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在哪里?-从风险意识和诚信观说起

十几年的项目建设经历,让我对各地人的诚信观有了深刻的认识,哪里也有好人,哪里也有坏人,诚信多是利益面前的摇摆,言过其实,朝令夕改是性格,也是习惯。南方人为什么口碑好?我认为主要是他们细致和认真,因为基础工作扎实,执行起来才顺畅。北方人场面,言过其实的多,承诺无法兑现,也就更喜欢说情感。聪明的人会说,因为说的和做的常有出入才失信,这种风气正在有些地方蔓延,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腐败、裙带、人情,只能滋生不公、失信和颓废。
山东人热情好客,礼仪之邦好面子,常常出现打肿脸充胖子的情形。山东人的不诚信主要是兜不住了,但凡能撑住还是要脸面的,我始终认为山东人应该学习南方人的精细,量力而行不要逞强被动。商业活动中的诚信首先是对规则与合同的敬畏,所有的不诚信都源于心无敬畏,再就是利益面前的昧心无奈。如低价中标想投机取巧结果发现不可行毁约的,成本计算失误仓促报价后来发现亏本毁约的,市场发生变化严重影响收益毁约的。
谈到诚信履约不得不谈一下低价中标问题,低价中标是把双刃剑,一方面是招标方的主观引导,另一方面是投标方的无原则迎奉,但终究是招标方没有数,投标方想投机促成。商业合作没有利益就没有动力,恶性竞争造成市场混乱,应加大对违约行为的惩戒,如高额罚款追究法人刑事责任。 就像查机动车酒驾,如果不是入刑的话,哪有今天这样的震慑力?!在立法和执行上狠抓落实,就会有效遏制投机行为。
执法与合同履行中遇到有人这样说:“我们确实错了,但是无能为力,还请通融关照。”若遇到严词拒绝,立马露出峥嵘面孔,撒泼耍赖胡搅蛮缠,甚至恐吓威胁谩骂,似乎他才是受害者。也会打感情牌,什么担待包容,与人方便积善,没有一壶酒解决不了的问题,说不定峰回路转留条后路。为什么会有这种怪相?如此善变。就是没有敬畏心,没有规则感。这种人常常说的比做的好,翻脸也快。失信不是偶然现象,撒谎是一种习惯,随着大数据支撑下的征信透明,不诚信将会成为过街老鼠无处容身。
从风险的角度看,合作前的考察和评估太重要了,很多单位以后付款予以规避是在掩耳盗铃。新客户合作要认真做好征信评估,并对重要客户进行现场考察,了解对方的经办人、负责人、法人,据以评估是否合作。很多时候选择比努力更重要,一定要选择有实力想合作的客户,坚决淘汰没有实力不规矩的客户。不规矩通过人能识别出来,通过合作能感觉出来,要认真细致地观察,动态持续地判断。独善其身是小善,风清气正在环境,中国人从物质小康到精神小康还有一段漫长的道路,诚信从我做起。



敬畏在哪里?-从风险意识和诚信观说起》来自互联网,仅为收藏学习,如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URL:https://www.bookhoes.com/40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