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叙事:请沉默五分钟吧(外五篇)
记得曾经看过一部电视剧,讲述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事。故事中有两个学生由于打架而被老师拽到了办公室,眼看一场暴风雨就要来临了。这时,校长推门进来,只是对面色铁青的老师轻轻地说了这么一句话:“请你沉默五分钟后再批评学生吧!”校长走出去了,刚才还发火的老师果真沉默了五分钟,结果两位学生相互道歉,事情就这样结束了。
这个故事的片断深深地留在我的记忆里,多少年来也不曾忘记。刚开始时对这句话也产生过怀疑:难道这微不足道的一句话竟有这么大的威力吗?
在偶然的一天,这句话得到了印证。那天上午,我上完语文课,回到楼上办公室。椅子还未坐热,就有学生报告说班上两个男生打架了。身为班主任的我赶忙下楼,发现是班上的金星和云峰。只见金星铁青着脸,云峰紧握着拳头,仇恨似的对峙着。云峰看到我,松开了拳头,垂下了脑袋。可是金星却不买我的账,嘴里骂个不停,连劝架的我也给骂了。我不由得火冒三丈:那还了得,连老师都敢骂?当时正在气头上的我拉开了桌子,决定把他抓到办公室,再狠狠地剋他一顿。却不料他索性躺在地上打滚,哭喊着。眼看要上课了,怎么办呢?问了周围的同学,都说是云峰没理由打了金星,金星才气起来还手的,而且这两个小男孩是邻居,父母亲长期不合。糟糕!如果事情处理不当,说不定会导致两家冲突呢!于是。我马上叫两人上办公室。云峰明知错了,一说就上了办公室。而金星这时无论你怎么幼说,他就是外甥打灯笼——照旧。上课铃已响,这节课眼看要被搅和了。无奈之余,我叫来要上课的数学老师,硬是把金星抬到了办公室。
办公室里,一个站着,一个则蹲坐着,边哭边骂,一看这阵势,我内心更气:到了办公室,嘴还这么硬。我刚要发作,突然间那句话在我耳边回响:请你沉默五分钟后再批评学生吧!伸出的手缩了回来,云峰奇怪地看了我一眼。我顺势坐在了椅子上,一句话也不说。拿出一本书,装作看书,好像遗忘了刚才发生的事。刚刚还哭骂不停的金星,不知何时停止了哭骂,用眼瞅着我。我又假装到另一房间拿东西。等我回到了办公室,发现刚才蹲坐着的金星站直了身体,而且两人的眼睛都跟随着我走动。我刚才的气也不知飞到了哪里去了,只觉得这两个小男孩挺有趣的。
时间在悄悄地流逝,这两个等待挨批的学生有点受不住了。刚才还是仇敌般的小冤家竟互相用眼神查问起来。看到这情形,我走到了金星的身边,先把他身上的尘土拍干净,再柔柔地对他说他的许多优点,完全避开刚才发生的事,然后再动员云峰向金星道歉。金星这时却转过来对我说:“老师,我不该骂您,我错了。”我欣喜道:“我接受你的道歉,那你们俩怎么办?”我边说边拉住他们的手,让他们的手握在了一起。两个人都笑了,我也笑了。之后,两人倒成了好朋友。
当我们生气时,请先沉默五分钟吧!这样会使我们能够冷静地面对突发事件,会让我们放下一种平常无法放下的心态。在沉默中,我们的理智会战胜情感;在沉默中,我们会改变习以为常的传统的教育方法;在沉默中,我们会同时收获欣喜。
桥
初为人师,我的心情起伏不定,我是不小心误入师门的,当老师并不是我的理想,所以面对学生,我无法产生热爱之情,相反,当学生因种种原因令我生气时,厌恶的感觉倒与日俱增了。
像今天,当我对耿耿发出第五次眼神的警告,他仍视若无睹,继续沉浸在那不知名的遐想中时,我的愤怒简直达到了极点,终于,我忍不住了,摔下手中的课本,气势汹汹地冲到了他座位上,一把揪住了他的衣领,将他往教室外面拖。然后,一言不发地转过身,回到课堂,仍平静地讲着早已“食不知味”了的课。
等到进行“巩固练习”这一环节时,我才偷偷地把目光投向教室外面的耿耿,此时的他看上去有些惊慌无助,整个都快变成泪人儿了,我的心随着他因哭泣而抽搐着的双肩倒变得柔和了许多,甚至都有些后悔了,为自己的急躁。本想走过去,同他说上几句话,然后让他回教室,可转念又一想:这个耿耿平时的成绩并不好,上课时又如此不专心,今天被我这样处罚,完全是“罪有应得”,我一定要抓住这次机会,给他一点颜色!于是,我马上告诫自己千万别被他可怜兮兮的假象给迷惑,还是让他继续站在外面反思反思,用心地反思吧!
中午回到宿舍,脑海中一直挥不去课堂上的那一幕,再次地,我又为当老师感到后悔了,唉,什么“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我看是“太阳和月亮下最受气的职业”才对,不是吗?白天的课堂,晚上的青灯孤影,哪个老师不曾有过怨叹呢?只是有些老师怨叹过了之后,仍能够满腔热情地投人其中,甚至不亦乐乎,而有些老师怨叹过后则会想方设法地逃离,我绝对是要属于后者的。
因为我的梦想一直都是要成为一名桥梁专家,受小时候学的课文《赵州桥》的启蒙和听过的茅以升故事的激励,我的造桥梦相当狂热,只要一想到我设计的各式各样的大桥“飞架南北”,使“天堑变通途”时,想到行走在上面的车辆和行人惊叹的目光,想到那些江河湖海因了我的桥而更加壮美多姿时,我的心里就会豪气顿生……“咚、咚”,传来敲门声了,探进来了几颗小脑袋,是班长容容和其他几个同学,他们是来替耿耿请假的,原来是耿耿的妈妈病逝了!就在中午放学之后,容容他们还给我讲了许多关于耿耿的事,父母离异,耿耿被判给了母亲,可母亲体弱多病,反倒需要年幼的耿耿照顾她……
几张小嘴还在动个不停,我的脑中却一片空白了,无法形容的痛楚刹那间从心底升腾而起,怎么会这样呢?一个不到十岁的孩子负担着那样一个沉重的家庭,作为他老师的我非但不知情,反而待之以残暴冷漠的态度,甚至内心里还有些自鸣得意“训生有方”。回想课堂上他无助的身影,他可怜的泪水,我真的懊悔极了。
下午上课时,望着那个空空的座位,我无法平静。终于等到放学了,由容容几个同学带路,我到了耿耿家,穿过外面忙碌的人群,我在一间昏暗的小屋里找到了耿耿,他一见我,又涌现出了和上午一样的惊慌神情,我一把搂住了他,泪水夺眶而出了,随着而来的是深重的愧疚感:一个“身在讲台心在飘”的人、一个没有爱心的人,有什么资格教书育人?根本就不配啊!
夜幕降临了,第一次怀着异样的心情,我坐在了橘黄的灯光下备课、改作业,蓦地,一段这样的文字冲进了我的视线,是白天布置的作文《我的理想》:
我的理想是长大后当一名老师,因为我觉得当老师很了不起,他可以用粉笔架起一座知识的大桥,使每个小朋友过桥后都能学到好多好多的东西……
再一次地,我的心被重重的撞击了,愚笨如我啊!只会一味地在琐碎的挑剔和徘徊中编织理想,怎么就不明白实际上自己正在实现理想,也许不会有太多人看到这座桥的耀眼夺目,但学生们却能够真切地感受到,并且终生都从这座桥中受益,天底下有什么桥能比这座桥更加永恒牢固呢?
感谢学生,在我初为人师的第二十三天,送给我这样一座心灵的彩虹桥,使我懂得:也许我们无法选择命运,但是我们可以圆满人生!
老师,课堂上请慎言
一天,读一年级的孩子放学回来,边放书包边说着:“妈妈,老师今天可真会开玩笑!”说话的语气很不自然。我问他老师今天怎么开玩笑啦?孩子说:“上语文课,老师说‘等一下要把白的眼珠子挖出来,还要把施的手指头一个个地砍下来’,结果她没挖白的眼珠子,也没切施的手指头。老师这不是真会开玩笑吗?”孩子说完,脸上的神情更是极不自然。我听了,一时无言以对。过了好一会儿,我才这样引导:“老师这是在吓唬那些学习不认真的同学。课堂上,那个白和施是不是没听老师的话呀?”孩子随即说道:“是啊,上课老师在教生字,白眼睛没看老师手指的生字,施在做小动作。”听了孩子的回答,我心中有底了,于是因势利导:“这就对了!以后上课你们都专心听老师的话,老师就不会再开这样的玩笑了。”孩子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过后我细想了一下,也难怪孩子想不明白,“挖眼珠子”“切手指头”,就是我们成人听了也不禁毛骨悚然,更何况六七岁的稚童。“师者,人之模范也。”既为“范”,师者的一言一行都极有可能影响着孩子或被孩子模仿着。课堂上,这样的语言若是经常出现,孩子那小小的心灵还会纯真吗?
记得曾经有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隆冬的下午,天气很冷,一位临时去代课的语文老师让学生朗读古诗。当他沉浸在学生琅琅的读书声中时,发现其中一个大个子男生却无所事事,茫然地东张西望。这位老师立刻走了下去,一次比一次严厉地喝问他怎么没有书?直到第四次,那位男生才极不情愿地弯下腰,从腿上解下书来。此时,那位老师气极了,恶狠狠地骂道:“你,你……这样读书会有出息的话,我手掌心煎鱼给你吃!”学生们哄堂大笑。那位大个子男生被扭曲了的脸十分难堪。
事后,这位老师很快就将此事遗忘了,只是在那一年的教师节,这位老师意外地收到了一张自制的、简陋的明信片,上面写着:“尊敬的老师,节日快乐!您的话永远激励着我前进。”没有落款。此后,年年教师节如此,只是明信片由自制的变成了印刷品。一直到收第十四张明信片时,这位老师读了附在明信片中的一封短信,才明白一切。此时,当年的那位大个子男生已读研究生即将毕业,要去南极考察了。他在信中说“……那次把书绑在腿上并不是为了调皮,而是当时太冷。我家穷,穿着单裤,墙脚有个小洞,冷风吹人,我被冻得实在不行了,才出此下策……”这位老师读后惭愧极了,他不禁汗颜:自己是否手掌心煎鱼吃?从此,“手掌心煎鱼吃” 这句话在他的词汇中消失了。
古人曰:“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幸好故事中的那位大个子男生是一个性格坚强的学生,他选择了进取;如果是个懦弱的学生,他智慧的火花不就熄灭在老师的那一通训斥里了吗?至此,我们不得不深思: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鲜活的生命个体,而不是一台机器,任凭你拆卸拼装;他们如同璞玉一般,成品的优劣,关键要看雕琢者的手艺。课堂上,我们应学会尊重学生的人格,宽容学生的缺点,让他们保持一颗纯真的童心,快乐成长。老师,为了孩子,课堂上请慎言!
我罚自己值日一天
平平是我担任班主任以来,最为顽固而又顽皮的学生,每次值日,劳动委员总告诉我“平平又溜走了。”看着他扫地,他也只不过磨蹭着,等我一转身他又无影无踪。多次找他谈话,他嬉笑着,摆出一副漫不经心的架势,做个稍息的动作,嘴巴咧向一边傻笑不停,我发怒时,他立即逃之夭夭。我又一次和风细雨地问他:“为何跑?”他说:“四年级时,老师发怒甩我耳光,我的耳朵都快被打碎了,我还是跑了好,免得让老师出医药费。”是的,四年级的老师因甩了平平两巴掌造成轻微的耳失聪,家长闹到学校,老师赔了不少的医药费。我赞扬他能体谅老师难处时,他惊讶着……最后吹着口哨离开了。
“平平又不擦黑板,地也不扫跑回家了。”劳动委员又一次报告,我火冒三丈,可还是平静下来同劳动委员一起扫完教室。劳动委员见我同学生一起搞卫生,十分感动地告诉我,应该到平平家去家访一趟,我同意了。通过劳动委员的带路,我来到平平贫寒的家,平平躲着不见我,他的父亲告诉我,平平妈妈采茶跌成瘫痪后,苦了孩子,平平又得做一日三餐的饭菜,又得照顾妈妈。平平的爸爸每天要到离家较远的木制品厂给人锯板,起早摸黑,中午饭还得在厂里吃,家庭经济十分拮据。平平懂事,有时还在外面拣些破烂卖钱给妈妈治病……一听到这里我脑子好似炸开似的,多好的孩子,我还因他迟到一节课罚他值日,我是多么残忍的班主任,学生心灵已经有了创伤,我还要洒把盐……
翌日,我在班级自责地将平平的不幸编成故事讲给同学们听,孩子们都伤感地落下泪来。最后我说:“这个苦命的孩子就是平平,我真不该这样对他。现在我决定,我罚自己值日一天以表示我改正以前处罚同学的错误。”班内一片寂静,孩子们惊愕之余,用掌声表示我对学生的理解,平平那“顽固” 的头也低下了,用手不停地擦着眼睛。
当天,我每节下课都到教室擦黑板,放学后拿起扫把扫地兑现自己的诺言,平平和许多学生要帮忙,我强行让他们回家,这一天我特意将课桌擦得一尘不染……
没想到我这一行动带来极大的教育效应,每天教室的地板和桌椅都被同学争着打扫和擦洗,一连几个星期,我们五(3)班都保持着“卫生流动红旗”,村中的南街居委会还送来感谢信,感谢班里六名同学在“双休日”里为街道清理卫生、疏通自来水管道,替扫盲班学员批改作业……
身教胜于言教,只要教师“蹲下来看学生”,走进学生心灵,一定就能更多地理解教育的奥妙。
老师的微笑
在我的记忆里,至今仍保留着小学时陈梅庄老师的那次微笑。时隔久远,可它仍常常不请自来,使我沉浸在一种对于生命、工作的美好体验之中。
那年我读五年级。由于家里穷,我经常用表哥写剩的铅笔头。那时我真的很希望自己能拥有一支崭新的笔。一天下午,我吃过午饭就来到学校。当时同学们还没来,老师们也在午休。教室的讲台桌上,放着陈梅庄老师那支镀金钢笔,我偷偷把它放进自己的书包里。
下午第一节语文课上,陈老师找起了她的钢笔,从不说谎的我把答案写在了脸上。放学后,老师叫我去房间一趟。到现在我还清楚地记得,那时我的心就像要绑赴刑场似的狂蹦乱跳。一路上,老师的冷脸冷语,不断闪现在我的脑海里。我不敢想象老师会怎样惩罚我。到了她的房门前,我所有的感官全都紧张地张开了。门开了,露出了老师的脸,令我震惊的是,她竟是嘴角弯弯地微笑着的。一刹那间,我只觉得仿佛是阴沉的天空被捅出了一个窟窿,光芒四射的阳光瀑布般地倾泻而下,暖人心腑。我紧张害怕的心一下子松弛了下来。也许太出乎意料,那一刻,就定格在我的脑海里,成为一种永恒,使我至今仍可栩栩如生地把它再现出来。
谈话几乎是在老师的微笑中进行的。在她的微笑中,我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在她的微笑中,我看到了老师为人师者的博大胸襟。她教育了我,但并没有使我感受到生活的寒冷。那个下午,对我而言,依然是生命中一个阳光灿烂的时分。那阳光,就是陈梅庄老师的微笑。
如今,我选择了和陈老师同样的职业。每每站在孩子们面前时,我总不忘微笑着面对他们。
感谢
我短短十年的教学生涯说起来仍是一张着墨不多的素描,上面没有什么斑斓的色彩,也谈不上什么炫目的光环。然而,回顾所来路径,那苍茫之中似有什么依然牵扯着我心中的感动。
记得那是师范毕业后不久的一个学期,我教一年级,每天都要为学生的大小事情操心,心情自然好不到哪里去,而那时的我对“师道尊严”这四个字是顶礼膜拜的,所以每天还少不了板着面孔捍卫。就在这样一个可恶的老师面前,居然有个小男孩小心翼翼地捧着一颗泡泡糖,大无畏地跑上讲台,兴冲冲地说:“老师,给你吃。”说完,放下糖跑了。我目瞪口呆了,不知该说拒绝还是接受,只觉得有一股暖流脉脉涌上,渐渐凝成团,缓缓地流动。
今天,我知道要说什么了,我要说:“谢谢你,孩子,你用稚嫩的行动为老师打开了一扇童心的大门,为我展现了一片比大海更蔚蓝,更辽阔的天空,你的容颜或许已经模糊了,可你带给我的感受却使我终生受用无穷。”
与乖巧的小男孩相比,我后来遇上的小锐则完全不同。后进生该有的,他一样不落下。但为了表示我这个班主任的博大胸襟,我常让他拿作业、分作业,就这么个苦差事,竟让他乐得颠颠的。从此对我鞍前马后,忠心耿耿。更妙的是,每天放学后,他从校门对面工会的门洞里钻出来,说一句“郑老师,载我”,就蹦上后架,直到丽晶酒店门口,才下车扬长而去。而认真准时的劲儿,仿佛是我的一个风雨无阻的情人。时间长了,同事们都取笑我说,小锐该不会有恋师情结吧!是吗,如果真是这样又何妨呢?想想,我何其有幸能占据他感情的一部分;再想想,多年后的一天,小锐或许不经意地向他妻子说起当年的郑老师,是否还记得今日我对他的呵护有加,孜孜不倦?那时的我肯定早已风华不再,尘满面,鬓如霜。哎,收起翩翩浮想,我想自己还是应该感谢小锐,虽然他没给我优异成绩的回报,但他至少锻炼了我的车技,培养了我的耐性。
是啊,我该心存感谢,感谢所有带给我悲喜的学生,感谢他们串起了我生活的全部。全部里我忘却了许多,铭记的仅是点滴。点滴足矣,点滴里我已体会到一种清朗的快乐。快乐足矣,快乐中我可以细细品味,终于顿悟了,原来教师这个职业竟是一个美丽的桃花源,因为过往的学生永远年少、真诚,所以我也将永远拥有一片年少、真诚的天空。
《教育叙事:请沉默五分钟吧(外五篇)》来自互联网,仅为收藏学习,如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URL:https://www.bookhoes.com/41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