留足12万,放入余额宝这种流动性好随时可支取的账户。财务保障相信很多家庭都能达到,它能让你在危机中可以生存下来。
2.财务安全。财务完全的目的是可以让你一直生活下去,达到财务安全需要的金额最简单的计算方法就是,月支出*12÷4%,假如你月支出一万,一年就是12万开销,除以4%也就是300万。4%是市场无风险利率能够达到的收益,比如买国债,保本银行理财,债券基金基本都能达到。也就是说你有300万即使不懂投资,也有渠道稳稳赚够4%也就是12万的利息收入,供家庭开销。当然如果你的开销在一个月5万,那么就需要1500万来实现财务上的安全了。
目前来讲我还没有达到月均1万的消费水平,也就是说我只要312万就可以达到财务保障加财务安全的地步。当然,这些都要根据个人消费水平和投资水平来定。假如你是投资高手,一年能够稳赚年华10%的收益,那么财务安全这个金额就可以少一些,12万÷10%=120万就可以达到。不过为了考虑投资的不确定性,还是用4%更保险一些。10%其实也不难达到,股市的平均收益就在10%左右,你只需要跑赢平均就行。只不过现实中,大部分人都是被割韭菜的人,别说赚10%,绝大部分都是亏10%往上。
3.财务自由。有别于财务安全,财务安全是保证正常的生活水平,如要提高消费层次就需要财务自由了。比如买一套房子几百万就可以打破财务安全的保障。财务自由就会解决这种困扰。既然财务安全保障完毕,就可以用剩下的钱为了财务自由而投资高风险的股票,基金等投资品,稍微激进一些也并无影响。比如你一个月5万开销,但为了改善生活达到享受上财务自由的水平,你需要额外5万的花销,也就是月消费10万(一天3千多块啊),如果保守点这部分还买国债(按4%收益算),需要3000万的资金实现财务自由。这种方案就是对于投资小白级别来算。如果按照前面所讲激进一些(按照投资收益10%来算)仅需要1200万就够了。
把以上三个部分的金额相加就是你实现财务自由的金额。比如你一直月消费一万,财务保障需要12万,财务安全需要300万,财务自由需要300万,差不多600多万就能达到你想要的财务自由。这还是对于投资小白来讲的,假如你投资收益能够达到年华10%,上面的金额就回变成12+120+120,也就是二百多万。对于我们目前的生活水平来讲,200多万你都能实现不工作自由的状态。当然大部分人的欲望不会满足一个月只消费1万,按5万的话差不多。那就需要60万+1500万(60÷4%)+600万(60÷10%)差不多接近2000多万就可以实现。如果你的投资水平更高,中间的4%可以变成8%,后面的10%可以变成15%(巴菲特20%,15%算是卓越投资人水平了),那你需要的资金量越少,可能只需要60万+750万(60÷8%)+400万差不多1200万来实现。
所以你看投资水平越高,实现财务自由的金额越少。1000多万对于生活在一线城市里就是一套房的问题,但是你如果不懂投资,你需要的财务自由的成本就会上升。之所以很多大城市的居民没有选择这条路,一是认知的问题,认为房子依然会涨,不知道什么是财务自由…二是投资水平的问题,毕竟投资并不是谁都合适…
我一直认为实现财务自由通常只有两种手段,一是靠投资,另外就是靠创业,成为企业家。不论是投资还是做企业,其实都不容易,需要你有超越常人的知识和经历。做企业应该更难,大部分人都不是做企业的料,投资可以去选择最好的企业去投,但自己做企业却未必会做成最好的企业。因此,普通人剩下的只有一条路就是通过投资。懂点投资,并不一定会让你实现财务自由,但是一定会让你离它更近。但千万别忘了,投资也不容易…
《财务自由的路径》来自互联网,仅为收藏学习,如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URL:https://www.bookhoes.com/38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