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测量分析过程域有用吗?

测量分析过程域是GJB5000标准中的关键过程域。但在实践当中,无论是达到GJB5000二级还是三级资质的组织,该过程域都只发挥了有限的作用。特别是在那些GJB5000二级组织当中,测量分析过程的作用不被理解,测量分析过程流于形式,测量数据和分析结果没有任何价值,也无人关心。

测量分析过程有什么用?在标准当中已经给出了解答。

测量分析作为三大基本支持类过程域之一,它对所有的过程域提供信息支持。换句话说,你要评估哪个过程做得好不好,或者要对哪个过程进行过程改进,都离不开测量分析。

可能过程改进对于刚实施GJB5000二级的组织来说有点远,那我们就谈谈更为具体的问题。

不管我们做不做GJB5000,一个有研发生产任务的组织都离不开项目管理。而这个测量分析,就可以为项目管理的很多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比如,一个项目是否要立项,需要进行成本收益分析。而成本收益分析就离不开历史项目的的测量分析数据,因为这些历史项目的数据往往是我们估算新项目成本和收益的基础。

再比如,我们要控制项目的进度,就需要使用挣值分析或者是偏差分析这些数据分析技术,而这些分析的数据的采集,当然离不开测量分析过程。

所以,测量分析过程没有发挥作用,并不是它本身无用,而是我们的项目管理者,在遇到项目管理问题的时候,仍然只凭经验解决问题,完全没有意识到可以使用测量分析这个工具。

这是人们主观认识上的差距。

同时在客观上,我们也要反思下我们组织定义的测量分析过程是否与项目管理结合得不够紧密。

实施GJB5000的组织,通常都是按照GJB5000标准的要求,定义了测量目标和测量项,以及采集、存储、分析规程,但却很少考虑这些定义和实际应用有什么关系。同时,在培训测量分析过程当中也不会提及这一点。所以,到了项目组操作之时,对于测量分析过程的用处更不知晓。

要改变这个现状,就应该从这两方面入手:

  • 加强用数据解决问题的文化

组织应当建立和发扬“用数据说话”的组织文化,培养管理者依靠数据进行决策的习惯。如果一个项目管理者在制定计划、控制进度和质量等方面都需要使用数据作为支撑,他就会逐渐知晓应该获取哪些测量数据,那么项目的测量目标和测量项将不再是水中花,镜中月。

  • 组织定义测量目标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组织的测量分析过程定义要考虑与实际应用相结合。要做到这一点,可以从测量目标的描述入手。测量目标就是为了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而不能是为了测量而测量。

PS:最近在学习《活用PMBOK指南:项目管理实战技术》时,感受颇深的是,测量分析就是项目管理的工具,管理者可以根据自己遇到的项目问题挑选合适的数据收集和分析技术。其实这与GJB5000标准中把测量分析定位为各个过程(当然包括项目管理)实施的支持类工具是一致的。可惜,我们很多GJB5000的实践者并没有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

这正是:

测量分析打辅助,支持所有过程域

遇到问题要解决,采集数据去分析

参考书目:活用PMBOK指南:项目管理实战技术,作者:[美]辛西娅·斯奈德·迪奥尼西奥,译者:薛蓓燕,骆庆中,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作者简介:王小双,长期从事GJB5000推广、实施、评价、改进的工作,创建《软件工程之思》微信公众号,一直在《软件工程之思》分享GJB5000、CMMI、软件工程的知识和感悟。现致力于GJB5000咨询以及软件过程改进、软件工程能力提升的研究工作。

你认为测量分析过程域有用吗?》来自互联网,仅为收藏学习,如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URL:https://www.bookhoes.com/40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