竭力做好服务 努力创造品牌——学校行政暨招生工作会发言提纲
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不在质量、资金、设施设备、人才等有形的资源和优势,而是学校文化,正是无形的文化持续影响和支撑,调动了质量、资金、设施设备、人才,从而形成竞争力。我们关注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不应仅仅关注一般的竞争优势,还应重视学校文化对学校资源的引导和整合,持之以恒地精心塑造学校文化。
现代学校文化塑造首先是形成学校关怀与尊重人性的三个世界:1.求真的知识世界。在这个世界中,人们以学习为使命,自由表达,平等对话,大胆创新,形成学校学习共同体。2.向善的人际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人们坦诚相见,互相关怀,弱势群体受到关爱,人们用爱相互感动。3.美好的心灵世界。这个世界里,人们都有梦想,心灵经常受到洗涤,艺术引领生活,人们的精神心灵需要获得了更大的满足。
现代学校文化塑造应引领与检点学校制度,其要义是将教师的教学自主权还给教师,释放教师的全部潜能。教师与学校是平等关系,互赋权利义务,学校各部门、各工作岗位责权利相统一。实施教师自我管理,以质量为轴心,以人性化为主要方式,以契约性为主要手段,以团队合作为风格。给予教师人性关怀,学校的规章制度不是为了限制教师、窒息教师,而是为了将他们人性中最华彩的那部分释放出来,让每个人都能愉悦地在自己的岗位上闪耀出生命之光,然后收获了他们希望的幸福。
衡量学校发展得好不好,主要不是看学校硬件设施或景观改造得好不好,也不是主要看学校规模扩大了多少,而是看学生发展得好不好。一所好学校,应该坚守两条原则:每一个生命都应该成功而不被浪费,过好的生活而不是过坏的生活;人必须为自己成功的人生担负主要责任。针对第一条原则,应强调人人平等,不能假定某些人的权利比另一些人重要;针对第二条原则,需要保障每个人的自由和尊严不受侵犯。
发展一定是良好结构的发展。学校理念、学校制度和学校文化三者共同构成学校结构,三者缺一不可,否则发展都是不可持续的。学校理念是学校的头脑,是一切工作的总的指导思想;学校制度规定人的行为规则;学校文化类似人的基因,决定人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
学校制度是学校行为准则,学校战略是学校行动纲领,学校文化则是学校行为准则和行动纲领在人的价值观念上的反映。学校制度安排和战略选择,有赖于人们的价值观念上的认同,而成为学校文化的内容;同时,学校文化又过来影响到学校制度安排和学校战略选择,学校管理制度安排和战略选择体现了学校文化的趋向。
在信息时代,学校的最大的资产不再是有形资产,而是无形资产,学校品牌不仅是一个牌子,而是凝聚了一所学校的教育理念、管理哲学和共同价值观为核心的学校文化,这些因素无不影响着学校中的每一名师生和员工,决定着一所学校与另一所学校不同的管理方式和思维方式。因此,品牌本身并不是学校,也不是学校产品,但品牌赋予了学校以意义和生命,学校之所以有意义,正是品牌个性、独特理念和价值观长期作用的结果。
品牌是学校的生命和核心,是学校在竞争中获得生存与发展的保证,尤其在教育基本处于同质化的情况下,品牌是制胜法宝。对一所学校而言,也许更重要的不是校舍和设备,也不是名教师或名校长,而是富有竞争力的品牌。对学校来说,是学校的一面旗帜,是向社会、家长、学生作出的质量承诺和保证;对家长和学生来说,选择一个品牌的学校,就是选择了一种身份和体验;对整个社会来说,品牌学校将影响或带领一种潮流和文化。因此,研究学校品牌的属性,把握学校品牌成长的规律,从而有效地制定学校品牌战略,创造性地为学校品牌增值,显得尤为必要。
学校文化并不是目的,而是为了让学校更有竞争力。增强学校竞争力的方式很多,其中最持久的和最有力量的就是打造学校文化。学校发展就是要让学校增值,学校增值并不完全是有形资产的增值,更是无形资产的增值,也就是学校品牌的增值。在教育资源过剩的条件下,如果存在着学校与学校间的竞争,不管是本土地学校间的竞争,还是本土学校与国外教育机构之间的竞争,不管这些竞争是民办学校间的竞争,还是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间的竞争,也不管竞争表现为抢夺有限的生源,还是掠夺有限的优秀师资,只要存在着校际竞争关系,那么这种竞争说到底就是品牌竞争。而品牌的内核是什么?品牌的内核是学校文化。
名教师对学校品牌形成中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学校诞生一位名师,不仅意味着一名教师成为品牌,还意味着学校的人才资源的综合实力和整个教研组的水平。要校内,名师对他的同事的辐射和引领作用巨大,而且,许多家长和学生就是冲着名师而来的,尽管该名师并不一定教到这些孩子。一所学校的文化印迹在名师身上应该是十分显著的,名师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是学校文化的真实写照。
学校品牌是知名度、美誉度、信赖度三者合一,要提高这三度,归根到底要抓好教育服务质量。我们的任务就是提供优质教育服务,至少要达到以下三个要求:
第一,摆正自己的位置。领导干部手中掌握着一定的权力,但是,这些权力绝不能用于谋私利。因为领导干部在握有多大权力的同时,就要对自己的工作承担多大的责任,因为承担比一般人更大的责任,而如果承担不起这些责任,那也必将付出代价。我们不要求教师爱学生,只要教师善待每一名学生,像尊重一个人一样尊重学生,与学生保持平等和谐的关系。后勤人员要想办法为一线教师、为学生主动服务,做到有求必应。自己位置摆得好不好不是校长说了算,而是你的服务对象说了算。领导干部位置摆得好不好由教代会评议,教师位置摆得好不好由学生评议,后勤人员位置摆得好不好由教师评议。摆正自己的位置就要心里装着你的服务对象,仔细研究你的服务对象需求是什么,经常换位思考一下,那么,你的管理和服务水平一定会提高。
第二,服务水平要提高。学校领导干部的管理服务是复杂的服务活动,要把学校经营好,必须整合并合理配置校内资源,要大量调动校外资源,做好校内的制度安排和文化塑造,在宏观上为学校寻得恰当的位置,在微观的技术层面做好细致的工作,学校无小事。领导的管理服务水平提高有待在学习中提高。对后勤人员而言,要成为学校受欢迎的不可替代的人,也需要学习提高,当教师提出的服务要求,你的水平不够做不到,那么即使服务态度再好也一样令教师不满。
第三,服务态度要改善。仅仅履行职责是不够的。医院里的病人需要的不仅是治疗,商店里的顾客不仅要商品,宾馆的客人需要的不仅是一间客房,饭店里的食客难道只要一顿午餐?那么,学生呢?几乎所有人一旦成为顾客,必须有四项最基本的需求:
一是能被理解,也就要求教师理解学生,而不是一味去责怪学生;也就要求干部理解老师,不要一味责怪教师。理解就是你把自己放在学生或其他服务对象的立场上去思考问题,去考虑你的服务对象行为背后的各种原因,以及此时他最需要的是什么。
二是受欢迎的需求,学生到办公室问问题,必须让他感到受欢迎;教师找到干部或后勤人员寻求服务,也要让他们感到爱欢迎;访客到学校或电话进来,都要让他感到受欢迎。如何让他感到受欢迎?冷漠的置之不理的态度显然不行。
三是受重视的需求,每个人都希望受重视,好学生如此,差学生更如此。我们对一些学生会有意无意的忽略,有时还带有偏见。包括领导干部也是这样,有时对部分教师心怀偏见,一些偏见往往是道听途说而来没有什么依据的,这样会影响你的判断,如果有偏见你就会不公正,忽视任何一名服务对象都是不公正的。后勤服务人员要让每个师生感到受重视,他是领导你要重视,他不是领导也要重视;他是你朋友你要重视,他和你吵过架也要重视。
四是对令人愉悦的环境的需求,要让小环境更令人愉悦,清洁整齐安静是基本要求,办公室、教室要清洁整齐安静,还要去装点,使办公室、教室更令人愉悦。
《竭力做好服务 努力创造品牌——学校行政暨招生工作会发言提纲》来自互联网,仅为收藏学习,如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URL:https://www.bookhoes.com/4106.html